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物僻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1恋物癖形成的4种原因
1、后天形成
很多患者出现这种病症的原因多是会和一些环境影响有关,甚至和性经历有关,在最初性兴奋出现时与某种物品偶然联系在一起,但经过几次反复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有时只一次深刻的印象也可造成心理上的固定阴影,这类情况多是在青春期出现。
如曾有一男青年在地上躺着,一位风韵十足的女性将一只脚放在他身上,这一偶然的动作竞激发起他的性欲,后来此男子成为一个终身的恋足癖者。
2、心理异常
患者多是因为性心理异常导致的,他们会在自己潜意识中对自己的生殖器有忧虑,害怕被阉割。
从而促使某些人去寻求较安全、较容易获得的性行为对象,或产生把异性身体的某一部分及饰物当作性器官的潜意识,以缓解内心的不安。
3、知识缺乏
性知识缺乏、好奇和意识方面的某些问题也是形成恋物癖的原因。
相信经过专家的介绍,大家已经了解了产生恋物癖的原因,所以对于患者来说,就需要在这几方面对自己的病症进行预防和治疗了,而没有的患者也需要在生活中做好及时的预防才行。
4、社会影响
多是青少年多发,一般是处于初高中阶段的男性青少年,因为男女接触较少,特别是在初中阶段,男女生连话都很少讲,这样便使他们将自身的性冲动向一些异性的象征物发泄。
起初他们是偶然得到异性的物品,性兴奋也是偶然引起的,但经过几次反复便成为一种习惯。
2恋物癖怎样治疗
对恋物癖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但可施行心理治疗,配合环境教育与约束,能够矫正大多数恋物癖者的行为.对于恋物癖的防治要从幼儿教育开始,重视环境对幼儿人格的影响.在不同年龄阶段要根据儿童与少年的心理特征进行必要的性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两性生理和心理的差异,消除对异性的过分神秘感,鼓励他们努力学习,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尤其是自制力、果断性和品德修养.这些措施都有助于预防恋物癖.
恋物癖者一定要有矫正自己异常行为的坚定决心和信心,不要因为自己的行为难于纠正和易复发而自卑,要加强道德修养,主动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社会交往活动,少接触易引起性冲动和性挑逗的情境和物品,少看带有色情内容的文艺作品和影视节目.
下面介绍3种心理治疗方法:
疏导疗法: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了解恋物癖产生的根源和形成的过程以及恋物癖的本质和特点,使其对自己的病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提高治疗的决心和信心,以达治疗的目的.
认知疗法:让病人回忆患病的过程,医生指出其根源、分析其危害,使患者对自己的病因有所领悟.
厌恶疗法:当患者产生了恋物的冲动时,便给其一个强性刺激,如拉弹橡皮圈去弹击患者手腕,使其感到疼痛,从而控制这种欲念,直至病态现象消失.当然,最重要的是你应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不要为此背上沉重的包袱.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克服,相信你一定会走出恋物癖的阴影.
3恋物癖的预防方法
恋物癖的预防方法
虽然在医学上目前仍未能最终确切找到“恋物癖”的发病原因,但是通过临床案例分析不难发现“恋物癖”的形成与其成长经历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作为家长应该学会如何预防孩子出现“恋物癖”。
对此,专家何日辉有着以下建议——
1)处理好恋母情结的转化
对于恋物癖等性偏好障碍的防治要从幼儿开始,尤其是处理好3~5岁时幼儿恋母情结的转化。
比如母亲一方面不要过于溺爱男孩,另外在孩子面前强化对父亲优良品质的认可,否则如果过度溺爱而又在面前指责孩子父亲的不是,会阻碍男孩将对母亲的依恋转换为对父亲的认同。
2)避免不良的性刺激
母亲在男孩3岁以后不宜与他同床共眠,不要在孩子面前穿着内衣,不要玩弄男孩的性器官,夫妻亲密行为尤其是性生活要避免让孩子看到。
3.及时正确的性教育
在不同年龄阶段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进行及时正确的性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两性生理和心理的差异,消除对异性的过分神秘感。
对异性的好感或爱慕甚至早恋不要一味地打压而要合理地引导。
4.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
要高度重视家庭环境对幼儿人格的影响。
鼓励孩子努力学习,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如开朗大方、勇敢自信等。
5.减轻孩子的压力
父母除了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业以外,更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形成亲密的亲子关系,并学会帮助孩子减轻各种压力。
比如,不要在学业方面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孩子在学校犯错误不要一味地指责甚至打骂,而要先给予安慰保护孩子,减轻他们的压力,回到家里后再详细了解情况,给予恰当地处理。
4恋物癖症状
盗窃异性贴身用品:
恋物癖以男性居多,他们不是通过性接触达到性满足的目的,而是通过与异性穿戴或配带的物品相接触而引起性的冲动和性的满足,或同时进行手淫以达到性欲高潮,这些物品多是直接接触女性体表的物品,如内衣,内裤,胸罩,卫生带等。
很多恋物癖患者对用过的异性的物品有着特殊兴趣,因此,常常不是通过购买这些物品,而是通过偷窃获得,据Gopla研究,对自己性幻想的对象,以及母亲等能够给他带来安全感的人的贴身用品往往能够获得最大的心理满足。
5恋物癖的常见误区
1、认识误区:“恋物癖”没有被社会大众正确认识,甚至不乏有的医生也缺乏相应的科学的理解。诸如恋物癖、露阴癖、偷窥癖等性偏好障碍,最早的时候被认为是流氓行为,后来被称之为性变态行为,现在医学界认识到这是一类性偏好障碍,与道德水平和意志力无关。
此类疾病的原因很复杂, 多和个人成长经历、 家庭、社会文化环境、压力、性教育不当等有关。
国内成瘾医学专家何日辉建议不再使用“恋物癖”这个名称来称呼这种疾病,因为“癖”这个词包含着歧视,应该换成“成瘾”这个中性词语,即“恋物成瘾”。这样让老百姓知道,这个病同酒瘾、烟瘾、药瘾、毒瘾、网瘾、赌瘾等类似,都是一种成瘾行为,与道德水平和意志力无关,只是一种身心疾病。
2、治疗误区:关于“恋物成瘾”的治疗,国内存在很多误区。
有些医生认为这是精神问题,需要服用抗精神病药和镇静安眠药,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很大压力,而且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带来不少副作用,如安眠药成瘾;有些医生认为这是意志力的问题,通过增强意志力就可以了,他们并不理解患者的痛苦;也有医生单纯的认为这只是压力所致,在成年结婚后往往会得到缓解,错失了治疗的最佳时机;也有心理医生认为这是心理问题,一味地强调心理治疗反对药物治疗,结果短时间内无法见效而让患者丧失信心,导致患者无法坚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