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树知春不久归”还是“草木知春不久归”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草树知春不久归”还是“草木知春不久归”
韩愈的这首《晚春》我记得以前学过的课本上是“草木知春不久归”,今天看《唐诗三百首》上是“草树知春不久归”,虽然意思一样,但为何有两个不同版本呢?
《千家诗》中作:草木
《全唐诗》中作:草树
不同的选本,有出入,都不能说错误。原因在于古代通讯不畅,作者校对不易,容易以讹传讹,一次印刷错误,便会谬种流传千古。
草木知春不久归
很多古诗词都有不同版本,苏轼的“乱石穿云,惊涛拍岸”和“乱世崩云,惊涛裂岸” 马致远的“小桥流水平沙”和“小桥流水人家”等等 想来必是在古时人们口中流传时的误读和误会吧 如今也无法知道哪个是真正出自诗人之口了。
一般用后者,很多诗文流传下来经历时间长了版本就多了,比如“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
之所以有不同版本是因口耳相传的时候记录失误。
至于原句我要发表我的意见:
我觉得应该是草树知春不久归,为什么呢?因为木字的涵义是木本植物的统称,但是木还有另外一个涵义就是棺材:行将就木中的木就是棺材的意思,韩愈一代大家,不可能用一个寓意驳杂晦气的字来赞美晚春的。
再看后面的这一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这里的杨花就是柳絮,榆荚是榆树开的花,俗称榆钱。这两棵都是树,做到了前后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