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林默娘是真实的存在吗?该不会是神话吧?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应该是传说吧。
大家好我是一只努力的阿泽
今天来给大家说一下妈祖,林默娘是真实的存在吗?该不会是神话吧?
在广州南沙的塘坑村里
有一座小小的天后庙,
据说始建于明代,
是广州现存最早的天后庙。
究竟妈祖林默娘是如何由人上升为神的?
妈祖文化为何深入民心?
这就随阿泽一起来了解下!
▲天后雕像
既是海神庙宇,也是村中“会堂”
南沙街塘坑村塘坑中街29号的这座天后古庙,远不如虎门口大角山上的那座全球同类建筑规模之最的天后宫宏大。
它不过是一座小小的房子,坐北朝南,面阔三间9.8米,深两进13.4米,占地面积131.32平方米。两进均为人字封火山墙,碌灰筒瓦,绿琉璃瓦当,滴水剪边。墙由青砖砌成,花岗岩石脚。庙门前西侧有一口花岗岩井口,红砂岩井身的石井,据说仍时有村民取水。
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黄利平介绍说,这座天后古庙始建于明代,是广州现存最早的天后庙。特别有意义的是,庙中现保存一方清代嘉庆三年的石刻,高1.45米,宽0.48米。
它告诉了我们许多史籍不载的历史。
黄利平分析说,从碑文可见,塘坑村的这座天后古庙是“吾乡拓基之始所由建也”,即始建应在明代中期。由此可知珠江口地区天后崇拜在明代中期已普遍存在,并深入根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碑文中有“今者民和年丰,风淳俗朴,烽烟陆靖,溟渤澜安,是则神之寔造福于乡人而与吾乡相始终也”的字样,可知在当时的人们心中,天后可以在生活的各方面发挥作用,是无所不能的神,其“法力”的作用范围远不止水神所辖的领域。
比如,村民在几次大旱灾期间都在此求雨,据说效果很好。因此,天后庙也成了村里的议事中心,“凡乡有事,必议于庙中,事无不立,乡人赖之”。这显示出珠江三角洲天后信仰的独特风采。
广州南沙早有祭祀天后的记载。据《粤海关志》记载,在鸦片正史战争时官府的军营如上横档炮台就建有天后古庙。历史上南沙的村庄几乎都曾有自己的天后庙。对村民来说,它们当然是供奉神灵的庙宇,但也同样是一墙之隔的“邻居”,是每日路过的小屋。
▲气势恢宏的南沙天后宫
妈祖姓林名默,出生与众不同
还记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段子:北方地区一些脑筋活络的市场营销人员,初次见到福建、广东口音的生意人,有时主动称呼“林先生”“黄先生”。对方诧异,他便哈哈一笑:你们那里,不是姓林,就是姓陈、姓黄啦!
段子自然是段子,毕竟源自生活。作为中国第十六大姓,“林”是个典型的东南姓氏。光是福建、广东、中国台湾,林姓占全国汉族林姓人口的60%。两晋之交林、陈、黄、郑、詹、邱、何、胡“衣冠八姓入闽”,奠定了今天林姓分布的大格局。
江山代有才人。时间进入了唐代,处于东南一隅的福建地区经济文化开始振兴。以林蕴、林藻等人为代表的闽中士子通过科举考试率先走出福建,迈出了福建文教振兴的第一步。
此时,林姓也发展为泉州的第一大姓。天宝年间曾任检校太子詹事的林披,有九个儿子都当上了刺史,时人称为“九牧林家”。自唐至今他们的后裔繁衍众多,广泛分布于闽、台各地。
▲妈祖救人的故事
林默娘就是“九牧林家”的后裔,是一位由人上升为神的传奇人物。她是北宋建隆至雍熙年间(960~987年)人,祖籍福建莆田湄洲岛。据林氏族谱记载,妈祖是林披第六子林蕴七世孙女。传说在这个女婴将要出生前的那个傍晚,邻里乡亲看见流星化为一道红光从西北天空射来,照耀得岛屿上的岩石发红。因此,父母感到这个女婴必非等闲之女,特别疼爱。
林默娘自小在海边长大,精熟水性,有着高超的游泳和驾舟技能。她靠着一身本领,不惧风浪,在恶劣的天气中经常腰悬桅灯,单舟出海,在大风大浪中营救遇险的渔船或商船。遇到无法出海的恶劣天气,她就会站在屋顶或登上湄洲顶峰,高举火把或灯笼,为迷航的船只引领方向。宋雍熙四年(987年),林默娘因出海救人,不幸葬身大海,年仅28岁。此后,林默娘被沿海人民尊为海上女神,立庙祭祀。至今,林氏宗亲仍称妈祖为“姑婆”“姑婆祖”“天后圣姑”“天上圣母姑婆”等。
至今沧海上,无处不馨香
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妈祖信俗”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
关于林默娘的事迹和传说,在宋、元各代的古籍及小说中都有很多记载。从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起至清朝,历代皇帝先后36次册封,爵位由“夫人”“妃”至“天妃”,立庙京师。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封“天后”并列入国家祀典,进行春秋祭祀。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现在有4000多座妈祖庙,妈祖信众2亿多人。
黄利平认为,在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文物遗存中,天后庙是最有代表意义的文物,“在中国1.8万公里的海岸线上,南至海南、广西,北至辽东半岛,生活在辽阔的滨海地区的中华民族有着一个共同的信仰,这就是保佑沿海地区人民的天后,它是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一端人民共同信奉的神”。可以说没有一个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港口处没有天后庙,仅香港地区就有70余座天后庙。
▲南沙天后宫
妈祖从东南沿海的福建发端,在地理方面不仅可以东北交通日本、高丽等东北亚各国,还可以南通南洋各地,兼有东、南海之利。妈祖信仰北进南伸闽、广、浙、淮,甚至随着元代漕运而北达直沽,在海南岛琼山、万州、崖州等沿海各地也出现了妈祖庙。
“至今沧海上,无处不馨香”,
大家为什么感念妈祖,
或许是因为她以看似普通人的力量,
做出了超越所有人之上的壮举,
她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好了就给大家先说到这里吧,我是一只努力的阿泽,记得点赞加关注哦~ 爱你们呀!!!
这是一个灵感问题!
妈祖,林默娘在历史上应该有真实的人物原型才对。古人虽然也有丰富的想象力,但是绝不可能像如今的我们一样脑洞大开!所以一定会有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原型。只不过因为没有任何历史资料与文献里有着明确的记载,随着时间的流逝,故事变成传说,传说变成了神话。到了如今这个时代我们这些后人无法弄清楚,也是理所当然的。
这个世界上的存在,不只是物质的才是真实的存在,人的意识,一个强大的标的物,比如妈祖,也是强大能量所聚集,也是真实的存在。小到武侠功夫中的练气化刀,大到量子力学的波函数坍塌,都是人精神能量的证明,因此,妈祖这样广为大家信仰的事物,肯定当初有类似的事迹,之后被大家提取精华成为具体的信仰,从物质到意识都是真实的存在!
若干年后,也许你的名字也会被另一个人如此提问。
感谢邀请有声主播欧杨林海来回答这个问题!在欧杨林海播讲完本的小说《我为纣王之傲啸……》和《我的武侠世界后宫之旅》中出现了很多的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很多神话人物是有原型人物的!
妈祖是流传于中国沿海地区的民间信仰。妈祖文化肇于宋、成于元、兴于明、盛于清、繁荣于近现代。民间在出海前要先祭妈祖,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立妈祖神位供奉。妈祖是集无私、善良、亲切、慈爱、英勇等传统美德于一体的精神象征和女性代表。
林默娘的“里中巫”身份,是妈祖信仰的原始形态。妈祖信仰产生在特殊的生态环境之下,与海洋渔业生产及其海事活动密切相关。渔民因海难生者不可计数,所以希望有海上守护神庇佑安全。妈祖的巫女身份,正好适应了人们的希求。她的能言人间祸福,济困扶危、治病消灾顺应了人们的愿望,所以在她死后立庙祭祀。此后,她的一个个神迹才接踵而至,并将她塑造成一位完美的女神。所以民间对巫术的信仰是妈祖文化得以形成的思想基础。
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妈祖被赐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圣母",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又被赐封为"护国庇民妙应昭应普济天后","天上圣母"和"天后"从此便成了妈祖的圣称。
世界上别名尊称代称最多的神是海神妈祖,妈祖的别名尊称代称有:林默(原名)、龙女、圣女、神姑、天后、娘妈、天妃、圣妃、神女、圣娘、神妃、灵女、姑婆、祖姑、灵妃、默娘、林夫人、天妃神、女海神、湄洲妈、林孝女、圣妃娘、灵惠妃、显济妃、林默娘,海神娘娘、天后娘娘、通贤神女、顺济圣妃、天上圣母、天后圣母、崇福夫人、天后圣姑、天后圣娘、和平女神(法国人称妈祖为“世界和平女神”)等等。
历史褒封
妈祖封号经历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36次褒封,妈祖从“夫人”“妃”“天妃”直至“天后”“圣母”,并列入国家祭典。皇帝的册封清晰地记录了妈祖从“辅国”到“护圣”,又到“庇民”的三大功绩。至光绪元年,妈祖封号达64字。据统计历代皇帝对妈祖的封号,总共达到600多字,创中国神仙封号的最高纪录。历代妈祖封号依次如下:
妈祖
宋朝
宣和五年1123年,宋徽宗赐“顺济庙额”
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宋高宗封“灵惠夫人”
绍兴三十年1160年,宋高宗加封“灵惠昭应夫人”
乾道二年1166年,宋孝宗封“灵惠昭应崇福夫人”
淳熙十二年1184年,宋孝宗封“灵慈昭应崇福善利夫人”
绍熙三年1192年,宋光宗诏封“灵惠妃”
庆元四年1198年,宋宁宗封“慈惠夫人”
嘉定元年1208年,宋宁宗封“显卫”
嘉定十年1217年,宋宁宗封“灵惠助顺显卫英烈妃”
嘉熙三年1239年,宋理宗封“灵惠助顺嘉应英烈妃”
宝祐二年1254年,宋理宗封“灵惠助顺嘉应英烈协正妃”
宝祐四年1256年,宋理宗封“灵惠协正嘉应慈济妃”
开庆元年1259年,宋理宗封“显济妃”
景定三年1262年,宋理宗封“灵惠显济嘉应善庆妃”
元朝
至元十五年1278年,元世祖封“护国明著灵惠协正善庆显济天妃”
至元十八年1281年,元世祖封“护国明著天妃”
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元世祖封“护国显佑明著天妃”
大德三年1299年,元成宗封曰“辅圣庇民明著天妃”
我相信是真实的!
历史存在的,历代朝廷官方经过不断提升其规格让其成为神,更多的是一种信仰和精神
说到这个问题吗我也不太确定,比定现在社会中大多数的电视剧都是编出来的,再加上电脑与飞机或者直升机的配合去演的,让观众都觉得像真是存在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