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罩不住了,解放军96B可轻易在高原将南亚强国主力坦克摧毁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在今年俄罗斯举办的坦克两项比赛中,虽然俄罗斯参赛队依旧在本国裁判竭力掩护下保持了冠军的头衔,但由于此次比赛中解放军参赛队的96B坦克表现过于出色且技术之精良有目共睹,所以无疑让俄方裁判组为如何吹好黑哨费尽心血。此外根据该比赛后续的调整,未来解放军若继续参赛很可能将不得继续使用96B,考虑到该车型的出色性能,很可能将逐渐普及到更多解放军装甲部队。另一方面,印军开始逐渐将T90S部署到北方边陲高原,他们自称这种坦克将具有击败一切对手同类装备的能力。
未来不能排除96B大量列装的可能性
今天的战争中,大规模陆战特别是坦克集团的对决发生可能性已比海湾战争时再度降低了很多,纵观解放军目前所可能面临的对手以及战场环境,边陲高原上对手派来的T90S无疑是最可能相遇的对手。在高原作战时,虽然新锐的15式轻坦具有杰出的机动性和可靠性,其火炮性能和火控水平也足以快速摧毁T72级别的对手,但毕竟总体防御性能受制于体量问题;而99A虽然号称目前世界三种最强主战坦克之一,但其配备数量相对有限且价格昂贵,再加上重量因素,短期内大量出现在高原的可能性依旧不算高。另一方面,大量96基本型和96A又面临性能不足的问题急需被取代,所以短期内解放军装甲部队也可能形成99A、96B和15轻坦三位一体的结构,最终让96B成为一种易于大量配备且兼顾性能和可靠性的主力坦克,在本次坦克两项比赛中,96B不但以74公里/小时打破了此前自己保持的记录,而且快到几乎让跟拍无人机都几乎无法尾随的地步,由此看来该坦克的总体速度机动性比15轻坦不遑多让,自然可以被用于边陲高原作为支援武器,那么一旦在实战中和T90S遭遇,96B可否能击败对手呢?
俄罗斯出售印度的T90S几乎是钓鱼工程
从起源来看,96系列和T90系列都和T72坦克家族有着密切关系,上世纪90年代初巴基斯坦为应付印度T72的威胁直接向中国求援,所以中国就以外贸版85-2M坦克为平台,植入了T72模式装弹机以及125毫米坦克炮,并配备了复合装甲,根据对比新坦克的总体水平已彻底超过当时解放军主力88式坦克。由于此时99系列成功列装依旧需要时间,所以85-2M逐步转为自用产品,并且在改进后定名为88C后得到96式这个正式称号。最初,96系列的水平明显和其他三代主战坦克相差明显,但依靠制造方便和价格低廉一度比刚问世的99系列具有更重要地位。进入新世纪后,96A增设了上反稳定观瞄仪和热像仪,96B甚至还配备欧美常见的战场信息共享系统,由此这些坦克都成为了数字化体系作战的重要单位,随着其产量增加,已经成为解放军装甲部队里比重最大的角色。而T90同样是在T72坦克配备T80U火控设备基础上改进的,当时前苏联希望由此整合其装甲部队使其通过型号简略节省经费,海湾战争中外贸版T72的巨大损失无疑让俄式坦克的出口受到巨大影响,甚至也影响俄军配备该系列坦克,所以在增设光电干扰系统后T90真正应运而生。而此时的印度由于阿琼系列坦克的不过关也急需引入新型坦克,最终和当时经济困顿的俄罗斯一拍即合促成了一笔大单,然而和此前俄式外贸武器低配性质类似,出口到印度的T90S虽数量庞大,但火控设备明显不如俄军自用的T90A先进,而且也没有卫星定位、发动机预热、内外通信等装置。
2017年印度参赛队两辆T90S坦克先后在赛场出丑后退场
两种坦克的主炮口径均为125毫米且技术脱胎于T72的2A46M1滑膛炮,但96式使用的则是长径比更大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而印度T90S的3BM17则在长径比以及工艺材料方面明显不如,而目前中国第三代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在2千米对均质装甲的穿深已达840毫米,而3BM17在同等距离仅为350毫米,少量配备铀弹芯的3BM42也只有600毫米。非但如此,俄式穿甲弹由于结构优化差距导致其远距离散布面超过中国第三代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三倍多!坦克两项中俄方T72B3系列和T90S使用的额尔齐斯下反式稳像火控系统虽然可靠性高成本低,但车体严重颠簸时就会导致炮塔内车长和相对运动的炮塔出现协调问题,特别是高速运动时,再加上四连杆机构磨损,就会导致瞄准镜和夜视设备出现问题进而导致分辨和锁定能力大幅下降,在动对静或动对动射击时,其命中率根本无法得到有效保证。更何况印度的T90S缺乏俄军自用T90A的窗帘1系统作为红外光源的复合夜视装置,所以几乎没有主动夜视能力,考虑到其火控瞄准和激光测距分置导致操作不便,所以该车行进间射击效率可想而知。而96B则具备了内置激光测距的上反稳像式火控系统,其优势在于外界影响小,不会因机械磨损影响测距精度而且计算速度快,有效热成像夜视距离达到两千米甚至有过3千米距离确定兔子的记录。目前,96B从发现、锁定到射击以及事后评估都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化,能满足40千米/小时的动对静高精度射击,其极限有效摧毁距离甚至近3千米!所以可以想象,实战中96B完全可以重演海湾战争中美军M1系列坦克对伊军猴版T72的一边倒猎杀。
96B的炮口基准自动补偿装置在大风时对火控帮助很大
在防御力方面,96基本型和总重量接近的T72一样,车体首上等效厚度均为400毫米,而炮塔防御则有优势。到了96A开始,从改变炮塔结构开始再到炮塔后部增设附加装甲模块,最终使其等效厚度达到了600毫米,其首上也由于增设反应装甲模块而等效厚度增加到了500毫米。而进一步改进后,炮塔前段对穿甲和破甲的等效防御厚度更是各达到800多毫米和1300毫米的水平,远比96基本型强大得多。俄罗斯本国使用的T90A在焊接炮塔上具备碎片装甲,内部有蜂窝状金属套,套内有大量金属碗,可以进行反向侵彻由此提升等效防御厚度。然而印军的T90S却只有铝塑料夹层,等效厚度不足400毫米,面对96B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几乎等于不设防。这还不算,T90S还缺乏光电干扰系统,以至于其无法通过产生假图像迷惑对方单兵反坦克制导导弹,更不要说其他重型反坦克武器了。
由于气候寒冷,印军边境部队不少坦克已趴窝
早期的96基本型和96A采用的柴油机虽然和T72使用的同类近似但却由于设计问题影响了可靠性和寿命,例如在他国测试时就发现了其故障偏多以及同等条件下比T72略慢的问题,而且其机械操纵系统也都受制于固定轴机械传动系统,而无法空挡原地转向。在早年间坦克两项比赛时,4辆96A曾因水土问题出现了20多次故障,而40多辆T72则只有7次故障。而T90S和T90A大体布局接近,行动装置也基本一致,功率上也超过了早期96A的发动机。然而这不等于T90S在此方面的优势直到今天依旧如此,早年间印度T90S因苦于发动机功率不足而换装了与T90A近似的1100马力柴油机,但后来发现在干旱高热地带多次趴窝,可靠性差距十分明显。而且根据印方记录,从俄罗斯进口部件组装的T90S故障率超过10%,其他观测系统对高热环境的适应性也很低,而今入冬后,印军在高原上大量坦克也由于机油在极端低温下被冻住,甚至还需要专门生火加热,否则甚至连移动都变得很困难,据称印军坦克在此类环境下速度不超过20千米/小时,一旦发生交战就很容易成为对方反坦克分队的活靶子。反观96B最大的提升就是动力系统的彻底变化,其发动机换成了纵向布局的8V150型并增设综合机械液力传动系统,功率几乎可以和T72B3相比,其速度、可靠性几乎超过了俄军新改装的T90M,以至于一改此前坦克两项上各国参赛队的看法。
此外,96B还秉承了96A的炮口基准自动补偿装置,该装置位于坦克火炮尾端,可以自动计算炮口和火控计算的误差,同时将实时风速和发射药系数不断自动输入计算机。这种技术不但是印度目前根本无法搞定的,甚至连俄罗斯都十分嫉妒,以至于坦克两项比赛时俄方裁判强烈要求解放军将其拆下。而高原上本就经常出现强风,这种装置无疑会导致双方火控的差距进一步明显化,如果再考虑坦克两项中同样被俄方裁判禁止的国产第三代稳定尾翼脱壳穿甲弹精度和穿深,那么等待T90S的或许真的只有死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