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有多少家上市乳制品企业?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全国上市乳制品企业有:第一位是内蒙古自治区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第二位是内蒙古自治区伊利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第三位是上海市妙可蓝多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四位是上海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第五位是四川省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蒙牛乳业入主中国圣牧、高瓴资本等战略投资君乐宝……资本涌动的背后,是中国乳企积极应对复杂市场环境变化,不断做大做强,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牛奶总产量3201万吨,同比增长4.1%,是2014年以来增幅最大的一年。乳制品总产量2719.4万吨,同比增长5.6%。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目前,A股、H股共有21家乳制品上市公司。2019年,21家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超过350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约187亿元。不过,行业分化较为明显,去年前五家乳企实现净利润接近21家净利润之和的90%。
与之相关的是,规模以上乳制品加工企业不断减少,2013年至2018年的五年,行业集中度提高了10.80%。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除了持续进行并购重组等产业布局外,乳企投入营销的费用逐年增加,品牌影响力明显增强。在国际贸易环境趋于复杂背景下 ,中国乳企或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业绩分化前五净利占比九成
市场供求偏紧,中国乳企经营业绩实现了2014年以来最好的一年。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牛奶总产量3201万吨,同比增长4.1%,是2014年以来增幅最大的一年。乳制品总产量2719.4万吨,同比增长5.6%,其中,液态奶产量2537.7万吨,同比增长5.8%,干乳制品产量181.7万吨,同比增长2.5%。2019年,中国奶源自给率约为65.6%。
牛奶产量、乳制品产量增长,带动经营向好。
2019年,中国21家乳制品上市公司(A股12家、H股9家)中,合计实现的营业收入超过3500亿元 ,合计实现净利润206.61亿元。
从经营业绩数据看,乳企业绩分化较为明显。21家公司中 ,有5家公司营业收入超过百亿。
1996年登陆A股市场的伊利股份,稳居全球乳业第一阵营,多年蝉联亚洲乳业第一,也是中国规模最大、产品品类最全的乳制品企业。2019年伊利股份销售收入达902.23亿元,同比增长13.41% ,创历史新高。高达900余亿元的销售收入,位居21家公司销售收入榜首。
牛根生创办的蒙牛乳业,经过21年发展,2019年营业收入达790.30亿元,稳居行业第二。曾经的行业老大哥光明乳业如今屈居老三,2019年营业收入225.63亿元,仅为蒙牛乳业的28.55%。
排名第四的是在H股挂牌上市的中国飞鹤,2019年营业收入137.22亿元,紧随其后的是健合集团,营业收入为109.25亿元。
5家公司营业收入合计为2164.63亿元,约占21家公司营业收入的61.85%,其中,前三家营业收入合计1918.16亿元,占21家公司合计营业收入的54.80%,超过一半。
头部乳企盈利能力更强。2019年,21家乳企实现的净利润合计达186.77亿元(其中有三家亏损)伊利股份、蒙牛乳业实现的净利润为69.34亿元、41.05亿元,两家公司净利润合计达110.39亿元,已经超过21家公司净利润合计数的一半。
营业收入排名第三的光明乳业净利润只有4.98亿元,退出前五。中国飞鹤、健合集团、澳优乳业分别实现净利润39.35亿元、10.05亿元、8.78亿元。
净利润排名前五的公司净利润合计数为168.57亿元,约占21家公司净利润之和的90.26%。
中国飞鹤的毛利率有点令人意外。2019年,其营业收入137.22亿元、净利润39.35亿元,毛利率达70.03% ,居行业之首。
乳企进击市场“八仙过海”
中国乳企业绩分化明显,是市场化淘汰及竞争力的综合体现。
2013年至2018年,中国规模以上乳制品加工企业从658家减少至587家,减少71家,行业集中度提高10.80%。
其实,近年来,乳业市场集中度持续在上升,这从前五家上市乳企实现的营业收入、净利润足可印证。
那么,排名前五的乳企靠什么进击市场、并持续提升竞争力?
伊利股份长期占据乳企头把交椅,与其国际化产业布局、全球供应链的高效协同优势密切相关。目前,伊利股份在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乳业发达地区构建了一张覆盖全球资源体系、全球创新体系、全球市场体系的骨干网络,持续打造了可持续发展的全球供应链网络。2019年,公司通过收购新西兰WestlandCo-Operative Dairy Company Limited、建设印尼生产基地、拓展东南亚市场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夯实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供、产、销各环节的统筹规划以及协同能力。截至2019年底,公司综合产能为1185万吨/年。
蒙牛乳业快速发展路径为依托资本进行并购。Wind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9年,蒙牛乳业相继收购、投资了君乐宝、现代牧业、雅士利国际、原生态牧业(基石股份)、圣牧高科奶业、澳大利亚奶粉公司贝拉米。目前,蒙牛乳业正在通过入主中国圣牧布局乳业上游。今年7月28日晚,中国圣牧公告,向蒙牛全资附属公司Start Great Holdings Limited发行认股权证,蒙牛乳业方面将出资3.95亿港元认购,交易完成,将持有其17.80%股权 ,成为其单一大股东。
近年来,中国飞鹤的经营业绩高速增长,2016年,其净利润4.17亿元,2017年至2019年,分别为11.60亿元、22.42亿元、39.35亿元,同比增长178.24%、93.26%、75.47%,2019年较2016年增长约8.44倍。
去年11月,中国飞鹤在H股上市,至今才8个月时间 ,就被两次做空,但其二级市场上的股价并未大幅波动。
中国飞鹤是目前唯一一家能在高端奶粉市场上与外资分庭抗礼的国产品牌,公司主攻婴幼儿配方奶粉,定位高端 。2019年,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系列营业收入达94.11亿元,同比增长41.4%,占公司营业收入的68.58%。
净利润跻身前五的澳优乳业,在全球范围内从事生产、研究及销售婴幼儿配方奶粉,包括自有品牌生产、销售和为全球知名乳品品牌加工生产。公司不仅有牛乳配方奶粉,还有羊乳配方奶粉,其布局的益生菌与健合集团、君乐宝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综上所述,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乳企竞争基本上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创新不断品质持续提升
历经10多年锤炼,中国乳业的现代化水平持续提高。中国正处于一个从乳业大国向乳业强国迈进新阶段。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上市21家上市乳制品企业,均在强调产品品质及创新。
伊利股份披露,对标国际,与SGS(瑞士通用公证行)、LRQA(英国劳氏质量认证有限公司)和Intertek(英国天祥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持续升级伊利全球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强化食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的能力,建立完善的产品追溯程序。
蒙牛乳业近年来推动数据化转型,从源头出发打造安全奶源。
号称“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高端销量遥遥领先”的飞鹤奶粉,创立于1962年,一直专注于中国宝宝体质和母乳营养研究。作为国产品牌奶粉,能够与国际大品牌奶粉抗衡,其产品品质更值得关注。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 ,中国乳企能够做大做强,除了产品品质持续提升外,也与借助资本市场融资布局扩张以及品牌度提升有关。
在研发投入方面,早在2016年 ,蒙牛乳业的研发支出就超过亿元,2017年增长至1.33亿元。
伊利股份的研发支出也为逐年增长。2015年,其研发支出为0.80亿元,历经四年连续增长,2019年达到5.42亿元,增长了5.78倍。2019年,中国飞鹤的研发投入达1.71亿元。光明乳业、新乳业的研发投入也是逐年增长。2018年、2019年,光明乳业研发投入为0.59亿元、0.68亿元 ,新乳业为0.65亿元、0.70亿元。
作为食品加工制造企业,除了原材料的等主要保证产品品质因素外,于企业本身而言,渠道及品牌美誉度也十分重要。
近年来,包括伊利股份、蒙牛乳业在内,乳企纷纷加大销售投入,以巩固并提高品牌影响力。
2017年至2019年,伊利股份的销售费用分别为155.22亿元、197.73亿元、210.70亿元,从2018年开始 ,公司广告营销费开始超过百亿元。蒙牛乳业的销售费用分别为148.69亿元、188.33亿元、215.36亿元,2019年的销售费用已经超过伊利股份。两家公司的销售费用三年合计达563.65亿元、552.38亿元,可以说不相上下,说明蒙牛股份用于产品营销的费用与伊利股份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