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的生平简介与钢琴作品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莫扎特的生平简介
莫扎特于1756年生于萨尔兹堡,1791年卒于维也纳,莫扎特的生命虽然短暂,却为后人留下了数量惊人的作品,他创作的体裁遍及交响乐、歌剧、重奏曲等,几乎无所不包。
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是与海顿同时代的古典乐派的第二位大师。同时,他也担任着多重角色,涉及音乐的各个领域,曾经是奥地利有名的作曲家、键盘乐器演奏家、小提琴家、中提琴家、指挥家,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莫扎特在音乐方面展现出来的才能可能与其家庭影响和先天的天赋有关。他生长在一个宫廷乐师的家庭,父亲是一位颇有才华和声望的作曲家,一部著名的小提琴演奏论著的作者。
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莫扎特继承了父亲的音乐才能,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音乐才能。父亲也看到了他身上的这种音乐天赋,于是从小开始培养,3岁学钢琴,5岁开始作曲,6岁起即以“神童”身份在维也纳、慕尼黑以及法国、英国、荷兰、意大利各国旅行演奏。
在这样的锻炼下,童年的莫扎特不仅是键盘高手,还拉得一手好提琴。作公开演出时,他经常视谱演奏协奏曲、即兴变奏、即兴演奏赋格曲和幻想曲,博得极大赞赏。
当他的父亲看到六岁的莫扎特写作的小步舞曲时,不禁对其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让他从心底里更加爱惜这个孩子,这个音乐天才。
不得不说,这样的经历不仅锻炼了其音乐才能,同时也使得他的视野更加开阔,所有这些都为莫扎特后来在音乐道路上取得傲人的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莫扎特最大的成就固然是在歌剧创作上,但是钢琴音乐也是他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莫扎特的钢琴音乐,常使人想起他的歌剧音乐。他的钢琴作品中那些形象鲜明、互相对比的大量主题,宛若歌剧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化身。
尤其是在他的钢琴协奏曲中,歌剧性的因素更为明显,钢琴与乐队之间既有对比又配合默契,就像歌剧中各个角色之间的对话一般,生动细腻而充满戏剧性格。
莫扎特在歌剧中表现的非凡的旋律天才也充分显示在他的钢琴音乐中:不仅慢板主题气息宽广、悠扬婉转,恰似歌剧中的咏叹调;就连快板主题也在莫扎特手中成为最动人的宣叙调;甚至那些轻捷绮丽的华彩经过句也都是发自他心底的歌唱。
二、莫扎特的主要钢琴作品
这里我们探讨的莫扎特的钢琴作品主要指的是它的奏鸣曲作品,主要可以从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展开。
但是莫扎特的作品远远不止这些,除了奏鸣曲,莫扎特对变奏曲、键盘组曲、独立的舞曲等多个音乐领域有相当的研究。
因此,接下来在详细讨论奏鸣曲的基础上,我们还会对其他几种类型的钢琴作品进行简单概述。
(一)奏鸣曲
1.早期钢琴奏鸣曲
莫扎特早期有9首奏鸣曲,分为两个阶段创作而成:K.279—K.284这6首创作于1774—1775年,被称为“家乡奏鸣曲”;K.309,K.311这两首创作于1777年,是莫扎特赴巴黎途经曼海姆时写的。
这些奏鸣曲一般也是由三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通常采用典型奏鸣曲式原则创作的快板乐章,第二乐章通常采用抒情歌唱性旋律创作的慢板乐章,第三乐章通常采用小步舞曲风格创作的快板乐章。
然而,莫扎特在实际创作中有时也会打破常规,例如,《降E大调奏鸣曲》(K.282)的第一乐章运用富有表情的慢板乐章代替传统的快板乐章;《D大调奏鸣曲》(K.284)的第二乐章运用明亮、华丽的波罗乃兹舞曲代替以前的抒情性慢板乐章;《D大调奏鸣曲》(K.284)的第三乐章运用炫耀技巧的变奏曲构成终曲乐章。
莫扎特在音乐创作道路上永远都不会只是简单的复制,他通过不断的创新,在创作思路上已经初显其灵活多变的音乐创造性。在钢琴上美妙的演奏效果充分显示了他超越乐器条件局限的想象力。
早期的8首钢琴奏鸣曲:
C大调(K.189d/279)
F大调(K.189e/280)
降B大调(K.189f/281)
降E大调(K.189g/282)
G大调(K.189h/283)
D大调(K.205b/284)
C大调(K.284b/309)
D大调(K.284c/311)
2.中期钢琴奏鸣曲
中期创作的5首《巴黎奏鸣曲》(K.310,K.330—K.333)是莫扎特1778年在巴黎完成的。
奏鸣曲仍然延续着传统的曲式结构和创作风格,但是在创作篇幅上则更为宏大,莫扎特该期的奏鸣曲在音乐创作上已经出现了创新意识,例如,《a小调奏鸣曲》(k.310)的主题旋律出现在低音区的声部、音乐上显露出悲剧性的因素、不协和音响带来持续发展的动力、伴奏和织体采用一系列的转调等。
这些创作手法都充分说明莫扎特的奏鸣曲开始有了一个全新的面貌,这与他所生活的环境是有着非常大的关系的。此阶段的莫扎特在生活中、情感上都有明显的变化,因此,作品逐步趋于成熟。
中期的5首钢琴奏鸣曲:
a小调(K.300d/310)
C大调(K.300h/330)
A大调(K.300i/331)
F大调(K.300k/332)
降B大调(K-315c/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