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最有血性的儿子,劝谏不成,杀死妻儿并自杀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公元263年, 邓艾 偷渡阴平,血战绵竹,到达成都城下, 后主 刘禅 开城投降,三国中的一个倒下了。其实,在邓艾兵临城下时,是血战到底,还是举手投降, 蜀汉 朝堂之上争论不休。最后,后主刘禅采纳了投降派 谯周 的意见,放弃抵抗,开城投降,蜀汉遂亡。世人都说刘禅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一个败家子,把 刘备 辛辛苦苦大半辈子打下的江山给弄丢了,最后毫无节气地归降曹魏。
然而,刘禅却有一个儿子,在劝谏誓死抵抗失败后,杀掉自己的妻儿,自杀殉国。他就是刘备的孙子,刘禅的第五子北地王刘谌,是“懦弱”的刘禅最有血性、最有骨气的儿子。那么,他为何要杀掉自己的妻儿,以身殉国呢?
首先,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同一个父亲,所生的儿子们外貌、性格是不一样的,有的懦弱、有的果敢、有的勇猛、有的刚烈。如刘禅一共有七个儿子,两个女儿,他们名字及爵位分别为:长子刘璿被立为太子、次子刘瑶被封为安定王、三子刘琮被封为西河王、四子刘瓒被封新平王、五子刘谌被封北地王、六子刘恂被封新兴王、七子刘虔被封上党王,还有两个女儿,分别嫁给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和关羽之孙关统。
刘禅的这些儿子们,太子刘璿很有可能是参与了姜维和钟会作乱,受到牵连,被失去理智的魏兵所杀。太子是蜀汉高层了,如果不是被牵连进去,是不会被杀的。可知太子刘璿也是有血性的,为恢复蜀汉尽了一份力。刘谌,更是早在刘禅决定开城投降之时,就到了昭烈皇帝庙,自杀殉国了。而其他儿子们,就没有选择反抗,而是跟着“懦弱”的父亲刘禅,一同归顺曹魏,苟延残喘。他们也没好活几天,如刘瑶、刘瓒、刘恂、刘虔都死于永嘉之乱。
其次,蜀汉灭亡,北地王刘谌此生无恋。
在朝堂之上,面对投降派谯周的投降建议,刘谌非常愤怒,认为:“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刘谌觉得,在敌人兵临城下时,君臣、父子一定要抱着必死的决心,和敌人决一死战,大不了为江山社稷而死,去了九泉之下,见到先帝也可以瞑目了。可是后主刘禅听不进去他的忠言,采纳了谯周的意见,向邓艾投降。
北地王刘谌在劝谏无果后,同时为国家灭亡,而感到十分痛苦、悲愤,于是来到昭烈庙中痛哭,决定以身殉国。蜀汉对于北地王来说,就是他的根,如果国家灭亡,他的心也跟着死了,即使活着,也是一个行尸走肉。
最后,蜀汉灭亡,北地王刘谌怕自己死后,妻儿无依无靠,还不如一起上路。
古代,尤其是一个国家灭亡,老百姓很惨,皇室下落也很惨。如北宋靖康之耻,金国俘虏徽钦二帝,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至于老百姓,多达十几万。国家灭亡后,最惨的就是妇女们了,可能会遭到侮辱,痛不欲生。因此,北地王刘谌在自杀前,先杀了妻子崔氏和儿子们,然后才自杀的。他想的是,自己死后,妻子和儿子们的生活没人管,是不会幸福的。所以,刘谌痛下杀手,杀了他们。
是日,北地王谌伤国之亡,先杀妻子,次以自杀。”(《三国志·卷三十三》)
总结:一个朝代的灭亡,总会有人陪葬的。最应该陪葬的是后主刘禅,可是他为了蜀汉的老百姓免遭灾难,开城投降了。刘谌站出来了,劝谏刘禅血战到底失败,他自己也不想活了。他作为刘禅最有血性、最有骨气的儿子,在昭烈庙全家自杀而亡。刘谌被毛宗岗大师评价道:
独至后汉之亡,而刘禅虽懦,幸有北地王之能死,为汉朝生色。
像刘禅这么“懦弱”的皇帝,竟然生出了一个自杀殉国的北地王刘谌,难能可贵,足以对得起九泉之下的刘备了。曹魏被司马炎取代时、东吴灭亡时,连一个像北地王刘谌那样的殉国皇族都没有,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