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的拼音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桑的拼音是sāng。
部首:又,笔画:10,五笔:cccs,繁体:桑。
解释:1、落叶乔木,叶子卵形,边缘有锯齿,花黄绿色。果实叫桑葚,味甜多汁,可食用,也可酿酒,叶子可以喂蚕,嫩枝韧皮可造纸。2、姓。
桑,现代汉语蚂虚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sāng,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中,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桑”的基本含义为植物名;引申含义为一种桑属的落叶乔木,如桑麻。
在日常使用中,“桑”也常做动词,表示采桑叶,如桑姑。
康熙字典:
《唐韵》息郞切《集韵》《韵会》《正韵》蘇郞切,颡平声。《说文》蚕食叶。《徐曰》叒音若。日初出东方汤谷所登搏闷洞燃桑叒木也。蚕所食神叶,故加木叒下以别之。《典术》桑箕,星之精。
《诗·豳风·注疏》爰求柔桑,穉桑也。猗彼女桑,荑桑也。蚕月条桑,枝落采其叶也。《礼·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毋伐桑柘。《注》爱蚕食也。《史记·货殖传》齐鲁颤升千亩桑麻,其人与千戸侯等。
说文解字注:
(桑)蚕所食叶木。从叒木。榑桑者、桑之长也。故字从叒。桑不入木部而傅於叒者。所贵者也。息郎切。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