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张之洞的《劝学篇》?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张之洞的《劝学篇》是千古名篇,其提出的背景主要是针对康有为、梁启超,尤其是康有为提出的所谓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悖离纲常和名教,最为士大夫所不能容。所以《劝学篇》大概有两层的意义在里面:一层是正纲常、翼名教、敦教化、正风俗,其核心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认为三纲五常是中学之本源,以此反对维新派的君主立宪制度;还有一层就是学术上的意义,尤其是版本目录学上的意义,他将中学分为经史子集等几个部分。
其具体内容如下:
内篇九:曰同心,明保国、保教、保种为一义,手足利则头目原,血气盛则心志刚,贤才众多,国势自昌也;曰教忠,陈述本朝德泽深厚,使薄海臣民咸怀忠良,以保国也,曰明纲,三纲为中国神圣相传之至教,礼政之原本,人禽之大防,以保教也:曰知类,闵神明之胄裔,无沦胥以亡,以保种也;曰宗经,周秦诸子,瑜不掩瑕,取节则可,破道勿听,必折衷於圣也;曰正权,辨上下,定民志,斥民权之乱政也;曰循序,先入者为主,讲西学必先通中学,乃不忘其祖也,曰守约,喜新者甘,好古者苦,欲存中学,宜治要而约取也;曰去毒,洋药涤染,我民斯活,绝之使无萌拚也。
外篇十五:曰益智,昧者来攻,迷者有凶也;曰游学,明时势,长志气,扩见闻,增才智,非游历外国不为功也;曰设学,广立学堂,储为时用,为习帖括者击蒙也,曰学制,西国之强,强以学校,师有定程,弟有适从,授方任能,皆出其中,我宜择善而从也;曰广译,从西师之益有限,译西书之益无方也:曰阅报,眉睫难见,苦药难尝,知内弊而速去,知外患而豫防也;曰变法,专已袭常,不能自存也;曰变科举,所习所用,事必相因也;曰农工商学,保民在养,养民在教,教农工商,利乃可兴也;曰兵学,教士卒不如教将领,教兵易练,教将难成也;曰矿学,兴地利也;曰铁路,通血气也,曰会通,知西学之精意,通於中学,以晓固蔽也;曰非弭兵,恶教逸欲而自毙也,曰非攻教,恶逞小忿而败大计也。
二十四篇之义,括之以五知:一知耻,耻不如日本,耻不如土耳其,耻不如暹罗,耻不如古巴,二知惧,惧为印度,惧为越南缅甸朝鲜,惧为为埃及,惧波兰,三知变,不变其习不能变法,不变其法不能变器:四知要,中学考古非要,致用为要,西学亦有别,西艺非要,西政为要,五知本,在海外不忘国,见异俗不忘亲,多智巧不忘圣。凡此所说,窃尝考诸中庸而有合焉。鲁弱国也,哀公问政,而孔子告之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终之曰:“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兹内篇所言,皆求仁之事也,外篇所言,皆求智求勇之事也。
八个字概括张之洞的《劝学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有人说,这个中体西用论是晚清洋务运动的总纲领。对,也不对。
洋务运动确实坚持了中体西用的原则,只引进技术和器物,不改革政治结构,思想基础。但坚持这一原则的原因并非一开始就有纲领,而是各方博弈结果。
洋务运动实际上是“切香肠”改革,成熟一项,上马一项,批准一项,开展一项。由于清廷内部对洋务运动的阻挠一直没有停止,洋务运动即使是器物变革也不全面不彻底不成功。
洋务运动结束于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至此,洋务派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晚清政坛实际上变成了后清流派,维新派和保守派的博弈。
维新派中既有康有为梁启超这样的政治小白,也有刘光第岑春煊这样的实干派,甚至端方恩铭也被当做维新派。可惜,康有为名气太大,把后清流和维新派捆绑在光绪的战车上,一个围园杀后阴谋把他们全部埋葬。
维新变法期间,前洋务运动领袖张之洞在干什么?他写了《劝学篇》,表明不支持维新变法的态度。
其实不是不支持维新变法,而是不支持康有为和光绪的胡闹。
张之洞的这个态度,其实是地方督抚实权派的老谋深算。这一次,他们不支持康有为胡闹争权的维新变法,也不支持埋葬改革盲目排外的脑残行为。果然,庚子国变中,这些人组织了东南互保。后党和保守派的胡闹被八国联军教训一通。
所以,《劝学篇》既是张之洞老谋深算明哲保身不趟维新浑水的政治敏感,也是有实权有经验的地方督抚对清廷决策不信任的表现。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丹水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