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医生回答:临床症状折叠编辑本段1、早年开始显露人格偏异,一般在青春期呈现明朗化。
2、严重人格障碍,性格的某些方面非常突出和过分畸形发展,不符合社会规范。3、人格偏异非常顽固难移,延续于整个成年期,到晚年渐趋缓和。4、社会和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常有较严重的反社会行为,屡教屡犯,并以损人不利己的结局告终。5、对自己的人格障碍缺乏“自知之明”(医学上称为“无自知力”),不能从失败的生活经验中吸取教训。有时虽能察觉自己的人格问题带来的困难,但却始终不能以正确的认识来有效地改正。6、持久的人格不协调,但并未达到精神病或神经症阶段。7、智能和认知能力较好,无精神症状,主要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人格严重偏离为特征。8、追求新奇和心理刺激,常是人格障碍患者的一种驱动力,也是经常导致其反社会行为的变态心理动因。鉴别折叠编辑本段反社会性人格反社会性人格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要与冲动性人格障碍相区别。 冲动性人格障碍虽然行为冲动,但冲动过后,常常后悔不已,且具有阵发性特点,平时在社会交往中有时可有相当良好的人际关系。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冲动行为则表现为想干什么便干什么,事后毫不后悔,没有内疚感和自责感,令人不可理喻;在人际交往中只能与人维持一种肤浅的、短暂的友谊关系。诊断折叠编辑本段诊断要点 折叠
1、行为违背社会常情,与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相悖,且习以为常。
2、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头脑中只有自己而无视他人,从不关心他人痛痒。
3、明显缺乏自控能力,行为常常失控,故冲动任性、难以与人保持深刻的人际关系,虽然明知行为错误,也不感到内疚和不能吸取教训。诊断标准 折叠
1、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并至少有下列3项:
(1)严重和长期不负责任,无视社会常规、准则、义务等,如不能维持长久的工作或学习),经常旷工或旷课)、多次无计划地变换工作;有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且这些行为已构成拘捕的理由不管拘捕与否);
(2)行动无计划或有冲动性,如进行事先未计划的旅行;
(3)不尊重事实,如经常撒谎、欺骗他人,以获得个人利益;
(4)对他人漠不关心,如经常不承担经济义务、拖欠债务、不赡养子女或父母;
(5)不能维持与他人的长久的关系,如不能维持长久的1年以上)夫妻关系;
(6)很容易责怪他人,或对其与社会相冲突的行为进行无理辩解;反社会性人格反社会性人格
(7)对挫折的耐受性低,微小刺激便可引起冲动,甚至暴力行为;
(8)易激惹,并有暴力行为,如反复斗殴或攻击别人,包括无故殴打配偶或子女;
(9)危害别人时缺少内疚感,不能从经验,特别是在受到惩罚的经验中获益。
2、在18岁前有品行障碍的证据,至少有下列3项:
(1)反复违反家规或校规;
(2)反复说谎(不是为了躲避体罚);
(3)习惯性吸烟,喝酒;
(4)虐待动物或弱小同伴;
(5)反复偷窃;
(6)经常逃学;
(7)至少有2次未向家人说明外出过夜;
(8)过早发生性活动;
(9)多次参与破坏公共财物活动;(10)反复挑起或参与斗殴;(1
1)被学校开除过,或因行为不轨而至少停学一次;(1
2)被拘留或被公安机关管教过。治疗折叠编辑本段反社会性人格反社会性人格药物治疗 折叠药物不能改善人格结构,但对某些表现可能有一定效果。情绪不稳定者可给以小剂量酚噻嗪类药物,如奋乃静2—4毫克或氯丙嗪100-200毫克,睡前一次。精神外科治疗 折叠大脑一定部位定向破坏手术可改善某种类型的人格障碍症状,如冲动行为明显者。但手术可导致不可逆脑局部损伤,故外科治疗应采取慎重态度。心理治疗 折叠心理治疗对人格障碍是有益的,通过深入接触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人道主义和关心的态度对待他们,帮助他们认识个性的缺陷所在,进而指出个性是可以改变的,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改造自己性格。通过参加治疗性社区(或称治疗性团体)活动以控制和改善患者的偏离行为,使其丢掉那些获得和习得的不良习惯。以上即为针对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这个问题所做的回答,希望可以给到您帮助,同时希望您有需要的话,还是得到医院咨询专业医生。以上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