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什么叫“古文字学”?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古文字学的研究对象是已经废弃了的古代文字。如:西欧对 “楔形文字”(公元前三千多年苏美尔人创造的文字)的研究。中 国的古文字学,以甲骨文、金文等为研究对象。金文的系统研究幵始于宋代,代表作是薛尚功的《历代钟鼎 彝器款识法帖》。到清代便非常盛行了。吴大澂的《说文古籀 补》,幵创了以金文补充、订正《说文》的先例。近人王国维、 郭沬若、容庚等的研究也很有成绩。甲骨文的研究始于清末。从光绪二十五年(1899)金石学家王 懿荣发现甲骨文以来,目前已发掘出有字甲骨十万片以上,有人 统计有单字四千五百左右(孙海波《甲骨文编》统计),已认识的 约一千字。甲骨文研究成绩较大者有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唐兰、于省吾、郭沬若等人。古文字研究有什么意义呢?首先,古文字研究是历史考古的 重要依据。王国维便根据甲骨文写出了《殷卜辞中所见先王先公 考》、《殷周制度论》。郭沫若指出:“识字乃一切探讨之第一 步。”他在很多古史著作中引用了甲骨史料,提高了研究古代史 的水平。古文字学研究对古汉语研究更有重大意义。在字词方面,可 以补充和订正《说文解字》。《说文》解释“自”字说:“自, 鼻也。”在全部古书中都找不到例证,但甲骨卜辞中有“疾自” (《乙编》6385),意思是鼻子有疾病,证明了《说文》解释的正 确。《说文》解释“为”字说:“母猴也。其为禽好爪……下腹 为母猴形。”而甲骨文的“为”字,是用手牵象的形状,古人是 用象帮助劳动的。看来,甲文正确,而《说文》则较牵强。在语法构造方面,古文字资料也很宝贵。有的学者认为使 动、意动等用法是兼语式的简化式;但甲骨文献中就有“不其来 象”(不使象来)、“王吉兹卜”(王认为这个占卜很吉利)等例 句,说明使动与意动用法起源很早,而不是什么“兼语式”的简 化式。先秦文献中,有大名冠小名的例子,如:《左传》中的 “城颍”(叫颍的城市)、“城濮”(叫濮的城市)、“丘舆”(叫舆 的小山),《诗经》中有“师尹”(叫尹的太师),《庄子》中有 “庖丁”(叫丁的厨子)、“匠石”(叫石的匠人)。这也可以从甲 骨文献中获得证明。古文字资料还有助于研究汉语与它的亲属语 言的关系。如邢公畹的《汉台语构词法的一个比较研究》(此文 收入《中国语文研究参考资料选辑》)就利用了古文字资料。容庚《金文编》、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收录了金文、甲骨 文的比较完备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