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渤海早报》、《球迷报》先后宣布休刊,传统的报刊行业在未来还有前途吗?

《渤海早报》、《球迷报》先后宣布休刊,传统的报刊行业在未来还有前途吗?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渤海早报》、《球迷报》先后宣布休刊,传统的报刊行业在未来还有前途吗?

最近几天,就在《南方周末》推出2018新年献词《把孤岛连成大陆》的同时,天津四家报刊——《渤海早报》《采风报》《假日100》《球迷》几乎同时停刊。据悉天津另一份周报《今晚经济周报》也已淡出市场。

仅以天津报业市场来看,如今仍有《天津日报》《今晚报》《每日新报》《城市快报》《中老年时报》《新金融观察》《滨海时报》七份报纸正常出版。前六份报纸仍分属“天津日报”“今晚报”两家传媒集团。但格局已在调整的路上。

传统报业未来是否还有前途?最棘手的问题是,谁在买报纸,去哪买报纸?渠道不通,报亭消失,无处可买,做出的内容卖给谁?“90后”从来没有买报纸的习惯,“70后”“80后”忘记了曾经买报纸的习惯。但是,新媒体、自媒体占领流量数据,新的从业者是否真的会做内容吗?做出的内容真的有人看吗?

本人作为《假日100天》从起步到走向辉煌的亲历者之一,遥想2001年《假日100天》刚刚创刊之时,曾在天津掀起“橙色风暴”,因为这份报纸用橙色新闻纸印刷。时任天津日报集团社长总编辑的张建星先生为《假日100天》定下“关注精神变化,追踪物质感觉,放大生活细节”的办报宗旨,这句话至今仍可作为任何城市风尚传媒的指导思想。

《假日100天》主编、资深报人张重宪当年在“假日”内部推出“本周口令”,每周一条言简意赅的新闻操作要领,堪称媒体实际操作教科书,也由此带出一批新锐编辑记者与作者。

每周买一份《假日100天》,是天津“80后”的集体记忆。这份周报在很长时间内都是引领天津城市时尚、生活、消费、人文的指南,并与上海《申江服务导报》、北京《精品购物指南》并列全国时尚生活类报刊三甲。试问,如今天津本地的新媒体,自媒体,谁能做到“假日”曾经的辉煌?

(2006年9月26日郭德纲参加《假日100天》成长家活动)

回到前面的问题,传统报业未来是否还有前途?个人持悲观态度。最关键的一点,因为人们阅读及生活习惯的改变,看电视剧可以与吃饭、健身、乘公交地铁出行的时间同步,但阅读已经形成了碎片化趋势,作为传统媒体,深度与图书不可比,碎片性及更新速度又远低于自媒体,所以被推到了尴尬的位置。由此导致,从业人员浅薄有余,思想匮乏,更导致了读者不再相信媒体,放弃媒体。

个人看来,报业转型,读者最终会萎缩集中到一小撮“浅深度人群”。但需要相信的是,各种内容仍不会死,期待新媒体、自媒体能够避开粗鄙庸俗的陷阱,做出新鲜、健康、可持续发展、符合读者需求的新内容。这是值得期待的。

作为一个在传统报纸干了17年,今年刚刚离职创业的媒体人,普法君还是发表一点对此的感慨吧。

一句话:传统媒体很不易,劝君且做且珍惜。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大不如以前,转型路漫漫,前途面临难关众多。以下几点原因会导致报纸路越来越窄:

1、叙事风格太陈旧。

当然,普法君不是说所有传统媒体哈,国内还是有不少写作手法牛逼的,比如南都、新京等媒体,普法君说的是多数的省级媒体及区县媒体。

可能是因为体制原因,这些媒体稿件写作套路变化不大,先不说头版、二版是预留领导版面,就社会版来讲,多数是“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的流水套路。

2、传播时效太慢。

互联网的发展,让信息会以秒速来传播,某地发生某事,一人只要拍下来马上就可刷遍朋友圈。

报纸呢?还要第二天才出来,这时,昨天发生的事情,人家老早知道结果了。

3、诸多内容不能报。

因为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作为体制内的报纸,只能是有限度的批评一些行为,涉及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批评报道更是少之又少。

君不见,近几年一些舆论监督事件,爆发多数是来自新媒体,传统媒体也是后期跟进。当然这里面也有国内一流纸媒揭露过一些事情,但还是占少数。

4、转型之路多数夭折。

近几年不少纸媒都在谈转型,但普法君看了下,那些所谓的新媒体转型,也是将报纸内容原封不动转到网上,新瓶装老酒。

由于体制原因,纸媒的新媒体转型多是浮于表面、做面子工程:有这个东西就行,做好做不好的,又不是某个人造成的,都怪市场……

5、新媒体转型需要转变的是思路。

近几年,澎湃、封面、梨视频等新媒体做的风生水起,这都是传统纸媒人成功转型的力作,值得多数纸媒人学习、借鉴。

当然,这里所说的借鉴,是借鉴人家的脑子、学习人家的魄力,而不是看人家的载体。

今日头条号《普了次法》,法律界的清流,有态度的脱口秀。关注就给你好看。

十几年前《渤海早报》还有评论版,记得当时还转载过我的评论,偶尔,我也为这张报纸评论版也过原创评论。后来,我的一位师弟还去这份报纸工作了。再后来,没想到这份报纸已经没有后来了。

传统报纸的冬天已经来了,这个年末,宣布停刊或缩版的这些报纸虽然都不是“名牌报纸”,甚至有些报纸在宣布停刊时别人才知道,原来还有这样一份报纸啊!有人说,这是媒体业产能过剩,停刊或者缩版,不值得大惊小怪。中国这么多行业,重新洗牌过的行业又不止媒体一种,钢铁业前几年不也面临危机吗?从没有哪一种行业的沉没,像媒体行业这么“悲怆”过。

也不能说这全是媒体人的自恋,毕竟,媒体有其不一般的社会属性,比如社会了望塔等各种美誉,当年置身于其中的媒体人也共享其尊荣。

传统媒体特别是都市类媒体,面临的危机越来越严重。她们的春天还能回来吗?这个答案恐怕要谨慎乐观。趋势使然,老百姓读报的习惯还能再重新培养起来吗?老百姓不读报了,传统媒体需要转型,可真正转型成功的到底有几家呢?

传统都市类报纸不会彻底消失,总有一些口碑质量上乘的报纸能坚守下去,因为老百姓还需要她。需要她的公信,需要她的营养,但更多都市类报纸,衰落的命运到底能否出现转机?还真不好说。

我们希望好报纸都能活下来,且保持一定的尊严。

像天津这没有新闻的地方,渤海早报就没有存在感的报纸关掉就关掉。

今年关掉的这些报纸,震撼力都不大,相对来说是去年年底,“一出生就风华正茂”的《京华时报》和在上海有着响当当的影响力的《东方早报》,于去年正式休刊,那才算得上大事件。

传说中的新闻行业“凛冬到来”就是这个风格。

说句老实话,有的报纸就该死。但是有的很可惜。

甚至大言之,中国都市报整个一个形态是不是还有生存的可能性?

2000年前后中国都市报能够崛起,是因为中国的改革红利。

在00年前后开创顺应当时的市场环境变化,引进的民间的资本,开创了一个时代。

可以说整整十年时间里,中国的都市报是引领中国的风气,引领着中国改革的风气,充当了改革冲锋陷阵舍身炸到碉堡的那些人。

从2003年,南方都市报报导孙志刚案件,促进政府取消了长达几十年的收容审查制度,每一个在没有户口的外地人,在陌生城市里才有了基本的安全感,否则,即查不出身份证来,第一时间就把你扔到昌平挖沙子,这个典故很多人不知道了。

再比如说,2008年《东方早报率》先报道的三聚氰胺,终于把毒奶粉这个盖子揭开了,打破了沉默,促进了中国的全面的食品监管制度的,包括食品安全法的制定、刑法的修订。

陶渊明有首诗叫,“种桑长江边,忽值山河改”。

中国改革,就目前的很多成果和这十多年来中国都市报的鼓与吹,有很重要的关系。

目前受到了互联网影响,包括大家的阅读习惯发生了改变以及种种不可抗力,导致了中国的都市报在式微。

大家要感恩,要惜福。

这两年,纸媒倒闭数量为数不少,大量精英从业者选择离开,行业颓势十分明显,已经到了谁见了都免不了踩一脚的程度。

但以纸媒倒闭数量来判断纸媒的整体未来,起码在中国是行不通的。虽然“国情论”经常被人拿来当挡箭牌,但在纸媒前景上,国情确实可以拿来说说。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纸媒的日子并不难过。从中国范围来看,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但也别太落后),纸媒的日子往往比相对发达地区好过。从纸媒类型来看,党报日子明显比都市报好过。这是为什么?

首先,纸媒在网络时代遭遇巨大冲击是事实,赖以生存的广告断崖式下滑,甚至某些重点行业从原先的广告额半壁江山直接砸到零投放(如某些地区的地产和汽车)。纸媒在速度上的天然劣势也被放大,逐渐失去了新一代读者。

在这个过程中,越是高度市场化的媒体生态,受到的冲击就越大,因为它们依赖市场生存,市场不行了,广告少了,发行量下降了,当然日子就难过了。所以,传媒原本高度市场化的美国市场受到了极大冲击。国内情况也一样,经济和资讯发达的珠三角、长三角和北京,原本就是报业发展最快,竞争最激烈的地方,偏偏也是人们对网络化接受度更高的地方,即使市场化程度远不及欧美,但在国内也首屈一指,如今面对的困难当然也更大。至于一向自负盈亏的都市报,此时的抗压能力不及党报,也是必然。

那么,为什么欠发达地区的报纸反而日子相对好过呢?一来跟当地社会生态有关,大家对新事物接受相对较慢,看报习惯仍然保留,但更重要的是跟当地的政经生态有关。

在中国,报纸所承担的任务很多,当地政府越重视,报纸掌握的资源也就越多。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活力不足,但政府掌控力度却大,即“大政府小市场”,很多地方的报纸从无自负盈亏的概念,一直是政府财政养着,广告下滑与否,其实根本没有影响。前几年看过一篇文章,湖北某地级市的报社领导介绍“先进经验”,谈的多是大型展会与评选,如“XX企业评选”之类,这类活动由政府出面牵头,广告投放自然不会少,但这种“先进经验”早在十几年前,在市场化程度高的珠三角地区就已行不通了。

换言之,守旧和经济欠发达,反倒成了这些地方报纸的优势。某些欠发达地区的纸媒,近年来甚至还可以沾观念落后的光,凭借着政府助力、行政干预,实现一定增长,也使得许多人得以继续“混在当下”。

从整体上来说,中国纸媒由于先天原因,从未走向真正的市场化,也因此错过了无数发展良机。而在纸媒转型中衍生出的“纸媒办新媒体”,同样受限于纸媒影响力的下降,以及纸媒市场化程度的低下,存在着先天不足,既没有政务号的资源,也没有企业号和个人号的自由,时常陷入“两头不到岸”的尴尬。但束缚纸媒的体制,其实也保护了纸媒。

所以,在中国讨论纸媒生死,是个伪命题。可以预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大多数纸媒仍然可以安然无恙地混下去,甚至比其他许多行业的日子更好。

早在2011年我写过的一篇媒体评论中,就讨论过传统媒体倒闭的浪潮正在来临。2008-2010年,200多家美国报纸迅速消失,连创办于1823年的《The Argus-Champion》百年老报也没有逃过一劫,也难逃劫难

那一年我做过一个杂志的深度调查记者。作为一个省级的官办媒体,那个时候,从80年代以来,这个杂志就是不担心订阅量的。所以从内容到形式,依然保持着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那种黑白图文加几张彩色插页的格式,封底再加上一些市面上几乎已经没有人卖的减肥产品广告的那种杂志。

记得在杂志的团年宴席上,主编们津津乐道的是当年写得了一手好标题,光靠标题就能把杂志大卖特卖的黄金时代。“标题王”代表着主编们的光辉岁月。然而那时候,微博已经开始兴起,人们越来越习惯短频快的碎片化信息。半个月出一册杂志,自然在速度、时效和内容劲爆程度上赶不上新媒体的浪潮。

传统媒体的编辑们的互联网基因也相对较弱,在我待过的那个杂志,曾经出现过一个子刊主编在腾讯微博上用自己的个人微博吐槽某个社会热点事件,结果引来一群网络“侠义之士”的怒怼,总编辑们得知此事,非常紧张,子刊编辑坚持认为自己的观点没有错,但是总编辑最后还是要求该编辑把自己个人私号上的所有内容全部清空。这可以看做是一个传统媒体初次触网阶段,面临网络舆论的处理态度和处理方法。

如果带着这种思路,强行把传统媒体转型为网络媒体,我想也依然是传统媒体的操作方式,即便内容上实现了数字化,也很难使用互利网新媒体的生存法则。

而诸如咪蒙这样的曾经在传统媒体中摸爬滚打的媒体人转身做自媒体能够获得成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们自己对网络舆论走向的熟悉和了解。

传统媒体的死亡,并不等于新闻的消失。媒体的载体形态从纸媒转为数字媒体,本身是媒介传播的一种衍生和发展,而基于新闻事实的内容报道还是在持续。

只不过,现在有足够的时间、心思去做硬核新闻的人,越来越少了。

实际上,除了《渤海早报》、《球迷报》先后宣布休刊外,12月28日出刊的《台州商报》头版刊登了一个《休刊启事》:“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台州商报》自2018年1月1日起休刊,有关业务并入《台州日报》《台州晚报》等台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所属媒体。《台州商报》在国内也算得上是一份有一定知名度的都市报。

也因此,2017年注定是传媒行业尤为特殊的年份,为中国新闻新闻史之记载。

一方面,近年来(从2009年到2017年),50多家左右的传统媒体休刊或者关停之,就在今年,年初开始,东方早报、京华时报、贵州商报、楚天金报、台州商报等,传媒行业的“淘汰赛”正从专业报、行业报,边缘的都市报,到强势的都市报;另一方面,对于如每经等一样重视内容的新锐媒体,凭借原创内容优势以及全媒体的渠道,不断前进,经营收入和品牌不断收获新的成果。

在传媒行业上述分化的背后,既有客观的发展之势使然,也有主观能动方面的因素,至于后者,有没有真正重视内容和渠道:在广告不断下滑的压力下,是否真正抓牢内容不放松;在互联网深度改造一切传统行业的背景下,是否有魄力拿出改革的勇气和可行的方案?我们的终端思维是用户还是仍然是读者?

“2017腾讯媒体+峰会”主题是“媒体新星球”,腾讯公司副总裁陈菊红发表了主题演讲,并发布了《未来地图:2017中国新媒体趋势报告》。陈菊红认为,用户、内容、技术、商业,这四个领域是构成媒体新星球的核心要素,其中内容回归,引起业内共鸣。

传统的报刊行业在未来仍然具有前途,但是前途只留给与时俱进的主体,思维不同,格局不同,结果也会不同。

说到传统报刊即纸媒的衰落的问题,其实这个话题我觉得没有太多讨论的价值,因为人类的发展,我们可以回溯一遍,就可以明确知道纸媒的未来在哪里了。

最早我们把信息和资讯刻在岩石上,那叫岩刻、壁画。然后进一步,还有把它刻在了龟壳上就有了甲骨文。后来人类就发明了羊皮纸和竹简,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载体。然后又发明了丝绸、布匹之后就把字写在上面。最后才有中国四大发明,发明了纸,成为了最性价比高的一种载体,快速地替换了在布上书写的历史,所以信息的书写就在这个之上持续了上千年了。

如今信息社会即来临,文字已经不用刻在一个具体的实物载体上,可以完全用数字来体现在电脑端,尤其是手机端。那么这个时候我们来看纸张作为媒介,还有什么意义呢?还有什么价值呢?谁在获取信息和咨询的时候,还会通过购买纸张的形式来获取的?

我打开手机,打开电脑,到处都是信息的情况下,纸媒还有意义吗?所以纸张作为载体,完全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了,所以从这个历史回顾,纸媒的未来其实是一目了然的。

但是报纸,它不仅是纸张的问题,更多的是报纸上面的信息,我们从上面的历史回顾还可以看到,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信息和资讯、知识的传承、传递,其他的只是载体,载体永远可以不断的替换和迭代更新的,但是信息、知识永远是需要传递的,所以,纸媒死了,但是这个行业的信息、资讯和知识的生产、传递,以及深加工,不但不会死亡的,它只会随着这个信息时代的来临,在信息爆炸时代越来越重要,因为太多的信息还需要有专业的人、专门的人来帮忙打理,未来可能会有信息经纪人的这种角色。其实现在已经有了很多舆情服务,本身就是这样的一个信息服务机构,包括今日头条它就是充当这样的角色,呈现出你想看的、你关心的资讯、信息和知识,所以,至于是在什么媒介上的进行信息传递已经是都无所谓的事情。

当然,至于说纸媒下的舆论的监督作用,其实和再什么载体上没有任何关系的。如果说目前纸媒还有这个功能,只是因为它还在在被垄断的状态下,苟延残喘而已。所以,让更多的纸媒死亡,不必感叹,而是要辞旧迎新,拥抱新的信息时代。

大约十年前我就预言,大部分报纸十年后将不复存在。可是据说这么多年来只有50多家报纸宣布停刊,加上新近停刊的《渤海早报》和《球迷报》,总数大约只占报纸总数的三十分之一,这大大少于我的预期。

是我的预言完全不靠谱吗?我倒不这么看,因为当年的说法,是基于市场因素,即报纸的发行和广告收入不能养活自己。如果按照这个标准,也就是把报纸当成企业来看待的话,我相信大部分报纸会因入不敷出而停办。

可是目前来看,停刊的多半是在地位上处于边缘状态的报纸,即便当年曾经红火过。《渤海早报》可能由于其区域性我没有见过,天津《球迷报》曾是我这个球迷多年阅读的专业报纸,但它的跨地区影响力确实是在互联网出现以前产生的。

网查得知,创办于2008年9月的《渤海早报》是天津今晚传媒集团旗下的4份报纸之一,其他三份是《今晚报》、《经济周报》和《老年时报》。然而报社一名编辑的微博声称:“《渤海早报》自创刊以来……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已经成长为继《今晚报》之后,天津地区发行量第二的报纸……形成了优势互补。”

实话实话,2008年还敢创办高度依赖市场的都市报,我不知道是称之为决策者勇气过人还是盲目上马?即便大致到2012年前,都市报的日子还算好过,但是报纸衰亡论的警告在中外都有人发出。《渤海早报》前后存在了不到十年,它应该是国内最短命的少数报纸之一。

眼下的情况是,报纸是否倒闭停刊,显然不是一个市场选择问题,而变成了一个地位问题。以1985年创刊的《球迷报》为例,它看似一份被电视和新媒体吞噬的行业非日报,其实是因为它游离于党政机关和企业的“主流”之外。它的离去,只有一些球迷发出几声哀鸣,“主流人群”是不在乎的。

再以上述两份报纸所属的集团为例。到2016年,天津日报报业集团一共有10报2刊,《球迷报》应该是10报中地位最不高的,否则它怎么会率先倒下呢?问题是:除了市委机关报《天津日报》的地位不可撼动之外,其他8报能养活自己吗?眼下属于优良资产还是不良资产?是不是有一个不公开的未来停刊顺序表?同样,今晚传媒集团旗下的《渤海早报》倒了,《经济周报》和《老年时报》会怎么样呢?

顺便说一句,曾几何时业内人士相信,老年报会与新媒体共存。可是随着老人使用智能手机日益普及,这个报纸中的“夕阳红”似乎也不存在了。只是国内的报纸几乎从来不公开自己的资产负债表,外人甚至是内部人士无从知晓报纸靠什么活着:吃老本、财政补贴、房产等其他产业补贴……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见得是当年的预言错了,而是报纸的生存方式可能发生了不大为人知的非市场性变化。可是,离开了高度灵敏的市场数据,一份继续存在的报纸是否真的还有读者和竞争力,那是大有疑问的。

这几年,受打击最大的新闻类刊物。传统刊物比快肯定比不过网络。第二是广告方面。现在广告客户投放重点都去网络媒体了,传统刊物投放比重少了太多。广告和发行是传统纸刊的两条重要收入来源,这两条腿同时受伤,自然是重创。

不过,我们传统报刊,就真的没有前途了吗?前两年图书行业景气更差,基本上被叫做夕阳产业了,这几年反而又繁荣了一些。图书新的趋势是精品化,这两年的产值长了不少,形势居然又好了起来。

报刊行业,与图书并不太一样,毕竟大部分报刊没有收藏意义。随看随丢的东西,与其印刷在纸张上,为何不放在移动端呢?还可以节省大量纸钱,更环保。

对于期刊,我觉得需要细分。受打击更大的应该是造纸的、印刷的,还有发行渠道商。但对做内容的人,不管在纸质还是网络,永远都是需要好内容,不管媒介是什么。

我在传统纸刊工作十几年,也算是见证了辉煌,到现在四周都是唱衰声。先说我工作的刊物,最近3年,每年发行增长30%左右,今年数字刚出来,2017年数字也差不多这个增幅。

我们没依靠任何行政手段,纯市场发行,靠读者一本本买,这几年成绩好得让人难以相信。我们确实有一些特殊性,读者定位主要在青少年,家长毕竟是不希望孩子沉迷手机的,所以更愿意买纸刊;其次,我们不是新闻类刊物,有时效性但不是特别强,躲过了跟网络比快的刀口。

对于未来,我们也有忧虑,所以在不断开发新渠道,纸刊没广告,我们有新媒体,现在新媒体的广告卖得不错。我们还开发了其他系列产品和服务,把内容多花元利用。这可能是传统报刊的一条出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