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黎明奏鸣曲是谁创作的

黎明奏鸣曲是谁创作的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黎明奏鸣曲是谁创作的

贝多芬:C大调第21钢琴奏鸣曲“黎明”,op. 53

另一部“重型”第21号《C大调奏鸣曲》op. 53,又称《黎明奏鸣曲》,完成于1803—1804年间。由于题赠给非常敬重他的才能,从精神到物质都给了他长期巨大援助的华尔德斯坦伯爵,此曲又以《华尔德斯坦奏鸣曲》而闻名。

这部“重型”作品,并不是“悲怆”类的“重”,相反,这里一扫沉闷、悲愤、哀伤等等压抑的浓雾;而是畅快、开阔、爽朗的晴空,有人说这是部“洁白的奏鸣曲”所以,不知什么人为这部作品起了个“黎明”的别名。说这部作品“重”,是它宏大的篇幅,交响诗般丰富的色彩,空前辉煌的钢琴技巧。

这部作品只有两个乐章。第一乐章,生气勃勃的快板,第一主题清爽的“沙沙声”很自然地使人想起早晨万物苏醒的音响。高音好象小鸟的欢鸣。后来还有小鸟的合唱,大地热闹起来。调性、力度不断变化,有如闪耀不定的阳光。第二主题用了那个时期不寻常的调性,三度关系的E大调(C与E相距三度)。欢悦的曲调与和声同步进行,产生管风琴的音色,也可以想象成大自然的风在歌唱,表现出在美丽自然中的陶醉。两个主题都得到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发展后,才有力地结束。

这首奏鸣曲虽然只有两个乐章,但在第二乐章前面有一个较长的引奏,慢板,F大调。这个片断已经超出了一般引子的分量,具有独立的艺术内容,有人认为这就是一个独立的乐章。对这段音乐的理解,有的说它犹如“天使的微笑忽然被乌云遮住一样”;有的说表现了神秘的、非现实的气氛;有的说是对黎明的期待,等等,总之,是幽深、静谧的,这将使未来乐章更为光艳夺目。

末乐章是个结构宏大的回旋曲。稍快板,C大调。人们这样形容这个乐章:“宽阔无边的原野,洒满了阳光……好象一个夏日,这样的日子永远不会够的!”主要主题的旋律有德国民歌风格,在温暖的C大调分解三和弦的伴奏下,在清彻的高音区妩媚、愉快地唱出来,一幅晴空万里的画面油然而生。

这个主题经过一段发展后,右手出现了长时间的高音D上明亮的颤音,然后在这个持续颤音上的更高的高音区,极其明亮地奏出主要旋律,与此同时,左手奏出上行连音的32分符和下行跳音的16分音符音阶,这是喜悦的激动。这样,音乐形成了三个层次立体上的结合:中低音区是快速音阶,中高音区是颤音,更高音区是主旋律。三个层次的交相辉映,形成了无比灿烂、艳丽的交响画面。

从演奏技巧上讲,这个织体是个技术困难的段落。但是,由于那无比光辉美妙的艺术形象的感召,钢琴家们都乐于克服演奏技巧的困难。回旋曲的主要部分重复多次,每次重复之间又都插入新的对比的音乐。当主要部分最后一次出现时,音乐转入极快板,情绪进入高潮,最后辉煌、宏伟地结束。贝多芬是在承受着命运的致命打击下,写出这样没有一丝阴云的音乐的,他的人格是多么伟大!他超凡的意志又是多么坚毅!

《黎明奏鸣曲》是贝多芬在大自然中的欣喜、陶醉。他暂时抛开了所有的不幸,只感受生活中的光明和美好。然而个人的不幸,社会的黑暗毕竟是无法摆脱的。

贝多芬的第二十一首钢琴奏鸣曲(作品53)写于1804年,题献给波恩时代的朋友华尔斯坦伯爵。它被称为《华尔斯坦》奏鸣曲,又称《黎明》奏鸣曲。

这首充满大自然诗情画意的奏鸣曲是与《英雄》交响曲同时创作的。这两首杰出的作品,从不同角度深刻地体现了贝多芬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认识。《英雄》交响曲集中地揭示了贝多芬的英雄观,而《黎明》奏鸣曲则鲜明地反映了贝多芬的自然观。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他从大自然中获得的精神力量及哲学启示,都在这首奏鸣曲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黎明》奏鸣曲是雄伟的钢琴田园交响乐。它处处洋溢着朝气蓬勃的活力、清新的气息和抒情的诗趣。全曲共分三乐章。第一乐章是采用奏鸣曲式。呈示部的c大调主部主题以短促跳跃的节奏型、同音反复的进行、明亮的倚音和灵巧的快速音阶描绘了曙光熹微、万物苏生的晨景。金色的阳光透过薄雾,唤醒了沉睡的大地,小鸟在欢跃,牧笛在回响。接着,高音区清脆的旋转音型的出现,使人如临山谷泉边,倾听着流水滋滋。接着音型的密集、调性的转换、力度的变化,色彩斑驳的田野、生机勃勃的大地逐一展现。在E大调上出现的副部主题,具有明朗的曲调、清澈的音色、新颖的调性、和弦式的织体,如同一首颂歌,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对光明和幸福的向往。动人的赞歌先在右手高音区出现,接着又在左手中音区不完全再现,当它第二次出现时,右手灵活运动的音型,使这一主题溶汇到积极的运动中去,似乎是人们受到大自然的感应,整个心灵亦化入生命运动的节奏之中。在呈示部的结尾,随着节奏的发展和力度的增长,动力逐步加强、情绪越来越热烈,展现出"万类霜天竟自由"的雄伟画面。接着,辉煌的颤音,如闪烁不定的阳光,似波光鳞鳞的涟漪。柔和的旋转式音阶从高音区到中音区逐步下降,好似微风吹来了淡淡的花香。生机勃勃的运动亦逐渐缓和,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运动的停止,而是向掀起更大浪潮的展开部过渡。

展开部将呈示部的材料从旋律进行、节奏、力度和色彩等方面进行各种变化。开始时以凝聚而成的主部材料在不同调上楼进,斑斓多彩的快速音型在高低音区不停地飞跃,如莺歌燕舞、蝉鸣蝶飞。接着,副部积极的三连音型亦以不同的调性变化发展,好象是大浪淘沙、波涛翻滚。继而,密集的上行音型从低音区涌向高音区形成白浪滔天的气势。就在情绪高昂的戏剧性高潮中,再现部出现。新素材的运用、调性的变化使再现部面貌一新。副部主题在A大调出现,曲调更高亢、音色更明亮,更富于激情。但在第二句,主题就进行到同名小调,使热情、挚诚的赞歌带有几缕愁思。再现部的尾声较呈示部扩大了几倍,在发展手法及情绪上仿佛是第二个展开部。上下行音阶大幅度起伏,左右手快速音型的连续交替,从低到高的音浪冲击,充分展现出大自然的澎湃力量,形成了全曲的高潮。在副部主题再次唱出深情的赞歌后,急待解决的属七和弦延长音三次出现,仿佛作者在沉思中反复提出疑问,最后,充满活力的音型滚滚向前,大自然的伟大力量得到充分的肯定。

贝多芬一生创作了32首钢琴奏鸣曲,是钢琴音乐中的经典作品,其中以《悲怆》奏鸣曲、《月光》奏鸣曲、《暴风雨》奏鸣曲、《黎明》奏鸣曲和《热情》奏鸣曲最负盛明。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是每一个钢琴学生必弹的。近代作曲家也都写了不少奏鸣曲,但形式比较自由,如李斯特的奏鸣曲,只有一个乐章。

是不是贝多芬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