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人无信则不立”出自哪里

“人无信则不立”出自哪里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人无信则不立”出自哪里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句话出于《论语》,意思是说,人如果不讲信誉那怎么可以呢?说明孔子对“信”的重视.在《论语》中,“信”有两层含义:一是受人信任,二是对人有信用.人生活在群体中,与人相处,得到别人的信任十分重要.据《论语》记载,弟子问孔子如何治国,孔子说要做到三点:一要“足食”,就是要有足够的粮食;二要“足兵”,有足够的军队;三要得到百姓的信任.弟子问,如果不得已必须去掉一项,去哪一项?孔子回答:“去兵”.弟子又问如果还必须去掉...

老子:“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宋代大理学家程颐也有:“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1、“人无信则不立”后面一句是:业无信则不兴

意思:人没有诚信就不能生存,做事业没有诚信就不能兴旺。

2、出处:《论语》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3、其他关于诚信的名言/俗语:

(1)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孟子•离娄上》第十一章

(2)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3)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 (苏)高尔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