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油翁》全文翻译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买 油 翁》的 全 文 翻 译:
康 肃 公 陈 尧 咨 擅 长 射 箭,在 世 界 上 没 有 第 二 人(能 同 他 相 比),康 肃 公 也 凭 这 种(本 领)自 夸。(有 一 次)他 曾 在 自 己 家(射 箭 的)场 地 里 射 箭,有 个 卖 油 的 老 头 放 下 担 子,站 在 场 边 斜 着 眼 看 他(射 箭),很 久 都 没 有 离 开。(卖 油 翁)看 见 康 肃 公 射 十 箭 能 中 八 九 箭,(对 陈 尧 咨 的 射 箭 技 术)只 是 微 微 地 点 了 点 头。
康 肃 公 问(他)道:“你 也 懂 得 射 箭 吗?我 的 箭 法 不 是 很 精 深 吗?”老 翁 说:“(这 也)没 有 别 的(原 因),只 不 过 是 手 法 熟 练 罢 了。”康 肃 公(听 后)气 愤 地 说 道:“你 怎 么 敢 轻 视 我 射 箭(的 本 领)呢?”老 翁 说:“凭 我 倒 油 的 经 验 知 道(这 个)道 理。”于 是 就 拿 出 一 个 葫 芦 放 在 地 上,用(一 枚)铜 钱 盖 在 葫 芦 口 上,慢 慢 地 用 油 勺 舀 油 注 入(葫 芦),(油)从 钱 孔 注 入,但 钱 币 却 未 被 打 湿。(卖 油 翁)于 是 说:“我 并 没 有 别 的(本 事),只 不 过 是 手 法 熟 练 罢 了。”康 肃 公(苦)笑 着 打 发 他 走 了。
【作 品 原 文】
卖 油 翁
作者:欧 阳 修
陈 康 肃 公 尧 咨 善 射,当 世 无 双 ,公 亦 以 此 自 矜(jīn)。尝 射 于 家 圃,有 卖 油 翁 释 担而 立,睨(nì)之,久哪搜亏 而 不 去。见 其 发 矢(shǐ)十 中 八 九,但 微 颔(hàn)之。
康 肃 问 曰:“汝(rǔ)亦 知 射 乎?吾 射 不 亦 精 乎?”翁 曰:“无 他, 但 手 熟(shú) 尔。”康 肃 忿(fèn)然 曰:“尔 安 敢 轻 吾 射!”翁 曰:“以 我 酌(zhuó)油 知 之。”乃 取 一 葫 芦 置 于 地,以李神 钱 覆 其 口,徐 以 杓(sháo)酌 油 沥 之,自 钱 孔 入,而 钱 不 湿。因 曰:“我 亦 无 他, 惟 手 熟( shú)尔。”康 肃 笑 而 遣(qiǎn)之。
【语 句 注 释】
陈 康 肃 公:陈 尧 咨,谥 号 康 肃,北 宋 人。公,旧 时 对 男 子 的 尊 称。
善 射: 擅长漏卜 射 箭。善:擅 长,善 于。
当:在
当 世:在 当 时。
双:两 个。
亦:也
以:凭 借。
自 矜(jīn):自 夸。矜:夸 耀。
尝:曾 经。
家 圃:家 里(射 箭 的)场 地。圃,园 子,这里 指 场 地。
释:放。
而:承 接 关 系,然 后。
立:站 立。
睨(nì)之:斜 着 眼 看,形容 不 在 意 的 样子,这里 指 斜 着 眼 看 陈 尧 咨 射 箭。
去:离 开。
其:代词,指 代 陈 尧 咨。
发:把 箭 射 出 去。
矢(shǐ):箭。
中:正 中 目 标。
但:只,不 过。
微:微 微。
颔(hàn):点 头
之:代 陈 尧 咨 射 箭 这 件 事。
不 亦……乎:(难 道)不······吗?
熟:熟 练。
忿 然:气 愤 的 样 子。
知:懂 得。
射:射 箭。
精:精 湛,奥 妙。
无 他:没 有 别 的(奥 妙)。
尔:同“耳”,相 当 于“罢 了”。
尔:你。
安:怎 么。
轻:作 动 词 用,看轻,轻 视。
以:凭 借、依 靠。
酌(zhuó):斟 油,这 里 指 倒 油。
知:了 解。知 道,懂 得。
之:代 射 箭 也 是 凭 手 熟 的 道 理。
乃:于 是 就。
取:拿 出。
置:放 置,安 放。
于:在。
以:用
覆:覆 盖。
徐:缓 缓 地,慢 慢 地。
杓(sháo):舀 东 西 的 器 具。
沥(lì)之:向 下 灌 注,沥,灌 注。
自:由,从。
入:进 入,由 外 到 内。
因:于 是。
湿;打 湿
唯:只,不过。
遣:打 发 ,送 走。(中 性 词)。
【创 作 背 景】
《卖 油 翁》选自《欧 阳 文 忠 公 文 集 · 归 田 录》,这 是 欧 阳 修 所 著 的 别 集,共 153 卷,附 录 5 卷。 《归 田 录》是 其 中 的 一 卷。 宋 英 宗 治 平 四 年(1067年),欧 阳 修 再 次 遭 飞 语 中 伤,自请外任,这 一 卷 是 在 出 知 毫 州 时 作 的。 他在《归田录》序里说:“归 田 录 者,录 以 备 闲 居 之 览 也。”是 一 部 笔 记 小 说。
【作 品 赏 析】
《卖 油 翁》是 一篇 富 含 哲 理 与 情 趣 的 小 品 文 章,通 俗 易 懂,意 味 深 长,非常 具有 教 育 意 义,因此 多 年 来 为 中 学 课 本 必 选 篇 目。这篇 文章 的 成功 之处 在于将 熟 能 生 巧 这个 大 道 理。用 一个 生 动 的 小 故 事 加 以 阐 释,达 到 了 发 人 深 省、心 领 神 会 的 目 的。
陈 尧 咨 是 北 宋 名 臣 之 一,于 真 宗 咸 平 三 年(1000年)中 状 元,历 任 通 判、考 官、知 州、知 府、安 抚 使、龙 图 阁 直 学 士、尚 书 工 部 侍 郎 等 职。陈 尧 咨 性 情 刚 戾,但 办事 决 断。他 做 地 方 官 时 注 重 水 利,知 永 兴 军 (今 陕 西) 时,发 现 长 安 饮 水 十 分 困 难,便 组 织 人 力,疏 通 了龙 首 渠,解 决 了 人 民 的 生 活 用 水 问 题。但 陈 尧 咨 为 人 盛 气 凌 人,为 政“用 刑 惨 急,数 有 杖 死 者”。《宋 史》记 载 他 知 兵 善 射,“尝 以 钱 为 的,一 发 贯 其 中”,并 以 此 自 豪。本 文 记 载 的 就是 关于 他的 一个 故 事,《宋 人 轶 事 汇 编》也 有 记 载。
陈 尧 咨 善 于 射 箭,号 称“当 世 无 双”,他 也 很 以 之 自 豪,能 够 八 九 不 离 十,实 在 也 算 可以 的 了。但是 一个 普 普 通 通 的 卖 油 翁,闲 着 没 事,眯 起 眼 睛,似 看 非 看,毫 不 钦 佩,更 无 赞叹 之 意,“但 微 颔 之”,表示 还 马 马 虎 虎。这 使 陈 尧 咨 感到 纳 闷,想 来 在 自己 的 赫 赫 声 威 下,其 人 表 露 不 敬 必然 有 所 蹊 跷,便 好 奇 地 问:“汝 亦 知 射 乎?吾 射 不 亦 精 乎?”哪知 这个 老 头 轻 描 淡 写 地 回答:“无 他,但 手 熟 尔。”这 不 免 使 以 坏 脾 气 著 称 的 陈 尧 咨 大 为 难 堪,不 禁 大 怒 斥 责 道:“尔 安 敢 轻 吾 射!”按照 他 有 名 的 急 性 子,肯 定 想 以 藐 视 官 长 之 罪 打 这 老 头 一 顿 板 子。当 然 世 人 也 觉 得 老 头 子 未 免 狂 妄 无 礼,因 为 陈 尧 咨 的 箭 艺 确 实 很 好 了。这 一 扬 一 抑 其实 是 作 者 的 精 心 之 笔,目 的 是 引 出 下 文 来。从 钱 眼 里 注 油 入 葫 芦,不 漏 一 滴,不 沾 钱 孔,比 射 箭“十 中 八 九”并 不 见 得 容 易,“我 亦 无 他,唯 手 熟 尔”。读 到 此,我 们 对 上 文 的 “但 手 熟 尔”有了 重 新 的 认 识,看来 一个 普通 人 在 劳 动 中 总结 领悟 出 的 哲理 确实 是 至 理 名 言,令 人 心 服 口 服。陈 尧 咨 学 问 不 小,官 职 做 得 也 很 大,而且 是 文 武 双 全,不 愿 屈 居 人 下,可是 却 不 得 不 在 卖 油 翁 面 前 认 输,因为 卖 油 翁 指 出 的 熟 能 生 巧 这个 道 理 辩 驳 不 倒,只 得“笑 而 遣 之”,没有 责 备“犯 上”的 小 百 姓,对 于“用 刑 惨 急,数 有 杖 死”的 陈 尧 咨 确实 不 大 容易。“笑”,既 是 有 所 领 悟,也是 自 我 解 嘲,自 是“传 神 之 笔”。这是 一篇 写 事 明 理 的 记 叙 文,记 叙 了 陈 尧 咨 射 箭 和 卖 油 翁 酌 油 的 事,说 明 了 熟 能 生 巧 的 道 理。
【名家点评】
文章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的描写,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康肃公的“忿然”、“尔安敢轻吾射”,自矜傲慢之态溢于言表;卖油翁酌油时,“取”、“置”、“覆”、“酌”、“沥”,连贯熟练的动作,写出了他娴熟的技能,而“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平静坦然的话语,则充分体现了他的朴实、沉稳。——《唐宋八大家文读本》
【作者介绍】
欧阳修生于(1007~1072年)北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字永叔,谥号文忠,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意为:“藏书一万卷、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这六个“一”),汉族人,自称庐陵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苏轼父子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创作实绩亦灿然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
欧阳修一生著述繁富,成绩斐然。除文学外,经学研究《诗》、《易》、《春秋》,能不拘守前人之说,有独到见解;金石学为开辟之功,编辑和整理了周代至隋唐的金石器物、铭文碑刻上千,并撰写成《集古录跋尾》十卷四百多篇,简称《集古录》,是今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史学成就尤伟,除了参加修定《新唐书》250卷外,又自撰《五代史记》(《新五代史》),总结五代的历史经验,意在引为鉴戒。 欧阳修书法亦著称于世,其书法受颜真卿影响较深。朱熹说:“欧阳公作字如其为人,外若优游,中实刚劲”。
欧阳修幼年丧父,在寡母抚育下读书。
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
景祐元年(1034),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景祐三年,范仲淹因上章批评时政,被贬饶州,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康定元年(1040),欧阳修被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后知谏院。
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提出了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庆历五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也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州)太守。以后,又知扬州、颍州(今安徽阜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至和元年(1054)八月,奉诏入京,与宋祁同修《新唐书》。嘉祐二年(1057)二月,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的文风,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这对北宋文风的转变很有影响。嘉祐五年(1060),欧阳修拜枢密副使。次年任参知政事。以后,又相继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英宗治平二年(1065),上表请求外任,不准。此后两三年间,因被蒋之奇等诬谤,多次辞职,都未允准。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实行新法。欧阳修对青苗法曾表异议,且未执行。熙宁三年(1070),除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职,坚持不受,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县)。这一年,他改号“六一居士”。熙宁四年(1071)六月,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居颍州。卒谥文忠。
本文以韩愈为宗,倡导写作平实朴素的古文,反对当时盛行的崇尚藻饰的骈体“时文”,创立了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文章风格,继唐代韩愈、柳宗元之后掀起了又一次文学革新运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他在写作实践上有较高的成就,尤其是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对后世影响很大。流传后世的有《六一诗话》、《欧阳文忠公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