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词条

《论语》君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君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论语》君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天气真的是很冷了!我也披起了棉袍。不然如何抵御这一年一度寒冷的冬季呢?

古人讲:半步《论语》安天下。那么《论语》究竟是一部怎样的宏伟巨著呢?其实《论语》就是一本小册子,但这本小册子却蕴含着古代圣贤的心。尤其是孔子的“心”。

我始终认为,孔子是一个有情怀的人。其次才是以为儒家所标立的圣人。很多喜欢学习古代经典的“人类”,可能一上手就是《易经》或是《春秋》。要不就是《礼记》或是《中庸》。其实还是应该由《论语》入手会好一些。因为《论语》里面的孔子不“装”。他坦坦然然的行住坐卧在那里,向我们娓娓道来他的心地。举手投足之间都是那么的可亲可敬,又有些许可爱。圣人也是人!他有人的血肉,他有人的情感,他自然也有人的思维。

孔子把“人”做到了极致,或者说他希望人们做人做到极致。所以后世称他为“圣”。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君子,就是孔子理想中的人的样子;教化万民成为君子就是孔子为之一生倾注心血的事业。

可是从来做小人远比做君子来得容易得多。所以,普天之下,不论我们如何卖力的呼吁“君子之行”,但大多还是明里暗里奔着“小人”去的。呜呼!

明代有个高僧,叫做憨山大师。他一生致力于佛法的弘扬,他曾经在自己的《费闲歌》里说道 ……听闻容易实心难,侮慢师尊总是闲。自大贡高空费力,聪明盖世也徒然。…… 如果我们对于古代圣贤没有从心底里萌发的崇敬,那么听闻了这些道理又有何用呢?

同样,在民国时期,位列“四大高僧”之一的印光大师一生精进修行,弘扬净土法门。印光大师前后闭关三十余年,期间阅《大藏经》六遍,历经十八载。而且在阅藏的时候,身心净洁,威仪具足。据一位亲见过印光大师的老和尚和我说,印光大师的关房外悬挂有两套衣服,一套用来进入关房修学,另一套则用来上厕所或是操劳其他事物。每日如此,不辞疲倦。

所以说我们不只是要学习《印光大师文钞》,也不是担单单学习这篇《念佛三昧摸象记》。这只是印光大师的佛教思想。我们还应该学习印光大师如何在平日间行持。

达摩祖师曰: 恭敬则诚,洁净则明。 我们对于佛法的虔诚从哪里来?就是要从日常修行的恭敬行当中来;我们对于佛法的清明从哪里来?就是要从日常修行的洁净行中来。世尊讲法,皆是对治“ 贪嗔痴 ”三毒而讲,而我们平日里做人做事,也应该观照我们自己的“ 身口意 ”三门而修。

有的教授讲这个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是指学习并且不断温习,难道不是很愉快的事吗?这样讲多多少少就有点曲解孔子原意了。说的严重一点就有点误人子弟了。学习,不断温习,这有什么快乐可言呢?有的只能是枯燥吧!

我们学习首先要端正学习态度。不拘我们学习什么,端正学习态度是首要的。我们通过学习要获得知识,要获得真知,进而了知知识背后的真谛,那我们就要不断的学习,重复的学习。而且在每次学习之后都会有新的收获和认识。每次温习之后,都“犹如初见”,永远有新的思想会被我们发现。这样一来,我们通过不断的“ 学而时习之 ”,才会达到“ 不亦说乎 ”的境界。这个时候,我们才会明白学习其实是非常快乐的一件事情。

这个我们修学佛法或是做任何世间学问都是一样的道理。有的善信菩萨讲,依“信愿”即可往生,而且还引用“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之类的话来作为所谓的理由和切实的借口。其实这都是没有好好修学,没有“ 学而时习之 ”,故而也就不知什么叫“ 不亦悦乎 ”的感受了!

我是个爱动感情的人,或许也是上了年岁了,每每听到这样的“说法”,我都脸上微笑着,眼里流着泪,可我心里真的是在滴血啊……

这句话是蕅益大师所言,如果我们完整的来看待藕益大师这句法语,就会发现,显然是今天的人们断章取义的误解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我们探讨问题,都要建立在共同的目的或是真心为了维护真理的基础上,不然就是抬杠了。藕益大师这句话,明明是要我们后学具足信愿之后,一定要努力精进修行。以期在向上一步,在望远一眼。难不成藕益大师是在劝告我们得过且过,糊涂度日吗?诚然非也!

再者,从经典来看,信愿行本是一非三。此中意味及其境界,或许只有修学净土高明之士才会明了吧。不会有有真信切愿而不行“实修实证”之道理的。不会有真信切愿之人专求下品下生的道理的。

为什么说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呢?难道真的是“他乡遇故知”的快乐吗?那样我们就把孔子庸俗化了。这里所指的“ 朋 ”是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在以前旧注《论语》里,把这个 “朋”解释为 同门曰朋。也就是我们老百姓经常讲的同道中人。我们的孔子是非常看中交友的。曾经对于与人交往提出过“ 三损三益 ”之说,更倡导 无友不如己者! 所以他老人家不会随随便便的见到个人就高兴的不亦乐乎,甚至忘乎所以的。

交友是这样,学佛修行乃至于平日里做人做事都应该是这样,不要随便就降低我们的品味和要求。

就如同有人讲,藉由念佛三昧而成就往生,这样会不会会让去西的门槛太过高了呢?是否那样一来,很多人就去不了了呢?可以说,修行的门槛从来就不低,所以佛才有三生九品之说。我们要与证得“不退”的阿惟越致(有的译作阿毗跋致)菩萨在一起了,它怎么会门槛低呢?是我们想象力太高了吧?世出世间从来就没有那样容易的事!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他人不了解我们修养的理解,做人的准则,大家在一起也没有什么共同的语言,因为他们不是我们的“ 朋 ”,甚至某些人从而还会误解我们,但我们却不要生气。不生对方的气,也不生自己的气。有了这样的修为才堪堪成为一个君子啊。此处的这个 “愠” 指很小很小的一种“不开心”的情绪。有多么小呢?类似于小姑娘想吃棉花糖,而我们爸爸妈妈没有给她买时的那个情形,古人称之为“ 愠 ”。就是很小的一点点不开心。但是孔子告诉我们,如果做君子的话,就连这样微小的不良情绪都不可以有。

回归到我们佛法修行也是这样,有不同意见不要不欢喜,甚至嗔恨,这些都要不得!还有的善信会讲,阿弥陀佛会加持我们,一加持我们就直接进入“不退”,成就阿惟越致菩萨的阶位。那么阿弥陀佛为什么不直接加持你做个十地菩萨呢?做个大阿罗汉也好啊?《佛说阿弥陀经》里分明记载,极乐世界声闻缘觉无量,那为什么不先加持这些圣众,而单单加持你呢?所以丢掉幻想,发愿往生西方极乐,发真信切愿,精进念佛,立证三昧才是正法正道。

有的时候啊,这个还真有“不求上进”之人啊!这个在儒家做学问,佛家修行,道家修行里都有,不足为奇怪!修行就应该精进!修行就应该信愿行具足!修行就应该求最究竟的成就!我们学佛要学佛什么?我们儒家要学什么?我们学祖师大德又要学祖师大德什么?我们学圣贤名达又要学什么?这个我们要想想清楚。

什么是愿?就是因地修行时,所发的成就后的弘愿。什么是愿力?就是依照自己发的弘愿一直修行下去,直到成就。当然发愿的前提依然还是虔诚的信。是那种虔诚的正信和智信。而不是不知所以的“迷信”。所以信愿行本身是一非三,信愿行是我们修学佛法的一个整体。信愿行也是我们修学佛法的一种次第。依次第而言,由信而愿,由愿而行。依整体而言,三者如一,密不可分。

儒家教我们好好做人贡献社会,佛教让我们行善处世,都是智慧,都是正能量,我们这个社会需要正能量,我们呼唤正能量!

我们学习《论语》要思辨,不要动不动就谈心得体会,要扎扎实实的从古籍古注里汲取先秦文化的精髓。好歹也得读到杨伯峻这个阶段吧?!我们学佛也要思辨。不要迷信。真正的净土宗亦不迷信。净土宗传承发展到现在,很多历史源流和背景我们也没有必要在提及了,但现时修净土宗的,大概有三种人:一种是真糊涂,跟着一块人云亦云的起哄的;一种是揣的明白装糊涂,其实私下特别用功;还有一种则是只为此法简单易行。其实哪里有那么便宜的事情。

现在则未离娑婆, 常预海会。临终则一登上品, 顿证佛乘。唯有家里人, 方知家里事。语于门外汉, 遭谤定无疑。

这是印光大师开示的一段法语,希望大家好自参详。但愿都是家里人,莫做门外汉。

好! 《论语》 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著作呢?儒家和佛教又有什么相同相异之处呢咱们明天接着聊!

南无阿弥陀佛!

祈愿一切众生,无有疾病,皆得健康。

祈愿一切众生,无有贫穷,皆得富足。

祈愿一切众生,无有烦恼,皆得菩提。

祈愿一切众生,得遇佛法,皆得成就。

本文原创 感恩关注

愿与有缘 共成佛道

朋友们,善信们,各位菩萨大德们,大家吉祥如意,南无阿弥陀佛!一三〇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