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谁有湖南禁毒网《湘西烟毒》的文章,请发给我呀 ,O(∩_∩)O谢谢,O(∩_∩)O谢谢 急用

谁有湖南禁毒网《湘西烟毒》的文章,请发给我呀 ,O(∩_∩)O谢谢,O(∩_∩)O谢谢 急用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谁有湖南禁毒网《湘西烟毒》的文章,请发给我呀 ,O(∩_∩)O谢谢,O(∩_∩)O谢谢 急用

清末,湘西烟毒无禁政可言

自民国9年(1920年)开始至1949年,国民政府在湘西禁了30年的烟,收获甚微。相反地愈禁愈多,禁得烟毒泛滥成灾。

(二)"挂羊头,卖狗肉"

民国9年,湖南省禁烟局派员到湘西督办禁烟事宜。次年陈渠珍即开放禁烟,对种植者实行按"窝"征税,名目"窝捐"大烟公开上市交易。省府奈何不了这位"树大根深"的"湘西王",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民国11年(1922年)开始,国民党龙山县政府历任"父母官",均把征收大烟税当作头等大事,他们强迫农民种烟,待烟苗出齐后,派保甲长实地点窝收税,然后又要种烟户具结,写上"小民无知"偷种鸦片若干株,甘愿受罚,保证今后不种。手段卑劣而又滑稽可笑。这套把戏,意在征而不在禁。

民国19年(1930年)陈渠珍成立禁烟委员会,自任主任委员,各县亦相继成立禁烟机构。设禁烟机构,名为禁烟,实为敛财,如规定售烟者交"印花税",吸食者纳"烟灯税";对种植者征收"窝捐",如此"奖勤罚懒",对烟毒的泛滥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为应付上面的检查,有时也得装装门面:或安排一块禁烟示范场地,照相后上报,以示查禁彻底;或给省府、专署禁烟人员塞上几个"红包",尔后抬上轿子沿交通要道"逍遥"一番,以示本地没有种烟。凡此种种掩耳盗铃的"闹剧",下面有心,上面会意,彼此"心有灵犀一点通"。

民国33年(1944年)10月,龙山县县长魏逸群贴出布告:"本年全县田土不准有一株烟苗发现,如有故犯,一经察觉,无论情节轻重,株数多寡,一律处死。本县长言出法随,决不姑息"。这位"言出法随"的县长,在龙山禁了三年烟,刮了三年地皮子。卸任时,仅鸦片烟担子就有数十挑。

民国36年(1947年)10月,龙山县警察局局长谭子林率警赴隆头乡第六保查铲烟苗,乘机勒索钱财,吊死无辜,激起公愤,农民持枪反抗。当场一农民被警察枪杀,乡长黄兰秋和一名警士亦在混战中死于非命。之后,警察将第六保的牲畜、粮食、衣服等财物洗劫一空,一把火烧了18栋民房。

同年6月,龙山县县长向阳召开县政府会议决定偷卖应上缴的鸦片,所得款项用来修建县府大楼。

明禁暗纵,寓禁于征,禁民不禁官,禁下不禁上,借禁烟之名,行搜刮之实。如此禁政,禁出了林立的烟馆,遍地的"烟鬼",一片瘴气乌烟。

(三) 有心除弊、无力回天

国民政府禁烟也并非"空雷不雨"有时还确定下了点"小雨"。民国17年(1928年),民国政府公布禁烟法,并在刑法中对鸦片的制造、种植、吸食作出处理规定。龙山、古丈、大庸等县相继禁烟。次年,龙山县还处决了种烟犯王朝龙和彭武智。

民国24年5月,湖南省成立禁烟委员会,主管全省禁政。湘西各县遵命推行禁政,各县成立临时"勒戒所"各2所,共20所;永顺、乾城、古丈3县还各成立戒烟医院1所,强制"瘾君子"戒烟。次年,古丈县县长罗亨衢、禁烟委员会陈严明,因查铲烟苗疏忽,被省府各记大过一次。

民国27年(1938年)10月,省禁烟委员会主任张治中训令"古丈领照烟民626人,第七期仅换发执照24张,似此相差甚远,不知禁烟科员平日所司何事?"民国29年(1940年)1月,古丈县政府向省禁烟委员会恳呈古丈烟民困窘,请求免除积欠照费,省府答复:"烟民即多贫苦,何不先期传戒?"

民国24~29年,湖南省推行六年禁政期间,据官方不完全统计,湘西10县共处理烟毒犯172人,其中处决34人,判处无期徒刑1人,有期徒刑54人,拘役83人。然而,湖南省宣布六年禁政完成之日,却正是湘西烟毒愈演愈烈之时。

国民党政府官员中也不乏真心戒烟、不识时务的"俊杰"。民国27年,古丈县县长罗万类向省府具结保证不吸食鸦片,县府各色人员亦纷纷具结保证。同时,罗县长还微服私访深入民间调查烟毒情况劝说烟民戒烟。并令警兵将"瘾君子"拘传进"勒戒所"强制戒烟。其事迹至今仍为人们称道。

也有不走运的"父母官",民国33年5月,另一任古丈县长卢觉上任伊始,即带警兵下乡查铲烟苗,雷厉风行,触动了当地绅士的利益,受到诬告被省府革职。卢觉清贫无蓄,只得身背行李步行往沅陵卸任。

民国37年(1948年)古丈县又一任"县太爷"王天龙,发布禁烟告示:"凡种、运烟者和抗铲者捕,制、藏和吸食烟者或者在解毒所再吸烟者捕",并于城乡交通要道设置木牌520块,上书"种烟者死!运烟者死!买烟者死!再吸者死!"是有心还是无意,亦或是其他?个中奥妙且不去探究。事实上,种、制、贩、吸烟毒者,依然故我,且有增无减。加之政府官员层层舞弊,烟毒泛滥如故。

到1949年,鸦片烟毒已如决堤之洪水,难以遏制,墟场集市,鸦片公开交易,且充货币流通,无商不烟,无烟不富;城乡要道,十户内必有烟馆,三人行必有瘾客;平民百姓,口耳相传,不外"今年烟价几何"、"每年抽税若干",耳濡目染,舍大烟外而不知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