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红磡体育馆】香港红磡体育馆座位图 香港红磡体育馆介绍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香港红磡体育馆】香港红磡体育馆座位图 香港红磡体育馆介绍
香港红磡体育馆座位图
黑色部分为内部票,没有对外销售。
680元如图黄色部分,A—D行,1-20行。这些全部是,680的票,字母行和单数字行在场馆正中,视觉效果会好一些。480的票从21-31行,280的票,32行-39行
座位图最外围为段数,40—49为red区,50—59为blue区,60—69为green区,70—79为yellow区。
该图片由注册用户"小含"提供,版权声明反馈
香港红磡体育馆介绍
建设历史
名称来源
1884年,香港政府开始于红磡湾的位置填海——当时红磡湾并未叫红磡湾。工程很漫长,直到25年后,即1909年的一天,有个建筑工人如常在工地打一口井,突然井里涌出来的井水竟然是朱红色的。信奉风水的承包商大为紧张,立即请来风水专家“诊断”。风水师勘察后,将朱红的井水归咎于动土伤了香港的龙脉,流出的井水实质是龙血。另一方面,井水被送去化验,科学的诊断结果显示,导致井水变红的原因是由于含有硫化铁及汞化物。无论听信哪个原因,就因为红色的井水,这个区自此以后便被称作红磡。到了上世纪60年代,香港市政局计划在香港兴建一座符合国际标准的室内体育馆,属意在香港岛觅地兴建。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没能在香港岛上找到合适的选址。之后市政局看中九龙红磡湾的这块填海地,它位于当时正在兴建的红磡火车站侧,在贯穿香港岛和九龙半岛的香港海底隧道旁。邻近大型铁路运输系统及海底隧道,交通方便,是理想的选址。香港体育馆俗称为红馆,就是因为她位于香港红磡区。
1983年4月27日,是红馆诞生之日。那天,香港总督尤德爵士站在这座如倒置金字塔的香港体育馆前,主持启用仪式。体育馆的开幕是全港的大事,成为全城焦点,电视台直播了开幕仪式整个过程,有媒体更称香港体育馆是“世界上最独特的建筑工程之一”。
建设过程
早于1960年代,当时的市政局已计划在香港兴建一座符合国际标准的室内体育馆,当时属意在香港岛觅地兴建。其后由于香港岛并无合适选址,市政局决定于九龙红磡湾填海地上,当时正在兴建的红磡火车站侧,兴建香港体育馆,并于1973年3月开始地基工程。但因工程开支问题,直至1977年工程才正式展开,1981年8月完成。1983年4月27日由当时的香港总督尤德爵士主持启用仪式,并由电视直播过程。
香港体育馆建筑费1亿4千万港元,当中2,350万元由市政局拨款支付,并由市政局管理;2000年市政局解散后改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管理。体育馆中央表演场面积1,680平方米,场内天花悬挂的电视放映系统,当时甚为先进。体育馆外的露天广场,可供进行相关活动;体育馆侧的附属大楼,在落成时曾设有一间酒楼,惟现时已不存在。香港体育馆在落成时,曾被传媒形容为“世界上最独特的建筑工程之一”。
改善工程
为用作2009年东亚运动会,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正为香港体育馆进行多项维修工程,将分阶段进行,费用约1.6亿元,并计划在2008年7月1日至2009年初关闭半年,工程包括:
* 装修及翻新所有前台和贵宾接待设施,改善并提升现有的支援和后台设施
* 更换及改善照明系统
* 更换表演场地所有固定座位(约10,500个)
* 更换现有的计分板
* 提供典礼设施及装饰布置
场馆结构
外型
香港体育馆外型独特,像一座倒置的金字塔,是全港最触目的建筑物之一。场馆的室内结构,没有一条支柱,既使观众视线不受任何事物阻碍,也充分利用1,600平方米的空间来设置四边可容纳逾万人的观众席 。
结构
* 表演场
-面积:41米x41米
-最多可设位:12,500
-地面:混凝土
-地面负荷:每平方米1,800千克
-楼高:23米
* 设备
-各式组合式表演台
-高悬中央的电视放映系统
-各式新型的舞台及技术设备
体育馆设施
香港体育馆的设施主要由大型多用途室内表演场馆及多个活动室所组成。共有3间活动室及一间贵宾室设于体育馆大楼,可用作举行酒会、记者招待会等节目相关活动;体育馆则设有4个化妆间及两个更衣室。
多用途室内表演场馆
多用途室内表演场馆(舞台)设有12,500个座位,另有贵宾室。表演场可依照主办者要求,装置成中央(四面台),正面或闸角位(三面台)等编排,以进行不同类型活动。表演场的混凝土地面亦可依照要求而铺上木地板或胶地席,以进行如篮球或排球比赛等活动,亦可搭建舞台,供演唱会等文化活动使用。
同时,场馆中央部分悬挂了巨大的银幕,可用作即时播放场馆内进行中的活动。高悬在表演场内的中央四面全彩色投影系统显示荧屏可展示近镜特写、凝镜、慢镜和重播等画面,亦可作为计时、传递讯息及清楚显示运动赛事的分数 。
观众席
香港体育馆设有4面观众席,闸口以5种颜色:红色、蓝色、绿色、黄色及咖啡色闸分辨,一般在活动的入场券上印上座位所处段落及颜色以兹识别。体育活动及部分演唱会多数开放全部4面观众席,即所谓“四面台”,而部分活动则只使用3面观众席,余下一面作为后台,即“三面台”。体育馆共有10,500个固定座位,其余2,000个座位为拉出式,可于进行部分比赛或活动时隐藏于观众席下,而在部分演唱会等活动,则可增加临时座位。
从1983年4月启用至2006年3月间,在香港体育馆举行的活动共有超过4,300项,入场观众共有约32,000,000人次。香港体育馆一直有甚高使用率,在2005至2006年度,使用率达96%。
场馆是一个边长43米的混凝土地面。
在不同类形的表演时,场馆的地面或会铺上一些覆叠性的地面,例如场馆进行羽毛球、篮球、排球及溜冰等的时候,以便活动的进行。
此外,场馆的地面能承受每平方米1,800公斤(1,800 kg/m2)的压力,是一般的工业大厦未能做到的。地面对压力的兼容性能使在进行演唱会及类似表演时舞台的升降台及广播系统的设计和摆设上有较大的发挥空间。
场馆内亦设有不同的技术性设备及一部四方向的彩色电视投影系统,用来将台上表演者的容貌投射在荧幕上,以便在后排高处的观众(该等观众常被演出者称作山顶(上)嘅朋友)亦能清楚看见演出者的容貌。
接待室
香港体育馆设有一个宾客接待室(或称贵宾室),供场地租用机构使用,在活动举行前或休息期间以接待来宾或传媒记者之用。东亚运动会改善工程后,接待室面积约160平方米,可容纳约120人。
辅助设施
体育馆设有3个活动室,面积由33.5至187平方米,可容纳60人,并设有扩音系统及电话插座等设备。体育馆共有4个化妆间,2个更衣室,化妆间面积由16至207平方米,更衣室面积为93平方米,皆设有全身镜、电话插座、淋浴设备及洗手间等设备。体育馆外设有露天广场,面积22,000平方米,可作为辅助表演场地之用,以举办酒会、展览、嘉年华会等户外活动。香港体育馆设有露天和有盖两种的场地,可供进行会议及展览之用。其可折叠式的开放式舞台,让该场地成为一个理想的公共集会场地,例如举行电视直播开幕典礼等。
功能作用
1、音乐会
2、颁奖典礼
3、体育活动
4、文化活动
5、演唱会
影响
文化
自香港体育馆落成后,香港歌手一直以在“红馆”(即香港体育馆)举行个人演唱会作为事业的主要目标。而各大传媒机构每年一度举行的乐坛颁奖礼,香港电影金像奖等电影颁奖礼,及《香港小姐竞选》等选美亦多于香港体育馆举行。
贡献
早年香港缺乏室内大型表演场地,香港体育馆在1983年启用后,逐渐取代同类型运动场地如位于香港岛的伊利沙伯体育馆、利舞台及九龙的大专会堂(现称大学会堂)等表演场地,进行体育比赛、演唱会、综合性节目及选美等活动。香港体育馆亦成为香港部分大学及职业训练局大专院校(如IVE)举行毕业礼的场地,亦曾举办一些宗教活动,如基督教布道会等。
香港的室内大型表演场地不断增加,如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及亚洲国际博览馆等,但香港体育馆的交通配套、地理位置、场地设施及座位数量等方面仍然占有一定优势,故依然甚受主办机构的欢迎。
售票方式
城市电脑售票网售票处设于香港体育馆广场基座平台,出售任何于售票网发售的活动门票。开放时间为每日上午10时至下午6时30分,当体育馆有表演节目举行时,则延长开放时间至节目开始后半小时。
交通路线
香港体育馆附近为港铁东铁线的红磡站,附近设有露天停车场、巴士总站、专线小巴站及的士站等交通配套。在香港体育馆的平台下的行人隧道连接红磡海底隧道入口的过海巴士站、香港理工大学、尖沙咀东部,另一方面则连接红磡站及红磡区。
交通列表
* 港铁:
o 东铁线红磡站
o 城际客运服务往中国内地
o 机场快线穿梭巴士:K1 - 机场快线九龙站 红磡区(途经红磡站)
* 九巴:
o 5C - 尖沙咀码头 慈云山(中)
o 8 - 尖沙咀码头 九龙地铁站
o 8A - 黄埔花园尖沙咀(循环线)
o 11K - 红磡铁路站 竹园邨
o 11X - 红磡铁路站 上秀茂坪
o 21 - 红磡铁路站 彩云邨
o 81C - 红磡铁路站 耀安
o 87D - 红磡铁路站 锦英苑
o 260X - 红磡铁路站 宝田
* 城巴:
o A21 - 红磡铁路站 机场(地面运输中心)
o R21 - 红磡(海逸豪园)香港迪士尼乐园
* 专线小巴:
o 6、6A、8、26
巴士服务
运输署及警方为了打击非法村巴在香港体育馆举办演唱会后,私自开办往新界西之巴士服务而要求九巴设立的服务。本服务于2004年6月5日晚起,开办4条红馆散场特别线,在大型活动的散场时间提供服务。
提供的路线:
* 41R:香港体育馆往长青邨(港币$15.50)
* 259R:香港体育馆往屯门码头(港币$19.90)
* 260R:香港体育馆往兆康苑(港币 $19.90)
* 269R:香港体育馆往天恒邨(港币$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