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古迹丨天宁寺塔——北京市区最古老的地面建筑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在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护城河西岸不远处,有一座 历史 悠久的佛教寺院——天宁寺。在 历史 上,它曾分别坐落在唐幽州城、辽南京和金中都城内,是研究北京城发展史的重要实物,也是北京作为 历史 文化名城的重要见证。
在天宁寺中,矗立着一座北京市区最高的密檐式砖塔。它建于890年前的辽代天庆九年(1119),是北京市区最古老的地面建筑物。如果将北京所有建筑编年记录在册,那么第一页要记述的,就是天宁寺塔。它曾历经岁月,兵火战乱也不曾损耗,每当风入松、雨霖铃,三千六百只风铃与松涛和鸣,令多少文人墨客难忘;清幽之地也有鼎盛香火,每逢初八日,寺内僧人将塔身各层铁灯点燃,三百六十盏油灯如豆,映得塔身通明,与天上星辉相映灿烂,远近的百姓齐聚于此观灯拜佛,祈祷风调雨顺,吉祥如意。
如今的天宁寺塔静立在居民区内,常有人慕名前往。站在塔前,一阵风起,松涛依旧,却已不闻铃响,莲座铁灯也早就改为石质莲瓣,清幽与热闹都已深埋 历史 之中。寺墙外传来一阵人声,打破了寺内寂静,百年来塔前人们的生活,连同那些史书无暇记载的 历史 ,曾在同一空间中上演,“天宁”二字如同隐喻,又如同这座古老砖塔的祝福,但愿河清海晏,天下安宁。
01
“天宁寺”与“天宁寺塔”
史料记载:天宁寺始建于 北魏孝文帝(471 477) 时,原名“光林”。
关于“光林寺”的屡次易名,一直有史可寻:隋代称为弘业寺;唐代开元年间改为天王寺;金代大定时改称大万安禅寺;元代未曾易名,却毁于大火;明代初由燕王朱棣下令重建,宣德年间改称天宁寺;明代正统年间改为广善戒坛,到了清代又改称回天宁寺,并一直沿用至今。
关于天宁寺塔的创建时间,以及建塔的原因,在史籍中也多有记载。
——《帝京景物略》
——《长安客话》
——《御制重修天宁寺碑文》
在现有的史籍资料中,几乎一致地认为天宁寺塔始建于隋代,而现存的天宁寺塔就是那座隋塔。
然而, 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及夫人林徽因女士,在他们合著的《由天宁寺谈到建筑年代之鉴别问题》文章中,却对天宁寺塔的建筑年代提出了置疑 。他们对天宁寺塔的建筑形式、结构及风格进行了分析,并与其他相类似的古塔进行了比较,认为天宁寺塔应该是辽代建筑,具有典型的辽代末期的建筑特征及风格。
1992年4月,文物部门在对天宁寺塔的修缮工程中,在塔顶上发现了一方石碑,碑的正面刻有:
查《我国历代纪元表》,辽代天庆九年为公元1119年。这段碑文的内容,证实了 这座天宁寺塔正是辽代建筑的,它至今已经有902岁的高龄 。
其实,天宁寺塔建于何代这个谜底,在明代维修天宁寺塔时就可以揭开。据明代人徐善在《泠然志》中记载:
——《泠然志》,[明]徐善
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到,在明代维修天宁寺塔时,就已经发现了记载有此塔建筑年代的这方石碑,但是,不知寺中的僧人当时是出于什么原因,没有将这方碑上所记载的内容公开出来。
02
辽金制式、砖雕精美的
北京最古地上建筑
1958年,北京市文化局在天宁寺塔基的东南角,辽代经幢的须弥座上,树立了一方石碑,在碑文中对塔的 历史 年代及艺术价值进行了说明。碑文内容为:
天宁寺塔
(文物保护单位)
辽代后期(约公元十一世纪末)创建。砖结构,八角形,多层密檐,塔身雕像健朴生动,是北京现存的精美古塔。
北京市文化局立
一九五八年五月
关于天宁寺塔的制式研究,梁思成、林徽因二人做过很深入的研究,我们引用林徽因文章中的一段文字作为介绍,文章出自《林徽因全集之建筑(4)》第24章 平郊建筑杂录(续)——天宁寺塔建筑年代之鉴别问题 :
03
“天宁寺里好楼台,每到深秋菊又开”
元代初年,天宁寺院毁于战火,仅余寺塔犹存。 香火凋零了一个朝代后,还是燕王的朱棣下令重建。 重建后的寺院规模比之前扩大了许多,于宣德十年(1435)改名天宁寺,又于正统十年(1445)改名为万寿戒坛(广善戒坛)。
由于寺中设立戒坛,寺中香火极为旺盛。当时的天宁寺中设有十位佛教宗师,并于每年的四月下旬,召集众多信徒听度,举行圆戒仪式。这种圆戒仪式吸引了众多僧人和信徒前来观看。 当时,在城里居住的公、侯,纷纷乘坐着车马倾朝而出,来到天宁寺中参加圆戒仪式。到了嘉靖年间,已形成相当的规模。
《日下旧闻考》记载,嘉靖二十五年(1546)时,参加者已有万人之多,以至于鱼龙混杂,连逃犯都混在了里面,影响了 社会 治安,也引起了上层官员的注意,并上奏皇帝,请求必须加以治理。
明代万历年间天宁寺再次进行了修缮,万历皇帝的生母慈圣宣文李太后,曾经来到天宁寺中礼佛。在老北京城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天宁寺里拜一拜,平安是福传三代”。据说,凡是由外省来到京城做官的人,或者是做生意的人,刚一进京就到天宁寺中烧香拜佛,以求平安。
寺中僧人在天宁寺塔的围栏四周,安置了三百六十盏铁灯。 每月初八日的晚上,天宁寺里的僧人就将塔身各层上的铁灯内注油并点燃,此时,灯光将塔身照得通明,并与天上的星月相映成辉,远近的善男信女,纷纷前来观灯,非常的热闹。
清代顺治十七年(1660)春季,住持弘经等“广募信善,重加修理,幸完弘愿,顿复旧观。”(《天宁寺礼塔碑记》)对天宁寺中的建筑进行了大规模地修缮,使寺院中的建筑恢复旧观。 寺名仍称为天宁寺。 清代乾隆二十一年(1756)和乾隆四十七年(1782),乾隆皇帝敕命对寺院建筑进行了大规模地重建和修缮,并扩大了天宁寺的建筑规模。天宁寺也成为城外的游览胜地,众多达官、文士经常来到寺中,他们被寺中幽雅的环境所吸引,或欣赏寺中的景致及高大雄伟的天宁寺塔,或给离京的朋友饯行。
由于天宁寺距离京城不远,并且寺院占地面积相当大,寺中环境清幽,许多的文人墨客经常来此游览或居住在寺中,并在此著书立说,写下了许多赞美天宁寺的诗文。
清代文人王世祯曾于某日清晨来到寺中,夜里刚下过一场小雨,寺院中还没有游人,独有满院响着悦耳的被风吹动的塔铃声,似乎是在迎接着客人的到来:
凌晨出西廓,招提过微雨。
日出不逢人,满院风铃语。
参加过《明史》修撰的朱彝尊,在天宁寺中居住时,为了省去应酬的烦扰,往往将房门随意一关,躲在屋里埋头著述,长时间不出门。夜晚,他头枕书函,伴着铃声塔影,听着阵阵松涛声进入梦乡。只有在需要借书时,才让书童进城一趟:
到此栖迟惯,都无应接劳。
借书童入市,莝荐马腾槽。
塔射层层火,松鸣夜夜涛。
惟嫌重九会,风雨罢登高。
槛外开皇塔,三千六百铃。
天风吹不定,一夜枕函听。
砌咽寒虫语,窗摇独树形。
故人眠未稳,吟傍佛前灯。
除了铃声塔影,天宁寺中种植的芍药花也特别有名,其特点是花大、色艳、品种多。当时,人们将 崇效寺的牡丹、法源寺的丁香、极乐寺的海棠和天宁寺的芍药,并称为“南城四景” 。
清代时,在天宁寺中设有花市,其中 “尤以桂花、秋菊为有名” (《道咸以来朝野杂记》),每到秋季,京城中的百姓纷纷来到天宁寺中赏花,并将喜爱的花卉买回家中欣赏。清代同治年间竹枝词中描写道:
天宁寺里好楼台,每到深秋菊又开。
赢得倾城车马动,看花齐带玉人来。
每年重阳节到来时,天宁寺里更加热闹。 据《燕京岁时记》中载:“京师谓重阳为九月九日。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士提壶携榼,出郭登高。南则在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北则蓟门烟树、清静化城等处,远则西山八刹等处。赋诗饮酒,烤肉分糕,洵一时之快事也”。
寺中还种有许多茉莉花,“寺僧取茉莉熏鼻烟,并储佳种菊花,以资生计”(《话梦集》)。 当时,寺中僧人为了增加寺内收入,用茉莉花来熏制鼻烟,并且备有多种精美的鼻烟壶,许多喜好此物之士,总要选购几件带回家去 。当时,在老北京流传着一句俗语:“天宁寺——闻鼻烟儿”。是说天宁寺中熏制的鼻烟,在老北京城里确实很有些名气。天宁寺也是北京主要的鼻烟经销地。
到了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天宁寺中风气逐渐没落,寺院被曹洞宗所把持,成为一座子孙庙。发展到后来,竟成为文人士大夫招伶人饮宴欢歌之处,“殿宇益荒,游讌告绝”,百年清幽古刹逐渐走向没落。
04
来者
天宁寺前街紧邻广安门外护城河及滨河公园,寺庙隐于居住区内,旁边是驻青园菜市场和天宁寺花鸟鱼虫市场,西侧是“天宁1号”文化 科技 创新园,也就是昔日的“老二热”厂区。
“老二热”厂区筹建于1972年,曾担负着西长安街沿线的中央国家机关和北京市重要部门及50万居民的冬季采暖任务。作为中国近现代建筑的代表,“二热”属于时代发展进程中的产物,记录了城市的时代 历史 文化,也承载了一代人的回忆。
北京“二热”电厂于2015年转型为“天宁1号”文创园,成为工业区改造再利用的典范。 “二热”内有一座高达180m的烟囱,作为新的地标性建筑保留下来,与天宁寺塔无言对望。
“天宁1号”24小时对外开放,随时可以入园参观。 “天宁1号”31号楼的二层楼顶建有一个露天吧台,名曰“观宁阁”,从这里看出去,可以近距离观赏天宁寺风貌,塔身上精美的砖雕佛像和13层塔檐清晰可见。
站在塔前,两座塔静静伫立在往来的人与事中。它们在时间、功能、建造工艺等方面都如此不同,充满了时空上的张力,这种张力让时间凝滞,让空间交错,也让来者一不小心就会掉入纷繁的思绪,生出许多对宇宙、对人生、对他者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