论文格式范文(安黎论文)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论文格式范文(安黎论文) 本文关键词:论文,论文格式,范文
论文格式范文(安黎论文) 本文简介:四川音乐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血色老山》从策划到成片的得与失
学生所在系
传
播
艺
术
系
专
业
广播电视编导
年
级
2006级
姓
名
安
黎
学
号
20061610048
指导教师姓名
瞿
建
荣
完
成
时
间:2010年5月
目
录
摘要、关键词.3
1.引言4
2
萌发创作《血色老山》的原因.4
2.1对于历史现实主义题材的偏爱.4
2.2受《冷暖人生——老兵忤德厚》的启发4
2.3对纪录片的认知进一步提高.5
3.创作《血色老山》的初衷
6
4.初步策划
.7
4.1联系采访对象
7
4.2设定采访路线
.8
4.3经费预算
.
.8
5.在《血色老山》拍摄阶段中总结与思考
9
5.1与采访对象的沟通交流9
5.2对于拍摄技巧的思考
9
5.3对于采访技巧的思考
.10
6.后期剪辑《血色老山》.10
6.1故事结构的成形
.10
6.2素材取舍10
6.3音乐运用11
6.4解说词的写作11
6.5后期配音的处理11
7.成片后的感受
12
7.1要想感动观众必先感动创作者自己
.12
7.2只要有努力就会有收获.12
8.结论.12
致谢.12
参考文献.13
摘
要:
发生在1984年中越边境的老山自卫反击战是一场已经远离我们视线的战役,曾经的硝烟弥漫,如今却鲜为人知;
为了某种纪念,也为了某种缅怀,更为了那浴血南疆而长埋在麻栗坡烈士陵园的937位英灵,我们拿起了手中的摄像机,将镜头对准了曾经战火纷飞的南疆,对准了那个浴血奋战的年代,以一部《血色老山》来表达我们对那“八十年代最可爱的人”的一份缅怀之情,一份迟来的敬意。
关键词:血色老山;纪录片;策划;得失
1.引言
老山自卫反击战已远离我们将近30年的时间了,它已经渐渐的淡出了国人们的记忆;曾经八十年代最可爱的人,曾经硝烟弥漫的南疆,似乎已成了一个个陌生的词语,被抛弃于历史的无情流逝中;
这对于一个民族来讲实实在在是一个悲哀,当年数十万热血男儿奔赴南疆,固守国土,将自己生命中最激情澎湃的岁月留在了那里,留在了老山,我的《血色老山》就只是想为这一群人留下一份影像的记忆,而希望以此能唤起更多的人对他们这群“八十年代最可爱的人”的记忆,让遗忘的悲剧不至于又一次发生在他们的身上;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血色老山》我想让我们这一代青年对他们多一份尊重与崇敬,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读懂生命的价值!
2.萌发创作《血色老山》的原因
2.1对于历史现实主义题材的偏爱
对于历史现实主义题材的偏爱是影响我在艺术实践创作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在我看来,任何一部具有真正生命力的影视作品都必须深深根植于对现实生活的深刻理解之中,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发人深省,引起与受众的最大共鸣;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从小对于历史的喜爱,使我一直有一种以真实的历史大背景,拍摄具有鲜明时代印记和历史厚度的作品的愿望,所以从历史现实主义题材入手,显然是能够很好的实现我的这个愿望。
恰恰是由于这样的个人偏好,在我接触到“老山自卫反击战”这个题材的时候,就立即使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首先“老山自卫反击战”作为八十年代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它本身所蕴含的丰富故事性和深沉的历史厚度就具有了极强的感召力;其次,因“老山自卫反击战”而产生的“老山文学”、“八十年代最可爱的人”等一系列产物,都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从各个方面都可以全面反映八十年代的现实社会环境,进而体现它的历史厚度;因此这样一个题材是非常具有价值的。
“选择好的题材是纪录片是纪录片创作成功的基础,很多有拍摄制作纪录片经验的编导都说过:选定了一个好的题材等于纪录片的创作成功了一半。”
所以正是由于这些因素,使我决定拍摄《血色老山》,并开始了紧张的前期的准备与策划。
2.2受《冷暖人生——老兵忤德厚》的启发
凤凰卫视的《冷暖人生》栏目一直是我非常喜欢电视栏目,他们立足于传递真情,运用各种电视艺术手法,以真实客观的视角传递着一个又一个充满真挚情感的故事。
其中《老兵忤德厚》这一期节目是给我感触最大,印象最深的一期的栏目。
作为抗战英雄的忤德厚老人,为国家为民族,无私的奉献,正因为这种奉献,却给自己的一生带来了无数的遗憾,忤德厚老人跌宕起伏的一生给我了很大的刺激,而最让我感慨的是,作为曾经的浴血奋战的抗日英雄,我们这个民族,我们所有的国人,对于他的记忆却是在他的生命即将走至尽头的风烛残年才开始的?
为什么对于以忤老为代表的这样一个庞大群体,我们对于他们的尊重来得如此之晚,遗忘的时间如此之漫长,我们整个民族的记忆到哪里去了?这实在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一个莫大的遗憾和悲哀!
而相较于对抗战老兵的遗忘,对于那几十万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八十年代最可爱的人”的遗忘更胜于前。
对于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来说,很少有人能够知道曾经还有这样一群人在祖国的南疆抛洒热血,这样遗忘的速度太过于快速,对于一个擅于遗忘的民族来说,等待的将会只有是没有未来的未来!
不论时光流逝的长短,不论抗战与“对越自卫反击战”性质有多少的不同,至少有一样是不可否认的,抗战老兵和对越作战老兵他们都是在为国家而战,为国家而牺牲!
所以我认为,在现在这样一个时候,在对越作战老兵正值盛年的时候,用一部影像作品来纪念他们,来表达一种对他们的尊敬;而不必像忤老他们一样,待到生命的尽头,才有那过于“迟来”的尊敬;不使忤老的遗憾重现在在他们的身上。
2.3对纪录片的认知进一步提高
在我大学四年的艺术实践过程当中,曾经有相当一段时间迷恋上了故事片的创作,希望通过以现在拍摄DV电影来积累经验,从而实现在将来能拍摄真正意义上的“电影”的梦想;
但是在拍摄的几部故事片后,都明显的感觉到在各个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和不足,如人物心理的表现、故事架构的处理、画面色彩、收音效果、场景布置等等,都与自己理想中的“电影”样式相距甚远,拍摄出来的作品更难以示人,这使我的艺术实践遭遇到了非常的瓶颈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都很难继续自己的艺术创作。
在后来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任何一种影视文化,都是在以总结人,反映人为核心的,对于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如何运用画面语言来表达这种理解是决定作品成败的关键;特别是对于电影来讲更是如此,法国著名导演路易·德吕克曾经说过:如果说文学是人学,那么电影也应该是人的电影,它应当以表现人、刻化人、关怀人为内核。而我正是在这个方面没有很好的理解,所以才导致创作的瓶颈,而纪录片恰恰在这个方面对于创作者的要求是相当高的,但在硬件技术层面它又没有故事片的高要求;拍摄一部成熟的故事片对于硬件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如对摄像机的要求和对收音设备的要求等;虽然数字化的推广使影视创作入门的门槛降低,但是对于资金匮乏的学生创作来讲,硬件设备入门要求仍然过高,例如特别是涉及到在外景拍摄,收音问题令人非常头疼,在这样一个情况,学生创作团体往往有心无力,先天起步就不成熟;另外创作故事片一般要组成至少5人以上的剧组,但由于学生团体普遍缺乏经验,在分工配合上不能很好的达到默契,这样就不得不使剧组创作的核心—导演要分心于其他事物上,而不能专心于创作之上,从而影响创作质量。
但是纪录片的创作就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它对于硬件设备的要求相对较低,对于场景布置、收音质量都没有故事片那种苛刻的要求,相反纪录片更喜欢更为生活、更为真实的场景环境,从这一点来讲,纪录片就给了我们学生创作以极大的解放。而且拍摄纪录片,也不需要那么多成员,往往一个导演和一个摄像就能很好的胜任工作,让他们不必分心于其他的事情影响创作质量。
然而纪录片虽然在一些硬件方面的要求比故事片要低,但是对于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如何运用画面语言来表达这种理解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来讲甚至远远高于故事片,因为在排除了人为艺术改造和深加工之后,所呈现的那种纯粹的,自然的真实,要让它按照自己的创作理念来更好的凸显主题就显得更为困难,这就恰恰就更考验创作者对人物的理解程度和对于画面语言、故事结构的驾驭能力。
如果在这几个方面,通过不断的拍片积累、磨练,那么在今后创作故事片上那就会显得更为得心应手。
纵观如基耶斯诺夫斯基、贾樟柯等大量著名电影导演,无一不是在早年通过拍摄纪录片不断的提高和积累在对人物理解和对于画面语言、故事结构的驾驭能力后,才在故事片领域大显身手。
而纪录片本身也具有其他任何电视栏目难以替代的独特的存在价值和意义:成为当代人审视现实生活的重要窗口;成为电子时代高品格的文化代表;成为电视总体制作水平的标志。
所以正是由于此,我便将我艺术实践的创作方向转移到纪录片上来,通过在纪录片上的锻炼,来提高自己影视艺术的综合能力,而《血色老山》正是我决定转向的代表作品。
3.创作《血色老山》的初衷
我的二爸曾是一名“老山自卫反击战”的老兵,2007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他们的一次“35014部队老山战友23周年聚会”来自全国各地的35014部队当年参战老兵齐聚成都,其中的场面至为让我感动,这些老兵很多都是23年来第一次见面,他们或相拥而泣,或握手长谈,席间他们对人生的感慨,对那场战争的记忆给了我很大的震动。
这些老兵,现在有公司老总,有政府官员,有伤残军人,更有下岗工人,社会地位的不同,并没有使他们这些曾经经历过出生入死的战友情谊因此而有点点社会势利的痕迹,他们依然平坐如23年前并肩作战一样。
宴席之中,充满了酒水和泪水,也许23年来的一切,只能用这两者来倾诉。
那场战争的壮烈,也不需我在这赘述,但促使我拍摄本片的一个原因,是来自这场聚会与这些老兵的交谈中,感到他们普遍都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
现在的人们渐渐遗忘了那场他们用血和生命换来胜利的战争,我觉得这是对他们的一种不公平,也许我们不能把“老山自卫反击战”与“抗日战争”相提并论,但我认为老山老兵与抗战老兵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没有本质的区别,作为一个士兵,他们都是为国家的利益,拿起武器毫无畏惧的与外敌作战,也未退缩,也未胆怯,同样决然,同样的义无返顾;为何他们现在不能得到和抗战老兵一样尊重。
其实,很多抗战老兵的一生是我们民族的遗憾,在他们在壮年之时,由于历史政治环境的原因,他们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尊重,当我们的历史观觉醒的时候,才意识到他们的存在对我们是多么重要,所以再补偿以前对他们的忽视与淡漠,而那一批老兵却已都步入垂垂暮年;我们再做的一切,仿佛都有些为时已晚。他们的凄凉与辛酸难道就是那晚来的补偿能相抵的吗?
这样的民族遗憾好象有再重现在老山老兵他们的身上了,所以我就想拍摄一部关于他们的记录片,让我们的同龄人都知道曾经他们也为我们的幸福生活,流过泪,洒过血,而他们大都更鲜活的生活在我们周围,我们有更好的机会去感谢他们为我们作出牺牲。
当然记录他们固然重要,可更为重要的是去宏扬他们的那样一种为国牺牲的大无畏精神,确切的说就是“亏欠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老山精神。
我想这种精神对于我们更好的建设我们的国家,构建真正的“和谐社会”是极其重要和必要的。这样的原因才是促使我拍摄一部关于老山老兵的纪录片最根本动力。
4初步策划
4.1
联系采访对象
在纪录片拍摄前,联系采访对象是最关键因素之一,对于他们的采访是直接决定片子在故事性和感染性这两方面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在开始拍摄之前,我在采访对象的选择上是颇费周折。
作为学生拍摄,我们没有电视媒体那样所具有的社会资源,只有用真诚去打动当年参战老兵,使他们愿意接受我们的采访,并且帮助我们联系更多的老兵,让我们通过大量的走访积累到足够的素材。
而在选择联系对象又必须要找取典型,所以我在联系之初就通过大量网上资料积累,找到了老兵们经常聚集的网上论坛,与他们在网上取得联系,通过互联网的渠道了解到了在老兵群中具有影响力而且也身在云南的人物如“老山女兵”谢楠、“战斗英雄”任津平的联系方式,在接下来的单独联系中,通过不断的电话通信,终于在我们的“真诚”面前,任津平被打动,同意接受我们的采访,并且为我们提供帮忙联系其他老兵;
正是由于得到任津平的帮助,使我们接触到了更多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拍摄到很多非常珍贵的素材,可以说任津平的帮助对于《血色老山》是至关重要的。
另外,也是通过网上我们了解到一批来自上海的老兵,将要于2008年4月重游老山阵地,我也积极的与他们联系,最终得到他们同意和他们一起重上老山,正是借助于他们的老兵身份,我们才能够进入老山当年真实的战场旧址。
所以,可以说正是前期联系采访对象的成功,使之我们在后来的拍摄中也相对的顺利。
4.2
设定采访路线
在采访路线上的选取上,我选择了先四川后云南的拍摄顺序;在四川我先回到我老家南充,在南充首先接触到了以我二爸为首的老兵,在他们那里了解“老山自卫反击战”的整个概况,南充的采访为我们后来最为重要的云南采访打下了极为重要的基础,因为从我二爸等人讲述当中,我们首次亲身的从老兵口中真实的了解到“老山自卫反击战”各个方面的情况,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老山知识”,使我们在以后的老兵采访中能够排除细节问到更深层次的问题当中去。
结束了在南充的采访,我们返回成都,利用自身的社会关系资源,联系到四川省革命荣军院,在那里我们采访到了因老山自卫反击战而负伤致残的周选明。
结束了成都的采访之后,时隔两月,我们就随上海老兵们重回老山,开始了我们的云南采访行程;对于云南的采访行程我是这样安排的:昆明—文山州—老山阵地前线,我们首先早于上海老兵到达昆明,在当地做了一些早期的采访,随后就跟随他们前往文山、老山阵地前线,开始了紧凑的拍摄行程。
在先四川后云南的拍摄顺序上,我考虑的是在四川家乡拍摄,毕竟各种社会关系都较为熟悉,可以在这里磨练实践,为后面的拍摄打下基础;
云南对于我们相对陌生,如果像无头苍蝇在那边乱碰导致拍摄不成功,四川的采访素材还可以保底作为成片的素材,所以在路线设计上对于片子的最终形成也是相当重要的。
4.3经费预算
对于经费预算,在电视剧制作领域,“电视剧制片人在对电视剧制作成本进行预算的时候,可能会有两种可能:一是尽可能地吧成本算得很高,以便从投资商那里筹集到更多的资金;
二是故意把成本算得很低,目的也同样是为了取得投资商的信任,让他们相信这是一项风险很小确实有利可图的投资。”
很显然我们的拍摄是不具备这样的商业条件和目的,作为学生拍片团体,经费预算是尽量保证越少越好、越省越好的原则,因为经费实在有限,当时我和摄像两人的预算经费上限是5000元,这里面包括摄像器材的租赁费用(索尼190摄像机30元/天、利拍三脚架20元/天、指向性话筒20元/天),在这里特别解释的是摄像设备租赁费用是相对于市价非常之低,这些设备的所有者都是考虑到朋友、同学的友情之上才决定给予我们支持的。
在耗材、路费的预算上我们也尽量节省;磁带25盘共500元,路费计算来回火车票每人300元,在与上海老兵从昆明一同前往老山前线包车住宿的费用上,每位老兵都是实行AA制,每人1500元,但是或许是由于我们的真诚感动了他们,他们最终只肯收取我和摄像两人共1000元的费用。
由于各方面的帮助,实际我们的拍摄花费,最后不超过5000元,这对于我们的顺利成片是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
5.在《血色老山》拍摄阶段中总结与思考
5.1与采访对象的沟通交流
在与采访对象的沟通交流上作为采访者的我们需要谨记两点;
第一,投其所好、主动交流,只有在与采访对象的先期交流中投其所好的找到共同的兴趣点,到采访之时他才会将你当朋友一样倾诉出你所需要的内容;另外有些采访对象由于性格、身份的各方面原因他不会在认识之初对我们表现出特别的热情,在这一点上我们就必须主动交流,不要害羞,即使找不到共同兴趣点,也会为后来的采访起到暖场的作用。
第二,以诚相待,不卑不亢,以诚待人是一种做人的原则,也是对待工作的一种态度;在我们到达昆明联系老山女兵谢楠时,就遇到了一些困难,谢楠对我们的采访最开始是有些抵触,因为她对我们的来历身份都不了解,所以首先就是不愿意见我们,那就更不能说采访了,但是我们就是通过真诚的态度终于感动了她,并且在后期的采访中谢楠对我们的帮助也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她为我们联系到了当时指挥老山作战的原40师师长刘昌友将军,而正是对刘将军的采访,使《血色老山》在可信度上大大提高,而且还使我们了解到了许多至今仍鲜为人知的“战事秘闻”,这一点也是极大的丰富了《血色老山》。再者,为人之中的不卑不亢也是赢得他人认可的关键因素,只有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下,所得到的信息才是具有价值的。
5.2对于拍摄技巧的思考
在《血色老山》的拍摄技术上,其实是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我们首次拍摄纪录片的经验缺乏,在后来总结时不免感叹到,如果在拍摄技巧能够得到一定的提高,整个片子的质量将会提高两个甚至到三个层次。我认为在拍摄中主要存在三大不足:
第一,本片的人物采访构图缺乏专业性,采访人物在画面显得中不够饱满与美感,而且背景的选择过于单调和不合理;
第二,抓拍和摆拍的运用和准备明显不足,“布列松说:技巧并不重要,主要的是观察。摄影,是在很短的时间里,敏感地表示出最重要的那一部分。你第一个看见了,立刻抓拍下来,这就是胜利。”在采访烈士丛明父母的那一场中,对于丛明母亲的感情流露和丛明父亲拿出珍藏多年的老山石头这两点都准备不足,没有抓拍到理想的镜头,而且镜头抖动过大,画面不够稳定;在摆拍方面,更是相当缺乏,这就使整片对于人物的介绍镜头和烘托情感的意向性镜头显得不足;
第三,空镜头不足,正是由于表意的空镜头不足,使《血色老山》在场景转换上显得过于单调,没有利用好画面将故事情感更好的体现出来。
拍摄上的缺陷使《血色老山》很遗憾的没能更上“几”层楼,这是由于我们拍摄经验不足而引起的,但是正是这种缺陷使我得以总结出经验,能够在以后的艺术实践中至少在拍摄技术层面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如我在大三时拍摄的纪录片《路》就已经在拍摄技术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不断的进行有实际操作的艺术实践,是能够提高我们在创作上的各方面能力的。
5.3对于采访技巧的思考
在采访技巧上,从《血色老山》中我得到一个重要的经验;就是在采访之前对于采访事件和采访人物的课前功课一定要做足,“这是对采访者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做好采访报道工作的一个重要保证。”
在采访之前最好的是能够拟定一个主题明确的采访提纲,虽然不一定提纲当中的每一个问题都能问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有了一个主题明确的采访提纲,就会使整个采访不至于偏题,使采访质量得到最基本的保障。
而在采访中,采访者一定要充满自信,状态从容,这样才能和被采访者创造一个良好的采访氛围。
另外在“采访中处理到有争论的话题时,最重要的是不可先入为主,带有偏见,而应客观全面地听取各方面的观点。”
6.后期剪辑《血色老山》
6.1故事结构的成形
在《血色老山》结束拍摄开始后期制作时,我首先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构建整体故事结构,只有在故事结构确定的情况下,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剪辑,而一个正确的故事架构是对于成片来讲最为重要的。在经过反复的思考以后,我决定将全片分为:老山自卫反击战的行程原因、收复老山的过程、老山轮战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在老山开战之前就驻守在老山边境的边防十五团战士周选明的采访为中心,介绍开战之前的边境各方面情况;第二部分以老山作战指挥官原40师师长刘昌友的采访为中心,伴以李仓林、张川等在前线亲身战斗经历的讲述,介绍收复老山之战的详细过程;
第三部分,以重游老山阵地上海老兵(此群体老兵多为老山轮战期前往老山参战的)为采访主线,介绍老山轮战之详细情况。在完成在三个部分的整体构架后,整个老山自卫反击战的详细情况已经立体的出现。
其后,再逐步再加入一些家人思念、战友之情、艰难奋斗等作为情感烘托,将整片的情绪进行升华。
正是在这种框架的构建下,我开始了《血色老山》后期制作。
6.2素材取舍
“艺术创作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原始素材进行重新提炼、改造和整合的过程。”而我在面对《血色老山》拍摄完成后,多达20盘磁带的原始素材,如何进行原始素材的取舍,将其浓缩到1个小时而成片就是一个具有很大挑战性的重新提炼、改造和整合的过程。
而我在素材取舍方面的一个经验就是,一个合格的剪辑者必须以影片的质量为第一要领,排除情感顾及的因素,选择紧密围绕影评中心的素材,使故事紧凑、主题鲜明,对于其他素材,不要有太多的情感顾及,该下手剪掉的,一定要狠下心来剪掉;
我在剪辑方面就是有太多的情感顾及,因为很多素材都是我亲自拍摄的,自己与这些素材有一种非常难以用语言形容的感情,所以狠不下心来剪掉,我想这也是很多老师和同学提出《血色老山》还有精炼的空间的主要原因吧。
6.3音乐运用
在《血色老山》中对于音乐的运用是我最为满意的,影视艺术归根结底实际上就是声画艺术,合理的声音的和画面的结合是影视作品成功的关键。
在采访老兵、烈士家属的内容上面有太多的情感的寄托,他们谈话动情之处也不免落泪,这是他们特定的心理氛围所决定的,对于观众来讲,他们没有这样的特定心理氛围,所以我们就要去营造,那么音乐就是营造氛围的最好手段,合理的音乐能够烘托情感,将观众的情绪带如其中;《血色老山》在多次放映中都能使观众动容落泪,感动不已,我认为这就是音乐的合理运用所营造的良好感情氛围所致。
6.4解说词的写作
在解说词的写作上,我采取的是一种相对不同他人特殊写作方式。
我是以边剪边写的模式来做的,按照故事的整体的架构,剪到哪写到哪,这样的方式可能其他人不是很认同,感觉可能会浪费太多时间,但是我觉得这样的方式是非常适合我的剪辑感觉的,情到之处洋洋洒洒解说词便应运而生,使解说词更符合整片的情感基调,达到起承转合的作用,很多的地方用解说一笔带过,省掉了很多不必要的述说,加快了叙事节奏。
6.5后期配音的处理
后期配音也是我比较满意的一个段落,当时很多同学给我建议用具有阳刚声音条件的男播音来参与配音,但是我却特别中意于一种具有清纯、舒缓风格的女播音,因为虽说战争是豪迈的,是壮烈的,但是我所关注除了这些以外,更重的是一种情,一种家人的思念之情,战友的怀念之情,后辈的纪念之情,这样的情是细腻的,是更感染人的,这样的基调显然用阳刚之声来配音显然有点不适合;
所以后来我选择了我们播音班的王玲惠,她各方面声音条件都很适合《血色老山》的感情基调,而后来的放映效果也证实了,以清纯、舒缓的配音风格是正确的。
但是另一个我总结的经验是,在配音时主要创一定要在场,因为只有主创人员才能最了解影片的感情基调,并且才能将其传递给配音者,而《血色老山》几乎每一段配音都是我在场亲自监听的。
7.
成片后的感受
7.1要想感动观众必先感动创作者自己
《血色老山》成片之后,很多多人都通过各种渠道观看到了此片最深刻的印象就只有两个字“感动”,仅凭这两个字就使在《血色老山》的创作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
其实在拍摄到一半的时候我就对于能够感动观众充满了信心,因为我们创作者已经在拍摄之中获得了感动,特别是在丛明烈士家中看到老妈妈落泪的情景,在现场我和张豪都很难控制住我们内心的情绪,不禁泪湿眼眶,所以我觉得他们的事迹在没有艺术加工的情况就凭借着质朴、真实感动了我,那就更不用说经过艺术的加工来感动观众了,所以,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任何一部影视作品,你要想感动观众必先感动创作者自己。
7.2
只要有努力就会有收获
制作完成《血色老山》之后,每每回忆到从策划到成片的过程,心里真是五味杂陈,多少说不出的感觉。不过我确实通过《血色老山》得到了很多的收获,也得到很多的历练。
从后来放映的效果,以及在凤凰卫视得到播放,都使我甚感荣幸,我觉得只有一句话才能够解释这一切,那就是“只要有努力就会有收获”!
8.结论
在《血色老山》成片之后,受到很多好评,但是作为创作者我也很清醒的认识到,《血色老山》仍然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如果能在这些地方再做改进和提高,那么本片的质量将会更上几个层次,例如在拍摄过程,存在的抓拍不到位、画面不够稳定,人物采访构图存在缺陷都是显而易见的;
在剪辑上也存在叙述过于冗长,致使影评节奏不够紧密,不够精炼;但这些从《血色老山》中获得的经验将会使我在今后的艺术实践过程中更加的成熟,不断去追寻一个又一个创作的高峰。
致谢:
经过了指导教师瞿建荣老师的多次指导,本人数次修改,最终定稿。我非常感谢瞿建荣老师的认真和负责。
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瞿建荣老师帮我指点并修正论文中的错误和不足,通过老师的悉心细致的教诲和无私的帮助,最终成文定稿。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最后,向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本文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系主任王江老师和各位老师表示衷心地感谢。
参考文献:
王
列
《电视纪录片创作教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一版,第111页
陈晓春、张宏
《电视剧制片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第,189页
盛希贵
《新闻摄影》武汉大学出版2001年2月第一版,第365页
刘爱清、王锋
《广播电视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8月第一版第,352页
张
默
《新闻采访写作》武汉大学出版2000年1月第一版,第164页
陈晓春
《电视剧理论与创作技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第161页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