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网友称为“于慢走”的八府巡按于世龙,历史上到底是谁?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康熙微服私访记中被网友称为“于慢走”的八府巡按于世龙,历史上到底是谁?
《康熙微服私访记》最初上映于1997年,无疑是许多90后尤其是95后的童年回忆,在那个网络并不发达的年代,该剧给我们的童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多少人增添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近日笔者片荒,各种新剧实在不对胃口,于是又重温起了 《康熙微服私访记》,再次被演员们精湛的演技所折服。这话真不是打官腔,第一部第一个故事《犁头记》中为县令罗世长鸣不平、递上万民书的三位农民饰演者,所表现出的真挚情感、台词功底,是现在一众小鲜肉加在一起也比不了的。
(图片截至腾讯视频)
言归正传,本文的主人公——八府巡按于世龙,便是在《犁头记》中正式亮相的。
(图片截至腾讯视频)
(图片截至腾讯视频)
提到“八府巡按”或“八府巡抚”,第一反应可能就是星爷所扮演的包龙星包大人,一路逆袭成为八府巡抚,为戚秦氏平冤昭雪。其实历史上这一官职确实是戏剧所杜撰出来的,表达了百姓对官员公正廉明的一种渴望,希望清官的权力尽可能得大,民间常说“见官大三级”,这样便可为民伸冤,畅通无阻,所寄托的情感类似于包青天的三口铡刀,“铡刀所至,如朕亲临”。
本片的八府巡按于世龙,历史上确有其人。其历史原型是被康熙赞为“清官第一”的于成龙。
下面以时间为轴线,简洁明快地介绍于成龙的生平:
1617年(明万历四十五年),出生于山西永宁州(今山西吕梁); 1639年(明崇祯十二年),23岁参加乡试,副榜贡生(不算中举,但也可参加会试); 1651年(清顺治八年),35岁再次乡试,再次落榜;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45岁“谒选”为罗城知县; 1667年(清康熙六年),51岁升任四川合州(今重庆合川)知州; 1669年(清康熙八年),53岁升任湖广黄州府同知(清知府为从四品,相当于现在的市委书记兼市长,同知是正五品,相当于副市长); 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57岁升任武昌府代知府; 1674年(清康熙十三年),58岁调任黄州知府; 1677年(清康熙十六年),61岁升任湖广下江防道道员(也叫道台,是介于巡抚/总督与知府之间的官职,乾隆时期统一为正四品); 1678年(清康熙十七年),62岁升任福建按察使(正三品); 1680年(清康熙十九年),64岁升任直隶巡抚(从二品); 1681年(清康熙二十年),65岁升任两江总督(两江指的是江南江西;就是这一年康熙夸他“清官第一”); 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68岁病逝于两江总督任上。 我的评价:少不得志,大器晚成,不会考试但极会为官,7年知县之后可谓扶摇直上;清廉一生,但也是个狠人;死后“士民数万人步二十里外,伏地哭”,“远近闻之,皆辍市,如丧其亲”,足见其功。
其实“会做官”这一点在本剧中就已经有显露了,一是平日跟康熙交谈,点到即止;二是每次到康熙微服私访的地方都要先在附近徘徊,留足空间给康熙发挥,等康熙需要的时候再及时出现(这也是为什么网友会称呼他为“于慢走”、“于迟但到”的原因)。
扩展阅读:
1、谒选指的是官吏赴吏部应选(自己有本事但又考不上科举,又没钱买官的人,得到某个官吏的赏识后,就到官吏那里等待时机,看能否被选任当官)。 2、罗城在广西,当时是个蛮荒之地,他去之前,两任知县一个被杀一个跑路;他在任7年,重建了秩序(说他是个狠人就是因为其在任期间整顿民风“盗有犯者立斩之,悬其首于竿,由是盗皆屏迹”),将一片荒芜变为人间乐土。 3、他虽官至总督,但是“最高学历”就是个副榜贡生,还是前朝的。简直就是“拿前朝的功名来当本朝的官”。这算是伴其一生的“缺点”(但是反过来看,于大人简直就是读书无用论的铁证2333)。
(图片来自网络)
(本次就分享这么多啦~如果喜欢的话,记得点点关注,分享转发,多提提意见和建议,我会不断改进哒!微信搜索“饭后闻史”,公众号同步推送,小的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