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行医为何称“悬壶”?用葫芦保存药物有什么好处

行医为何称“悬壶”?用葫芦保存药物有什么好处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行医为何称“悬壶”?用葫芦保存药物有什么好处

《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记载,东汉时有个叫费长房的人,一日,他在酒楼喝酒解闷,偶见街上有一卖药的老翁,悬挂着一个药葫芦兜售丸散膏丹。卖了一阵,街上行人渐渐散去,老翁就悄悄钻入了葫芦之中。

费长房看得真切,好生奇怪,于是断定这位老翁绝非等闲之辈。他买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见老翁。老翁知他来意,领他一同钻入葫芦中。他睁眼一看,只见朱栏画栋,富丽堂皇,奇花异草,宛若仙山琼阁,别有洞天。后来,费长房随老翁十余日学得方术,临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骑上如飞。这倒是和哈利波特的扫帚有一拼!

网络配图

等他返回故里时,家人都以为他死了,原来这一去已过了十余年。从此,费长房开始为人治病,他的医术非常高明,能医百病,驱瘟疫,令人起死回生,成为当时的一代名医。他为了纪念老翁,行医时总将葫芦背在身上,时时感念壶公的恩德。

记载虽语涉传奇,但若揭其神诞外衣,不难知壶公、费长房乃东汉时名医。壶公的事迹传之甚广,历代医家行医开业,几乎无不以,“悬壶之喜”等为贺。从此以后,郎中行医,便在腰间挂起葫芦或者诊所前悬上个葫芦当招牌,以表示医术高超,人们也因此把葫芦当作医生的标记。因为后世药房以葫芦为幌子者众多,因此又有“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