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强迫症?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近年来,一直设想建立一个途径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一些有关精神卫生方面的知识,来帮助那些有心理问题但又不知如何处理的人,期望他们能尽快得到恰当的治疗,并尽快从痛苦中走出来,回到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去。
很多朋友曾经问我这样的问题:时常会忘记门是不是锁了,就去检查一下,那是不是强迫症啊?
总是担心煤气没有关好,是不是强迫症?
老担心家里这里脏、那里不干净,是不是强迫症?
1、 什么是强迫症?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又称强迫性神经症)是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特点的神经症。
症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二者的尖锐冲突使病人焦虑和痛苦。
病人体验到观念或冲动来源于自我,但违反本人意愿,遂极力抵抗和排斥,但无法控制。这是教课书给出的定义。
你可以简单地把强迫症的症状特征理解为:反复做或想、明知不对、不做不行以及伴有心烦(焦虑)。
这里,我介绍一个患有强迫症的筛查问卷,每个人都可用该问卷来做一个初步的自我判断。
如果你对1-11的任意一条回答“是”,加上对12-14项回答“是”,建议你看精神科医生。
2、与强迫症病因有关的假说
对强迫症的病因学的认识主要是认为多种因素与强迫症的发病有关,其中包括生物学因素,如大脑特定神经递质水平的改变;特定脑区(眶上回、海马、基底节)代谢水平的改变。同时还有心理、社会、环境因素。
心理学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强迫症有其人格基础(或称认知-行为特征),如拘谨、墨守陈规、追求完美。行为学理论认为,强迫行为是为减轻与强迫有关的焦虑而习得的。认知心理学认为,强迫症的病因与患者的完美主义错误观念有关。当患者无法满足这种观念,焦虑随即产生,进而导致为缓解焦虑的强迫症性行为。
有人(包括专业人员)有时会过分夸大心理特征在强迫症中的作用,比如,有的病人会说:我追求完美;有医生会对病人说:你的强迫与你的性格关系密切。
在我看来,病人这么说可以理解,医生这么说就是推卸责任(潜台词就是:我治不好你的强迫症不怪我,是你追求完美),因为许多人都追求完美,但只有少数人会真正患强迫症。
举例说明一下,学生要考100分是不是追求完美?但98%以上的学生都不是强迫症患者。因此,我不主张夸大这种心理特质(拘谨、追求完美)在强迫症中的作用。
3、基于上述假说和临床观察的治疗方法
目前,强迫症的一线治疗手段有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BT)两种。一般说来,药物治疗12周后方可见临床疗效,接受药物治疗的强迫症患者中,60%疗效欠佳。
认知-行为治疗是强迫症的主要心理治疗手段,认知-行为治疗起自上世纪60年代中期并不断发展成为“征服”强迫症的疗法,并可减轻强迫症状48%。
但是,认知-行为治疗并非不存在问题,在完成认知-行为治疗后,仍有高达40%的成年患者、50%~75%的非成年患者症状不能明显改善。
此外,25%的患者拒绝暴露,20% - 30% 的患者拒绝接受治疗或中途退出。再者,认知-行为治疗耗时较长,并且其认知治疗效果不佳。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治疗会明显加重患者的焦虑程度。
4、其它治疗方法
由于上述治疗方法的局限性,国内外的学者们不断探索对强迫症治疗的方法。其中包括内观治疗(mindfulness)、Schwartz的四步治疗法(Four-Step)、接受和承诺治疗(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等,这些治疗方法缺乏明确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证据。
对于难治性强迫症(上述方法治疗无效)的患者,脑部深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但其有效率也只有40%-50%。
5、强迫症治疗的新方法——认知-应对治疗
近年来,本人提出害怕(或担心)负性事件(与自身或亲人有关)的发生在强迫症的病因中起重要作用。就认知心理学及心理活动过程而言,个体通过感知觉认识周围环境,对感知信息进行加工和分析(思维)、储存(记忆)并影响个体的认知评价体系。
个体依据环境或客体是否满足自身需求产生情绪反应,在情绪基础上形成动机,从而产生相应的行为。
因此,强迫观念本身不会直接导致强迫行为,它需要通过情绪和动机形成这两个中间环节。
基于临床实践,本人认为当个体面对某一情景,在自身经历的影响下对该情景进行认知评价,认为对自身或亲人有害时,如果个体认为该危害后果严重,就会产生对该后果的害怕(或担心),甚至伴随焦虑情绪。这将导致消除该严重后果的动机及与之相应的行为,出现强迫症状。否则,就不会出现强迫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