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罗布泊是第二大内陆湖,为什么它干枯了?

罗布泊是第二大内陆湖,为什么它干枯了?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罗布泊是第二大内陆湖,为什么它干枯了?

罗布泊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逐步萎缩,经过了近50年“挣扎”,最终在70年代初完全干涸,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但很难衡量两个因素哪一个占比更大。

首先说一下人为因素,很多人认为罗布泊的干涸是因为入湖河流相继断流,比如塔里木河,孔雀河等,因为沿这两条河流两岸居住的人类越来越多,农作物大面积种植,从河道当中取水量越来越高,并截取天山融化雪水,最终引起塔里木河断流。

但其实塔里木河在历史上有过几次改道,20年代之前塔里木河改道向南流入台特马湖,但在1920年以后,塔里木河有过短暂的恢复,重新向东流入孔雀河以后一同汇入罗布泊,但罗布泊当时并没有恢复,而是继续萎缩,逐渐走向了干涸。从这一点来看,罗布泊的干涸除了与入湖河流断流以外,也有自然他原因。

从自然因素角度讲,是因为我国西北部降水量越来越低,罗布泊所处的塔里木盆地,以往年平均降雨量是在200毫米以上,而近现代除了降雨量减少以外,气候也越来越炎热,且盛行干热风,水分蒸发极快。这种现象并不能完全归结于人类活动,也与地球气候周期性变化有关。

当前罗布泊地区年平均降雨量基本是在100毫米以内,最低时甚至不足10毫米,而罗布泊的年平均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以上,这大大降低了罗布泊周边的地表径流量,往往上一秒降落到地面的雨滴,还没有来得及渗入到地下,就已经蒸发殆尽。

综合以上两点因素可以总结为:自然因素是基础,人为因素是压垮罗布泊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没有人为因素干预,罗布泊的干涸可能会推迟几十上百年,但以前人们对生态保护的意识比较淡薄,并不清楚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比如,新中国成立以后,百废待兴,围绕整个新疆地区,掀起了开垦浪潮,大批人员就地专业为建设兵团,且有“八千湘女上天山”,组建了一个又一个家庭。在当时的大环境下,以及时代背景下,很难将罗布泊的干涸归结于此,毕竟那个时候不仅仅是新疆,全国对于开垦都热情高涨,只不过当时没有意识到塔里木周边的环境比较脆弱。

因为他的问题出在人类盲目的扩大耕地,开采矿物、修建水库、还有建泵水站抽水这些都需要大量用水,所以导致罗布泊湖的干枯。

罗布泊的水源,主要有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和米兰河,祁连山冰川的部分融水从东南通过疏勒河也流入湖中,予以罗布泊水源补给。然而,因塔里木河孔雀河在下游断流,罗布泊最终失去水源。

因为它所处的地区终年少雨,气候非常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