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静物的基本要素「清央美术在线课堂」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色彩静物的基本要素
(1)素描因素
素描是完成色彩静物作品的重要因素。从画面整体来看,能否把握好画面色调的黑、白、灰,从局部入手刻画其形体转折,理解物象的光线明暗和质感,都取决于素描功底的扎实与否。所以色彩静物写生练习之初,学生应先抛开色彩因素,更注重对黑、白、灰的把握和对形体塑造的观察与表现方法。
(2)色彩关系
物体的色彩关系主要是指物体的固有色、光源色和环境色。
①固有色:就是物体本身所呈现的固有色彩。把握好固有色即指准确地把握色相。固有色的关系十分明确,主要区别是四个主体—红色苹果、绿色苹果、黄色梨和绿色釉陶罐的色相差别。一般来说,物体的中间色调部分是体现色相的关键,亮部和暗部都会有相应的环境色和光源色的变化。
②光源色:是由各种光源发出的光的色彩不同的光线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光。如太阳光在早晨或傍晚都会呈现出暖色的橙光,在中午和下午又会呈现出相对偏冷的光色。不同的灯光也会有强弱不同、冷暖不同的色彩呈现。
③环境色:是指在光线照射下,环境所呈现的颜色。物体表面经光照射后,不仅吸收光线,同时也会把自身的色彩反射到周围的物体上,尤其是反光较强的材质。如的绿色釉陶罐,整个亮部呈现为黄绿色,实际上是白衬布反射的环境色表现;在接近红色苹果、绿色苹果、黄色梨的衬布旁也相应地呈现出不同的环境色。
(3)色感和色调
色彩是一种感觉。当看到蓝绿色,我们自然会有清爽、冷冽之感;反之,当看到橙色、红色,又会觉得温暖、热烈。在不同的文化中,色彩被约定俗成地赋予象征意义,如红色代表爱情,白色代表纯洁等。我们把色彩带来的通感称为色感。描绘物体的色彩,首先要感知色彩的表现力。色彩之于素描,更加注重人的主观感受和理解。色彩的冷暖、强弱、轻重、象征、虚实等,都要依靠个人的不同体悟去感受。我们对色彩的强调、弱化,被什么样的色彩所吸引、打动,都离不开对色彩的感知。
色感的强调和弱化与色调息息相关。色调是色彩明暗、浓淡及强弱的调子,它决定了画面所表现的氛围。不同色调的物象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从暖色调画面可以感受温暖、炽热,好像是非常强烈的灯光照耀下形成的效果;反之冷色调让人联想到冬天;高调通过提高色彩的明度和纯度,让人觉得朴实、明亮;灰色调通过降低纯度起到稳定、成熟且冷静的效果。
(4)质感因素
静物绘画的对象全都来自现实生活,有方有圆,有硬有软,有光滑有粗糙,有透明也有不透明……因材质不一样,对光的吸收和颜色的反射千变万化,绘画起来就要求有笔触的变化。静物绘画在形体结构的表现上对笔触的组织和方向都有严格要求,下面我们就以两种物体来说明。
①陶罐。
a.上釉色的陶罐。上了釉色烧制出来的陶器表面比较光滑,反光能力较强,有时对周围物体颜色的反射几乎和被反射物一样。绘画时陶罐的固有颜色比较强烈和千净,高光比较明显,落笔要干脆,水分和颜色的饱和度要强,忌反复刻画。
b.粗陶。粗陶就是表面没有上釉色的陶器,因而表面比较粗糙,对光源和颜色的反射能力较弱。绘画时粗陶表面没有明显的高光从亮部到暗部过渡比较缓和,色彩关系也比较微妙,一般采用湿画法。陶罐的上半部分是上了赭石的彩釉,反光部有明显的高光点。绘画时以赭石色为主,采用湿画法快速铺出大色调,在第一遍水分没有完全干透前,用赭石加熟褐调出稍重的颜色来表现其转折面和明暗交界部,高光点旁边加上浓重的固有色更能体现釉的质感;下半部分是粗陶部分,它不能有高光区,而且从亮部到暗部的过渡不能像上半部分那样强烈,须柔和。
②水果。
画水果时要画出水果的新鲜感。表面光滑的水果如苹果、梨、香蕉等,绘画时颜色要干净鲜亮, 反光强;表面有绒毛的水果像桃子、猕猴桃等,反光柔和,用湿画法较多。
刻画的是一个梨和一个苹果,它们都属于表面光滑的水果类型,绘画时应留出高光,从亮部用淡而干净的颜色向暗部推进,慢慢加上环境色。画明暗交界处的重颜色时下笔要干脆,下子体现水果的立体感和硬度感。画面整体鲜亮明快,很好地表达了水果的新鲜感。
清央美术一个综合美术类高考应试、审美赏析、思想传播与知识分享的线上视频,它通过快递材料、短期高效面授课程于一体,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突破了传统的束缚式美术教育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