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深静脉血栓形成

深静脉血栓形成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gsdeepvenousthromposisLDVT)是指血液在骼静脉及以远的管腔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下肢静脉回流障碍。由于解剖学的关系以左下肢发病为多。本病为较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临床上以下肢肿胀,疼痛为其特点。多有长期卧床、产后、腹部手术等病史,如果未予及时治疗,将导致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严重的影响生活和工作。本病相当于中医学“股肿”的范畴。【病因病理】

1、西医病因病理1846年,威尔啸(Virchon)提出了静脉血栓形成三大因素即:静脉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

(1)血管损伤:手术、外伤、骨折、化学药物等一些因素可以直接导致血管壁损伤,当静脉损伤时内膜下层及胶原裸露,使静脉壁电荷改变,易致血小板黏附;创伤时内皮细胞功能损害,可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易于形成血栓;这样血小板由于静脉壁电荷改变缘故或由于内皮细胞损害时的凝血系统启动而黏附、聚集形成血栓。

(2)血流缓慢:久病卧床、手术中生理性反应,术后肢体制动、久坐状态或血管受压狭窄等情况均可引起肢体血流缓慢。由于血流缓慢导致其在瓣膜窦内形成涡流;瓣膜局部缺氧,引起白细胞粘附因子表达,白细胞粘附促成血栓形成。另外,血液正常的轴流受破坏,使血小板和白细胞向血管壁边流动,增加了血小板和白细胞的聚集及粘附机会而形成血栓。

(3)血液高凝:妊娠、产后、长期服用避孕药、肿瘤组织裂解产物、大面积烧伤等因素均可使血液呈高凝状态。此时,血小板数增高,凝血因子含量增加而抗凝血因子活性降低而形成血栓。

(4)血栓形态:典型的血栓包括头颈尾三部分。头为白血栓(包括纤维素、成层的血小板和白细胞,极少的红细胞);颈为混合血栓(白血栓和红血栓混合体);尾部为红血栓(血小板和白细胞散在分布于红细胞和纤维素的网状块内)。

(5)血栓转归:血栓可向远、近端滋长和蔓延。其后可在纤维蛋白原溶解酶的作用下,血栓可溶解消散,有时裂解的小栓子会随血入肺,引发肺栓塞。当血栓形成后不能完全溶解和消散时,在静脉内可形成裂隙称不完全再通。同时静脉瓣膜可受到破坏,引发倒流性疾病,继发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2、中医病因病机:中医理论认为久卧、久坐、产后伤气、手术外伤等均可造成气血运行不畅,“气为血帅”气不畅则血行缓慢,以致瘀血阻于脉道,脉络滞塞不通,营血回流受阻,水津外溢,流注下肢而发病。瘀而滞塞不通则痛,水津外溢则现股肿,其瘀久化热而致患肢皮肤郁热,气虚不能统摄脉络,故可见表浅脉络怒张。【临床表现】根据血栓发生部位分成以下三种类型。

1、中央型:发生于髂一股静脉部位的血栓形成。

(1)症状:患肢沉重,胀痛或酸痛,可有股三角区疼痛。往往在初期时由于病情轻、症状不明显所以未加注意,所以往往被忽略或发现晚。

(2)体征:起病急,全下肢肿胀明显,患侧髂窝股三角区有疼痛和压痛;胫前可有压陷痕,患侧浅静脉怒张,可伴发热,肢体皮肤温度可增高。左侧多于右侧。

2、周围型:股-膕静脉以及小腿端深静脉处血栓形成。

(1)症状:大腿或小腿肿痛,沉重,酸胀发生在小腿深静脉者疼痛明显,不能踏平行走。

(2)体征:股静脉为主的大腿肿胀,但程度不是很重,皮温一般升高不明显,皮肤颜色正常或稍红。局限于小腿深静脉者,小腿剧痛,不能行走,行走则疼痛加重,往往呈跛行,腓肠肌压痛明显,Homans征阳性(即仰卧时,双下肢伸直,将踝关节过度背屈,会引发腓肠肌紧张性疼痛)。

3、混合型: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症状:全下肢沉重、酸胀、疼痛、股三角及膕窝和小腿肌肉疼痛。

(2)体征:下肢肿胀,股三角、膕窝、腓肠肌处压痛明显。如果体温升高和脉率加速不明显,皮肤颜色变化不显著者称股白肿。如果病情严重,肢体肿胀明显,影响了动脉供血时,则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肢体皮肤青紫,皮温升高,称股青肿。后者可发生肢体坏疽。

4、并发症及后遗症

(1)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向其远近端蔓延,进一步加重回流障碍。如血栓波及下腔静脉则可引发双侧下肢回流障碍。血栓脱落,随血流回流至肺动脉处,可引发肺栓塞,因肺栓塞可致死。

(2)后遗症: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可破坏静脉瓣膜,而遗留下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综合征。本病早期管腔闭塞;而中期可出现部分再通;后期可全部再通;也可再次形成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