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与吸脂减肥专题-认识肥胖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据专家预测,肥胖将成为21世纪人类第一杀手。那么,什么才算真正意义上的肥胖呢?专家们估计,到2010年,整个亚太地区将有1.3亿人会患上肥胖症,而有肥胖症的人患上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及其某些类型癌症的风险将会增加。
1.肥胖的标准是什么?世界肥胖标准目前,全世界衡量一个人胖与不胖通用的计算公式是BMI(体重指数)=体重(公斤)/身高(米)平方。世界卫生组织拟定的世界标准是:BMI在18.5~24.9为正常范围,大于25为超重,大于30为肥胖。但专家指出,这个标准是根据欧美白人为基准制定的,对亚洲人不一定适用。亚洲肥胖标准亚洲人体型偏小,用BMI18.5~24.9的世界标准来衡量,就不适宜,如BMI为24.9时,日本人的高血压危险已经增加3倍;在美国的日本人,BMI大于23时,心血管疾病危险开始明显增加;香港地区的中国人,BMI在23.7时死亡率最低,再高时便开始上升。这说明,BMI正常上限24.9的世界标准,对亚洲人来说显然太高。新出炉的亚洲标准认为:BMI在18.5~22.9时正常水平,大于23时为超重,大于30时为肥胖。亚洲人的正常BMI上限比欧美人要低2个指数。中国肥胖标准有关专家认为,中国人虽属亚洲人种,BMI的正常范围却应比亚洲标准低些,因为中国人的肥胖有两大特点:体型小,指数小;肚皮大,危害大。体型小决定了中国人的体重指数的正常上限要低些。据调查资料显示:BMI大于22.6的中国人,其平均血压、血糖、甘油三酯水平都较BMI小于22.6的人偏高,而有益于人体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却低。因此,专家认为别人正常体重指数的上限不应22.6大于,而比欧美的24.9和亚洲的22.9低。中国人的最佳值为20~22,BMI大于22.6为超重,大于30为肥胖。请定期测量您的体重,并参照以下数据:肥胖程度分超重(实际体重超过标准的10-19%)、肥胖(20%)、轻度肥胖(20-30%)、中度肥胖(30-50%)、重度肥胖(50-100%)、病态肥胖(大于100%)。其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腰围:可了解是否出现脂肪堆积,参考范围--临界值:男>84cm、女>70cm;危险值:男>94cm、女>80cm;严重危险值:男>102cm、女>88cm。如果您的腰围及体重均远远超过上述指标时,表明您体内脂肪蓄积增多,导致体态异常,意味着发生了肥胖,应该考虑减肥了。人为什么肥胖呢?人体大约有250亿个脂肪细胞,当热量摄入大于消耗,机体热量代谢失去平衡,脂肪细胞体积增大(请注意脂肪细胞数不会增加),造成脂肪细胞堆积和异常分布,体重增加导致肥胖。营养学家认为,绝大多数的肥胖是由于高脂肪、高热量的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活动较少的生活方式所致。
2.肥胖的原因有哪些?肥胖可分为单纯性肥胖与症候性肥胖我们的身体是由约30-40%的固形成份,及60-70%左右的水份所构成的。固形成份中约有一半是体内脂肪,但因年龄、性别、体质等有所差距,正常的身体中,脂肪约占体重的15-20%。脂肪对於身体,绝对必要的,尤其具有保持体温,必要时成为能源等等的作用。当脂肪与体重比例呈现异常,增加过多时,这就称为肥胖。脂肪组织是由脂肪细胞、血管、结合组织等形成的,血管负责脂肪细胞代谢时所需物质的出入,而结合组织则填塞於细胞与细胞间的空隙中。脂肪成为脂肪滴的形态包含在脂肪细胞中,脂肪滴几乎填满了整个细胞,本应成为细胞中心的脂肪核被压在角落,所以一般人会误解脂肪细胞是不进行活动的细胞。当人体的营养成份在一定的限度内时,不论是摄入脂肪细胞内,或是被释放出来,只要能够维持规律,则脂肪的储存量即固定,就可保持理想的体重。相反地,当过剩的营养物质摄入细胞过多,而释放机构产生障碍时,脂肪就会异常增多引起肥胖。单纯性肥胖的原因:这是一般所见到的肥胖,几乎占肥胖者的95%以上,一般所谓的中年性肥胖也是属於单纯性肥胖,但是中年性肥胖者当中,有时候也隐藏有症候性肥胖,因此不可加以忽略。一般人的日常饮食,经常摄取含有脂肪等高热量食物,一旦摄取过量的脂肪,当然就会造成能量过剩,而促进了脂肪的累积,同时也因为摄取了过量的酒精,而造成能量过剩,这点,是很多人会忽略的,所以日常的饮食是十分重要的。以下是形成单纯性肥胖的各项原因:⑴遗传因素:大都认定为「多因子遗传」,父母的体质遗传给子女时,并不是由一个遗传因子,而是由多数的遗传因子来决定子女的体质,所以称为多因子遗传,例如胰岛素非依赖型糖尿病或肥胖,就属於这类遗传。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亲子皆属肥胖的家族,此时如果加以检查,将会发现胰岛素分泌增加的情形。虽然有研究指出,父母中有一人肥胖,则子女有40%肥胖的机率,如果父母双方皆肥胖,子女可能肥胖的机率升高至70%─80%。真正因为多因子遗传的例子并不多见,遗传了父母错误的饮食习惯,而导致肥胖的例子,则屡见不鲜。子女自出生开始,如果双亲都很肥胖,吃着同样的食物,子女自然容易形成肥胖,结论还是要归究於错误的饮食生活。喜欢吃煎炸、肥肉等高热量食物、过食、肉食过量、蔬果摄取量少、糕饼、甜点、快餐等,这几乎出现在大部份家庭中。如家长们懂得注重食物的营养均衡,减少容易导致肥胖的食物的摄取,相信所谓「遗传性肥胖」出现的机率,会大大降低。⑵社会环境的因素:很多人都有着“能吃就是福”的观念。现今社会,食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美食常在引诱你,再加上「大吃一顿」几乎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娱乐,这当然成为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⑶理的因素:为了解除心情上的烦恼、情绪上的不稳定,不少人也是用「吃」来作发泄。这都是引起饮食过量而导致肥胖的原因。⑷与运动有关的因素:运动有助消耗脂肪,是大家所共知的事,但偏偏喜好运动的人不见得很多,再加上在日常生活之中,随着交通工具的发达,工作的机械化,家务量减轻等,使得人体消耗热量的机会更少,另一方面因为摄取的能量并未减少,而形成肥胖,人体更因为肥胖,导致日常的活动越趋缓慢、慵懒,更再次减低热量的消耗,导致恶性循环,助长肥胖的发生。总之,所谓的单纯性肥胖,都是由於饮食过量、消耗过少的原故。当你发现肥胖开始形成的时候,请马上检讨一下你的饮食习惯。成年女子每天所需热量为每公斤体重需30-35大卡,假设一女子60公斤,每天需消耗1800大卡热量,可是她每天吃进2800大卡的热量,结果多馀的1000大卡热量,便会屯积下来,当一周後体内多屯积了7000大卡的热量,便会转变成1公斤的体脂肪,体重多了2公斤。反过来,如果每天只吃进800大卡的热量,为了满足每天需消耗的1800大卡热量,必定会从体脂肪释放1000大卡热量,一周後,体内少了1公斤的体脂肪,等於体重少了2公斤,当然,适度的运动可加速热量的消耗,使体重下降更多,所以,一周减2~4公斤并不困难!有人认为,吃进的热量少,是不是相对地营养会不够?这个观念是不正确的!营养和热量并不成正比!以一套烧饼油条来说,营养并不高,但热量却很高(376.6大卡),因此,如何吃的营养,又不会吃进太高的热量,就是减重的原理和秘方!症候性肥胖的病因:症候性肥胖在发作的比例上较低,只要治愈病因就可以改善一切包含肥胖的症状,以下将要简单介绍。⑴副肾皮质荷尔蒙分泌过剩症状:手脚变细、身躯肥胖、脂肪沉着於颈部与腹部等部位,因此会产生满月脸、虎背、皮肤呈现红色线条。⑵胰岛素分泌过量症状:在早上或傍晚空腹时最容易发生低血糖,出现冷汗、晕眩、心悸、手指颤抖、意识丧失等症状,只要立刻进食就可以改善,病人往往因为大量进食,产生肥胖。⑶甲状腺荷尔蒙缺乏而引起全身代谢低下症状:身体显得浮肿,而且精神不佳,皮肤冷而乾燥。容易感觉寒冷。神经系统产生障碍食欲的控制构造「下视丘」产生障碍,而导致「满腹中枢」功能占优,因而出现「吃不饱」或「经常性饥饿」,需要大量进食,结果导致肥胖。3.肥胖有哪些危害呢?世界卫生组织肥胖症学会呼吁:肥胖本身就是一种疾病,其危害程度高于吸烟的4倍,已成为许多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可诱发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中风等。美国营养学家研究显示:45岁以上的人体重如已超过了正常标准10%,那么每再超过1磅,寿命就要减少29天。据研究:体重比正常人高10%以上者和正常相比,患高血压的几率高6倍,患心脏病的几率高1.5倍,患糖尿病的几率高5倍,患胆结石的几率高2.5倍,患月经异常的几率高3倍,患膝关节炎的几率高6倍。最近,国际肥胖症大会发布报告,全世界因肥胖死亡的人数是因饥荒饿死人数的两倍还多,肥胖已经成为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