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L新一代6寸入门监听音箱306P Mk2 购买事宜与开箱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我算是个业余音乐爱好者。
平时做做编曲混音,担当主力的一直是我的耳机,平时听歌娱乐也用它,一年多了,可以说跟它相当有感情。但经历了几次耳机听着不错,一拿到音箱上播放,就立马糊成一团的惨痛经历后,终于还是觉得该买对音箱。
耳机这种产品,在混音中只适合拿来听细节。若用来做全局,最终的成品不是混响量加错了,就是各乐器间清晰度不够。终究音箱才是主力。
对比了市面上几款比较好评的入门级监听,说下仅代表我个人的听感:
KRK Rokit:最常用来做电音舞曲的箱子,强调了底鼓相关的低频频段,一个字:闷。并不适合用来做其它风格的音乐。
雅马哈HS:HS5与HS7跟我的雅马哈耳机听起来一样,声音偏薄,清淡白开水味。但是怕手头设备的风格倾向性太单一,可能会导致成品有问题而不自知,于是放弃5、7寸的新白盆。HS8的声音听着非常平直,所有品牌中的心目最佳,但由于预算与房间的因素,遗憾放弃。
PreSonus Eris:流行歌向的监听,颇受
好评又性价比超高的产品,个人最初比较中意。
但是混音方面,至少6寸的箱子才勉强够用。入门级5寸箱低频太少,需要配合中远场的大音响/低音炮补充低频。8寸箱这种庞然大物完全摆不到电脑桌上,我的卧室也没那么大,也只能遗憾放弃考虑。
JBL LSR:影视向监听,Eris E5的低频没有LSR305好。相比之下,E5更专注于表现人声与主奏乐器的频段,这两个声部在声场上比较突出靠前,各种铺底音色与环境混响则隐藏在后面。而305比较一视同仁,所有的声部都摆在前面。而且大概是为了方便影视后期做氛围与音效,专门强调了环境混响声。但跟
上一条的理由一样,305/308也放弃考虑。
虽然道理上来讲,监听音箱应该尽量客观还原。但其实在实际中,每家厂商都有其各自的声音风格。
看来看去没有中意的,然后就发现JBL 3系的第二代终于有货了,新出了6寸的产品。
其实二代的MK2系列18年年初就已发布,大概因为一代的存货太多,所以至今才发售。
JBL NANO看着也不错,有6寸,还有前倒向孔。但是没听过实物,网上的评测也少,而且官网上还查不到这个型号是什么鬼??
JBL NANO亚马逊无货,只能买国行(JBL的国行价格,你懂的
)。306p的价格看了看还不错,最终下单了一对306p。
音箱从美国发货,跑了将近半个月,送到了手上。
首先不得不吐槽一下,付款没三四天,一对的价格(加关税)就降价了100元,为啥我的脸这么黑
........
6寸音箱比较大,发了两个箱子过来。
包得很严实,一层层拆开。
然后就是箱内附带的所有物品了,清单如下:
音箱本体 * 1
电源线(美标) * 1
多语言说明书(无中文) * 1
原厂橡胶脚垫(4小个)
正面照,标准的吸灰材质,注意防尘。
6寸箱放桌面还是挺有压力的,毕竟本来是设计放在架子上的东西。具体有多大呢,放一瓶作为标准参照物的可乐
背面布局跟305是完全一样的,各种功能设置皆可参考。
细节图,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分别是:
平衡输入(Balanced input):提供了卡农与6.35大三芯两种接口,6.35接口也支持非平衡连接。
输入灵敏度(Input sensitivity):非平衡连接/使用低音炮时打到-10dBv。平衡连接时打到+4dBv,防止过载。开关藏得比较靠内,需要用一根针去拨。
房间低频(Boundary EQ):把音响放置在桌面/太靠近墙面时,可能会产生过多的低频,视情况用这个开关做衰减。
高频均衡器(HF Trim):对高频部分进行微调
音量(Volume):我记得只能做衰减,不能提升。一般不会用到,直接扭到最大就行了。
100v-240v自适应电源插座与音箱开关。
美版自带的电源线国内并不能用。另外,专业器材一般不附带音频线。
厂家附赠的橡胶垫直接撕下贴上就行,但不要指望它能有多大的避震效果.....
所以你还得自行购买以下物品:
国标电源线 /转接头
根据自己的设备情况选购适合的音频线。
音箱海绵垫 /音箱架
海绵垫方面,如果你跟我一样嫌弃成品的价格,也可以去某宝找工厂店定制两块高/中高密度海绵,尺寸按照音箱的大小指定。上图是中高密度的,10元两块,包邮。
弹性足够撑住箱体,没有下陷的迹象。除了不能调角度之外,反正我是没发现有啥区别。
另外,再安利一个非常提升使用体验的东西。两个音箱的开关都被设计在了后面,平时开关不易。建议再买个多独立开关的插排,方便一键控制。
卧室的听音环境还有待改善,无法客观评价,所以声音方面就不谈了,各位还是等媒体的专业评测吧。
之前比较少听音箱,作为第一次买音箱的人,只说下这对音箱带给我的不同于耳机的新鲜听感吧。
1.第一听感是解析力方面明显不如耳机(雅马哈HPH-MT220,900元价位)。当然,要求音箱去跟耳机比解析力,也是强人所难。何况后者曾售价2500元,两者几乎同价位。(也是很好奇后来为啥能狂跌到九百
)
2.脱箱感很好,能听出声音是从两个音箱的后方传来,总是让我错以为电脑显示器后面还藏着一个中置音箱。
3.比起耳机,音箱是真的难伺候。。第一次打开听时,诧异的发现声像是靠左的。看了下摆位,是正三角;测了测两个箱子的声压级,也都一样。病急乱投医地把左箱衰减了1.5db,总算是回到了中间,但仍然是只有高频时正常,一到低频较多的乐段,就又飘回到左边去了。折腾到最后上网问了问,才知道是因为两个箱子摆放得太靠近房间右墙,导致反射过多。后来整体左移了一下,明显有改善。
4.高音单元的底噪是不可能没有的,永远都不可能没有的。306p的噪音,只能说符合其工作环境的设计要求。
4.在具体的混音中,能体验到底鼓的胸闷感了。还有我之前混的歌,放在这个音箱上听.......
唉不说了。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