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知足者常乐谁说的,典故是什么

知足者常乐谁说的,典故是什么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知足者常乐谁说的,典故是什么

知足常乐:出《老子.俭欲第四十六》:“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意思是说:罪恶没有大过放纵欲望的了,祸患没有大过不知满足的了;过失没有大过贪得无厌的了.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永远是觉得快乐的。

典故:

荣启期:《列子 · 天瑞》记载,孔子游泰山时,在路上遇见荣启期,衣不蔽体,但边弹琴边唱歌,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样。

孔子问他:“先生所以乐,何也?”

荣启期回答:“吾乐甚多: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而吾得为人,是一乐也...

知足者常乐出处:《道德经》第四十四章,“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第四十六章,“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这是道家老子所说。

知足者常乐”的典故

《列子 · 天瑞》记载,孔子游泰山时,在路上遇见荣启期,衣不蔽体,但边弹琴边唱歌,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样。

孔子问他:“先生所以乐,何也?”

荣启期回答:“吾乐甚多: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而吾得为人,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吾既得为男矣,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己行年...

知足者常乐出自道家创始人李耳的道德经,第四十六章中的语句,”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后东汉的张道陵创立道教,四处传播道家思想,所以”知足常乐”就流传了下来。

下图为老子:

老子说的。

知足常乐,语出《老子·俭欲第四十六》:“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意思是说:罪恶没有大过放纵欲望的了,祸患没有大过不知满足的了;过失没有大过贪得无厌的了。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永远是觉得满足的快乐的。

拓展资料: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

知足常乐

zhī zú cháng lè

〖解释〗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

〖出处〗 知足常乐语出《老子-俭欲第四十六》:“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意思是说:罪恶没有大过放纵欲望的了,祸患没有大过不知满足的了;过失没有大过贪得无厌的了。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永远是觉得快乐的。

〖示例〗一个快乐主义者首先得有知足的修养,就是古训所谓‘知足常乐’。 ★王西彦《古屋》第一部

〖用法〗连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