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定新生儿得病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第一个月新生儿像嫩苗全靠父母来照料提示语新生儿像刚出土的幼苗,生命力脆弱,需要得到父母的精心呵护。了解新生无私的生理特点和发育过程,是照料婴儿降成长所必需的。喂养婴儿,没有什么比母乳更好的了。预防接种可使您的宝宝在传染病前得到有效的保护。做母亲的您,固然要照好婴儿,可也不要忘了您自己。产后保健对您和您的宝宝都很重要。分清哪是正常生理现象,哪是疾病,可帮您解除不必要的忧虑,又可使您的宝宝得到及时的诊治。新生儿发育特点了解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可以帮助您认识不正常表现。国内以出生到满月(满30天)为新生儿。新生儿时期是小儿从胎儿时期依靠母亲到依靠自己独立生活的过度时期。这个时期新生儿抵抗力低,容易得玻父母必须了解新生儿的特点和正确的护理方法,使孩子降成长。出生时胎龄为37至42孕周,体重大于2500克(即5斤),身才大于45厘米为正常新生儿。孕满28周但未满37孕周,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身长小于45厘米的婴儿叫早产儿。有的婴儿尽管满40孕周,但体重低于2500克,称低体重出生儿,亦称为足月小样儿。一般情况下,都把早产儿与低体重出生儿视为一体。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即3斤)的新生儿,称为极低体重出生儿。超过预产期2周以上,大于42周的出生婴儿,称为过期产儿,亦称为过熟产儿。出生时体重大于4000克(即8斤),称为巨大儿。新生儿外观足月新生儿,头发分条清楚,全身覆盖胎脂,基本上已无胎毛,耳壳软骨发育良好、轮廓明显,乳腺可摸到结节,指甲长到或长过指端,整个足底有足纹交错分成,男婴阴囊有较多皱褶、睾丸已下降,女婴大阴唇覆盖小阴唇。早产儿头发稀少而短,皮肤仍可见长的胎毛,耳壳平软与颅骨相贴,乳腺摸不到结节,指甲尚未到指端,男婴睾丸尚未降至阴囊,女婴小阴唇突出,手掌足底皱褶少。新生儿皮肤。新生儿的皮肤上覆盖着一层白色油腻样的东西叫胎脂。刚刚出生的新生儿皮肤娇嫩,皮肤很薄,皮下血管丰富,所以新生儿皮肤呈粉红色,但出生后由于光、空气中的理化因子及温度的刺激,使新生儿的皮肤变为斑状鲜红色,以颜面暴露部位最明显,称为新生儿红斑。红斑与红斑之间有正常的皮肤,3~4日红斑逐渐消退。刚出生的婴儿皮肤呈现紫色。从出生第一声啼哭起,便开始呼吸。通过呼吸给血液输送了大量的氧气,由此皮肤便渐渐转向红色。如果紫色长时间不退,是血液供氧不足出现的紫绀,这多数是新生儿心脏或呼吸系统有病,应到医院小儿科去看玻大部分新生儿在生后2~3天出现黄疸,黄疸必须在阳光充足情况下才看得清楚,巩膜(白眼珠)更为清楚。黄疸在第4~6天最重,10~14天自然消退,早产儿黄疸可持续3~4周。新生儿虽出现黄疸,但一般状态好,吃奶好,没有什么不适表现,也没有贫血,大便不发白,可能是生理性黄疸。如果足月新生儿在生后2周,早产儿在生后4周,黄疸仍未消失,则应到医院请儿科医生看玻新生儿的呼吸。新生儿的呼吸有两种类型,即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呼吸时表现为胸廓起伏的称胸式呼吸,呼吸时表现为腹部起伏的称腹式呼吸。成人以胸式呼吸为主,新生儿呈现腹式呼吸。当新生儿呼吸急促时,常表现为小肚子起伏加快。足月新生儿呼吸浅表,呼吸频率可达每分钟40~45次。睡眠中呼吸快慢、深浅不均。正常未成熟儿呼吸频率可达60次/分,呼吸快慢、深浅不均更为明显。新生儿呼吸过快或过慢都是不正常现象,应找儿科医生诊治。新生儿的心跳。人每分钟心跳次数叫心率。心率随年龄增长而减慢,年龄越小则心率越快。新生儿心跳波动较大,出生时心率较慢,每分钟100~120次,以后逐渐加快,到7天时心率最快可达每分钟140~180次。以后逐渐减慢,到满月时达120~160次/分。未成熟儿心率比足月新生儿快。新生儿的大秀次数。新生儿在出生后6小时内排第一次秀。如出生24小时尚未排尿的,应找儿科医生看玻新生儿一般在出生后10~12小时内排第一次大便,称为胎便,呈黑紫色。若生后24小时尚未排出大便,尤其是有肚子胀和呕吐的,应到医院请医生诊治。新生儿胃容量。了解新生儿的胃容量,可以掌握每次喂奶量,也可间接了解是否吃饱。足月产儿的胃容量约为20~45亳升,平均为30亳升。出生后第二周后明显增加。各婴儿钦入量的差异也愈来愈大。早产儿的胃容量较足月儿要小,体重越低,胃容量愈校如出生体重为2000克(4斤)者,胃容量为10~25亳升,平均15亳升;体重为1500克者,胃容量仅6~14亳升,平均9亳升。新生女婴阴道流血。女婴在生后5~7天时,阴道可见少量血液流出,一般1~2天不经处理而自行消失。这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孕妇体内的雌性激素进入胎儿体内,当婴儿出生后,雌激素的影响突然中断,因而出现阴道出血。如阴道出血时间提早或延晚,出血的量较多,出血的时间延长,身体其他部位也有出血,则应到医院诊治。新生男、女婴乳房增大。新生儿不论是男婴或女婴在出生后3~5天时,乳房内可发现黄豆至鸽蛋大小的肿块,乳房表面皮肤不发红,也没有发热感,触之婴儿无反应,说明不痛,有时可挤出些乳汁。肿块会在2-3周内自然消失。这不是乳房内长东西,而是正常现象,千万不要用手去挤,防止细菌进入,引起局部感染。新生儿的马牙。在新生儿的上腭中线上可见到灰白色小点叫上皮珠。在齿龈边缘也可见到灰白色隆起,俗称板牙或马牙。这些灰白点都是上皮细胞堆积或粘液腺滞留而引起的肿胀,一般经九周或数月自然消失,对婴儿无任何不良影响,也不影响婴儿的吸吮,所以不必作任何处理。有些地方,特别是老人,认为必须把马牙用针挑破。这种做法不仅不必要,而且有危险。口腔粘膜挑破后,口腔内的产可由伤口进入血液而引起败血症,危及生命,所以马牙千万不要挑破。新生儿的螳螂嘴。在新生儿二侧颊部可见到隆起的疙瘩肉,医学上叫吸奶垫,有些地区俗称为螳螂嘴。此系发达的咀嚼肌,是适应婴儿吸奶的需要而存在的,是有用的东西。但在有些农村,有一种传说和习惯,认为这块肉是肿物,不割破会长大,故用小刀将其割破,经常因此而发炎,这是错误的,千万不要这样做。新生儿一过性斜视和眼球颤动。人的眼球运动受肌肉和神经支配。新生儿的眼球运动还不能很好协调,可以看到两个黑眼珠不向同一方向移动,这种情况叫斜视,俗称斗鸡眼。有的新生儿的黑眼珠上下或左右颤动,医学上叫眼球震颤。这二种情况如发生在大孩子或成人身上是一种病态,而在机关报生儿时期是正常现象,经2~4周会自行消失。新生儿的蛙形腿。新生儿仰躺着时,二腿的膝关节常呈屈曲状,和青蛙腿的姿势一样。手也常因肘关节屈曲,放在胸前,手常常是握拳状。这是新生儿的正常姿势。如新生儿的四肢是伸直的,或四肢肌力偏低,反而是不正常,是有病的表现。新生儿的免疫功能。所谓免疫功能,就是免疫力,即抵抗疾病的能力。人体的免疫力可分为特异性免疫力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特异性免疫力主要来自母体。总的来讲,新生儿时期细胞免疫功能基本成熟,但免疫的水平较低。非特异免疫力包括多方面,如皮肤、粘膜、毛发、淋巴组织等。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新生儿的皮肤妖嫩,防线不够坚固,易被产突破而入。口腔粘膜是防止产侵入消化道和呼吸道的防线,新生儿分泌唾液少,口腔粘膜易干燥,产常有机会可乘。这些都是造成新生儿疾病的原因。新生儿的体温调节。胎儿在母体内的体温比妈妈高0.5℃,出生后进入外界环境,即使分娩室温度高达24℃,比新生儿体温还低13℃。这么大的温度差,加上新生儿体表面积大、皮肤雹皮下脂肪少、血管多等使其散热更快,出生后1小时体温可降至35℃;如当时室温在30~32℃,那末体温在生后6~8小时可恢复至36℃~37℃。室温第二天须降至22~26℃,这样体温才能保持正常水平。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体温调节功能差,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室温过高,新生儿通过皮肤蒸发和出汗散热,若同进体内水分不足,血液浓缩,新生儿就会发生脱水热。所以炎热的夏天要注意通风,供给足够的水分。冬天天气寒冷,新生儿体表面积大,散热快,能量贮备不足,容易发生硬肿症状及肺炎,所以冬天要保暖。新生儿的特殊反射。在新生儿时期有许多特殊反射,它是大脑皮层未发育成熟的暂时表现,随年龄增长逐渐消失。新生儿时期没有这些反射或这种反射长期不消失,都是不正常的表现,是脑部有病的表现。以下是新生儿时期的特殊反射:吸吮反射当新生儿口唇触及乳头时,便张口且出现口唇、舌的吸吮动作,称为吸吮反射。该反射1岁后消失。若新生儿期吸吮反射消失或明显减弱,提示脑内蹭;若亢进则为饥饿表现。1岁后仍存在,提示大脑层功能障碍。觅食反射。新生儿面颊部触及母亲乳房时,头即转向乳房,找乳头;用手指或其他物体触之,亦有类似反射,其意义同吮吸反射。握持反射。又称达尔文反射,用手指或木棍触新生儿手掌,引起指节屈曲活动,手抓紧手指或木棍。手的握持反射生后4~6个月逐渐消失,为随意动作取代。新生儿期该反射缺失或二侧不对称均为病态;6个月后仍存在,也提示大脑病症。拥抱反射。新生儿仰卧,操作者一手托其肩,一手将其头抬高15,然后迅速将手从头下撤出,其头即迭落。这时其四肢外展伸直,除拇指末节屈曲外,其余各指伸直且呈扇形张开。脊柱与躯干亦伸直,数秒钟后四肢又内收屈曲,犹如拥抱动作。随后新生儿面部紧张,在双臂放松时发出哭声。拥抱反射3~4个月消失。出生后暂时消失,提示大脑损伤;若一侧消失,考虑为臂丛神经损伤或锁骨、肱骨骨折;若长期存在消失现象则为大脑疾患。新生儿的视觉、听觉、味觉和嗅觉。新生儿不是只能吃,只能睡,而是已有丰富的感觉能力:视觉。新生儿在出生后10~24小时,就可以将眼睛转向光源。但由于小儿出生2~3周内,两眼的活动常常是不协调的;同时,一遇到光线,眼睛就眯缝成线或闭合起来。因此,一般认为,此时新生儿还没有视觉集中(注视)现象。出生后第3周时,才开始出现视觉集中现象。听觉。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新生儿的听觉是不灵敏的。原因是新生儿外耳道粘膜肿胀和羊水堵塞,并不能听到普通的声音。但心理学家魏兹曼的研究发现,出生后几秒钟的新生儿就能正确地把头转向声音出现的方向。味觉。新生儿喜甜味,对酸、辣、苦味表示拒绝并呈痛苦表情,但不如年长儿那么敏锐。嗅觉。生后闻到母亲的气味,会感到欢愉,并且喜欢乳汁特殊的香味;对刺激性强的气味表示痛苦。全面了解衡量,看您的宝宝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生长是量的增加,发育是质的提高。一个3公斤的新生儿成长为一个60~70公斤的成人,同时运动能力和智力不断增长,是一个生长发育的过程。了解小儿生长发育状况,对了解小儿降情况极为重要。因此父母必须了解自己的孩子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生长发育既是一个连续过程又有阶段性,既有一般规律又有个体差异。就是说生长发育是连续进行的,但有时快些,有时慢些;有时这个系统发育快,有时那个系统发育慢。因此,一定要全面衡量生长发育情况,才能做出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的结论。体重。体重是反映儿童降的营养状况的指标,也是最简便和敏感的指标,因而也是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指标。定期测量体重是了解婴儿生长发育情况的最重要工作,称为生长发育监测。降新生儿出生体重为2.5~4公斤(5~8斤),在此范围内都是正常的。出生后一周之内,体重可下降6~9%,称之为生理体重下降,是正常现象。近年来由于提前开奶,重量体重下降时间已缩短,体重下降程度已减少。一周以后体重迅速增加,每天约增加25~30克。身长。身长是仅次于体重的、反映婴儿降状况的指标,必须定期测量婴儿身长,以了解婴儿生长发育情况。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时身长47~53厘米。新生儿时期身长增加3~3.5厘米。头围和囟门。头围和囟门是反映婴儿是否有脑部和全身疾病的重要指标。头围就是用塑料软尺从后脑勺突出的部位量到前额眼眉上边的周长。新生儿头围男孩平均34.8厘米,女孩33.7厘米。新生儿时期一个月头围增加1~2厘米。头围过大或过小,长得过慢或过快,都是不正常的,应到医院去检查。婴儿头的前额上部有一菱形发软的无颅骨区叫做前囟(俗称囟门),前囟隆起或凹陷都是不正常的,应到医院检查。新生儿动作发育和智力发育。快满月的新生儿俯卧时,有时稍能抬头。由于脑的发育还未成熟,因此动作不协调,二手握拳,手舞足蹈。遇到刺激的声音,容易受惊和啼哭。新生儿对任何不愉快事情的反应都是啼哭,如饥饿、寒冷、过热、疼痛、尿布湿了等。优育须知新生儿初来人世,对环境适应能力很低,对疾病抵抗力也低,又不能正确表示自己舒服与否,因而新生儿护理十分重要。父母、老人必须了解和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并且细心耐心地护理好新生儿。房间温度和湿度要适宜。室温对保持新生儿降很重要,尤其在寒冷的冬天,足月新生儿出生时室温要保持30~32℃,第二天后逐渐降至22℃~26℃;对早产儿还要高一些,可保持在24℃~28℃。湿度也很重要,湿度就是指房间内潮湿的程序,一般湿度都用相对湿度。一般家长对湿度不太重视。温度与湿度有密切关系,如室温高、湿度低,会使温度增高,造成干热;如室温低,湿度高,则温度更低而感寒冷。湿度高有利于呼吸道上皮细胞,减少呼吸感染的机会,但也不能太高,太高则影响散热。新生儿的所需要的相对湿度以35~65%为宜。在家里,为保证湿度,可以在暖气上放湿毛巾。如烧煤炉取暖,则可在炉上放盆开水,通过水蒸气,提高湿度。在炎热的夏天可用湿拖把,多拖几次地,以保持需要的湿度。洗澡有利于新生儿降,关键是要掌握室温、水温和方法。年轻的妈妈不知怎样给新生儿洗澡,因笑宝太小,手重了怕把骨骼折断,手轻了怕抱不住摔了。年轻的妈妈可让笑宝仰卧在左臂上,头放在手掌内,先洗头部和上身,后洗下半身。用拇指和中指或无名指压住耳壳,堵外外耳道口,以防水进入外耳道。头稍下垂,先洗头,后洗脸。洗完头颈部后,让宝宝坐在盆内,头放在肘部,手托住臀部,洗胸产、腹部及下半身,最后轻轻翻过身,洗背部。在洗澡前,应先准备好大毛巾和需换的内衣裤。如在寒冷季节,毛巾及内衣要适当加温,水温应适中,用手浸水时不感到烫即可。在洗澡过程中,如宝宝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时,应立即停止。洗澡应在喂奶后2小时进行,以免洗澡时翻动过多,引起吐奶。洗完澡后不要立即畏奶,因宝宝疲乏,需适当休息。新生儿脐带的护理。由于采用结扎脐带的方法不同,因而脐带脱落的时间不同。脐带未脱落前,注意不要让湿尿布浸泡脐部,如局部有点液体,可用消毒的棉棒擦去,涂以紫药水。如有红肿,先用棉棒沾酒精擦洗,再涂以抗生素软膏;如同时有发热、精神不好,吃奶不好,应到医院去检查。脐带脱落后,要注意局部有无分泌物,有无红肿,分泌物是一般液体还是脓性液体。如局部是脓性分泌物,尤其新生儿有发热、吃奶不好,精神不好,应及早到医院诊治。新生儿皮肤护理。新生儿皮肤妖嫩,易被擦伤和引起感染。因此特别要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和防止损伤。在脐带脱落前不用盆浴,采用干洗,即在换尿布后于皮肤的皱折处涂以少许植物油。除会阴部及臀部外,不用水洗。脐带脱落后可用盆浴,用无刺激性的肥皂,浴后用柔软的干毛巾吸干,不要用力擦。浴后,在皮肤褶处及臀部撒少许滑石粉,不要撒得过多,过多会因受潮而结成硬块,颈部不宜直接用容器撒粉,应撒在手上再涂抹,以防新生儿吸入。每次大秀后均用温水洗,以防发生尿布疹皮炎。尿布洗后必须多用几次清水洗净,以防肥皂的碱性未去干净而刺激皮肤。要经常注意检查皮肤有无破损及脓疱疹;如有,即使很小,也要重视。有的新生儿头上有针尖大的不透明小疱,这是皮肤感染,可用50%酒精局部涂抹,有明显效果。新生儿的五官护理。五官包括眼、耳、鼻、口腔、咽喉等器官。婴儿哭闹后或喂奶后溢奶,易将眼泪及乳汁流进外耳道,容易引起中耳炎。外耳道如有分泌物,不要直接用手挖,可用棉棒轻轻擦去。正常情况下,鼻孔也有一定分泌液,起到湿润鼻腔的作用;由于室温高,分泌物易变粘稠,甚至成干垢。婴儿鼻孔小,小的干垢也可造成鼻堵而致呼吸不畅。当宝宝张嘴呼吸时,就应想到可能是鼻腔有堵塞。可用棉棒或牙签卷上棉花轻轻地将鼻垢取出。眼有分泌物或眼屎时,不要用毛巾擦,最好用纱布浸温水后洗。新生儿口腔粘膜薄嫩,旧能不用布去擦,以免造成损伤。多喂水是清洗口腔的好办法。正确包裹新生儿。新生儿刚刚离开母体,自然习惯地保持在胎内的姿势,屈曲着双腿,双上肢也习惯地抱在胸前,这种姿势是正常现象。有的人怕孩子总保持这种姿势,长大会出现罗圈腿,就把孩子的腿拉直,绑上带卡子,上肢也一起缠上带卡子,把孩子捆得紧紧的。这样,就会妨碍孩子的呼吸和运动,对孩子的发育不利。罗圈腿因孩子由于维生素D缺乏形成佝偻病有关,和新生儿期绑不绑腿根本无关。正确包裹的方法是,先把一块大尿布铺开或叠成大三解形,再用几块小尿布叠成长条,夹在孩子的双腿之间,一端压在孩子的屁股下,一端放在肚子上,然后把大尿布的双角,分别从孩子身体二侧围过来,压住小尿布,大尿布的外面放一块无毒的塑料薄膜或用一块尿兜,再把孩子放在夹被或毛巾被上,轻轻地放下双手,用被包紧后用宽布带打上结就中以了。这样小脚可在被包里自己活动,夏天可以把二只小胳膊也放在被包外边,以防过热。解放前,在农村有将新生儿放在沙土布袋里的传统做法。这种做法很容易造成新生儿破伤风,一定要废除。细心观察新生儿啼哭。人们常把新生儿第一声啼哭看作是一个新生命诞生的标志。如果生下来不哭,就意味着不正常。生后窒息的孩子一般不哭,这往往是严重疾病的表现。哭与呼吸运动密切相关,可以说哭是呼吸运动的一个标志,有力的哭声就是深呼吸的体现。父母亲要细心观察孩子的哭声。足月产的新生儿哭声宏亮;早产儿哭声弱小无力;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哭声孝弱、短,有时哭声发哑;有肺炎的孩子哭声小且短;孩子饿了哭声由袖大,一旦喂奶,哭声骤然停止,吃奶即不再哭,有时还会露出笑容;尿布湿了,室温过高,孩子也会大声哭闹;孩子消化不良、肠痉挛引起的哭闹,哭声尖锐,哭时二腿乱蹬。孩子哭闹得厉害找不到原因,尤其有时有呕吐、腹胀、精神不好、不吃奶、发热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新生儿臀部护理。新生儿皮肤细嫩,臀部常被尿布敷盖,通气不良,如果尿布湿了没及时更换,可致臀炎。尿布宜用柔软、浅颜色而有吸水性的棉布,禁用带色的红布或蓝布。尿布要用弱硷性肥皂来洗涤,再用清水漂净肥皂,热水烫一次,最好在日光下曝晒,干燥后使用。婴儿的尿布湿了要及时更换,大秀后要冲洗臀部,以保持皮肤清洁。若婴儿腹泻,大便后除要冲洗干净外,也可涂一薄层植物油。涂抹时应用小棉棒在臀部皮肤上慢慢滚动,不可一下一下刷抹,不要使用油布或塑料布直接包裹臀部。如果婴儿臀部护理不当,常易造成臀炎。表现为臀部皮肤潮红,有散的红色丘疹,严重的可有皮肤溃糜烂。臀炎时禁用肥皂水冲洗臀部,应用手撩水冲洗,或用小壶冲洗,洗后毛巾吸干,松开尿布,在室温条件允许时暴露臀部于空气中。也中用灯泡照射臀部,灯距患处30~50厘米,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钟。烤后酌情涂以油剂或药膏,有破溃糜烂时,应到医院皮肤科诊治。空气浴和日光裕一般没有特殊异常的婴儿,出生三周左右,应使婴儿逐渐接触室外空气。最初选择天气好、风不大的日子,打开室内窗户,使婴儿接触室外空气5分钟,连续3~5天,适应之后再包出室外。抱婴儿到室外,要选择婴儿情绪好、身体好,天气晴郎的日子。春、秋季节上午10点到下午2点左右;夏天上午10点左右,或下午3点以后;冬天大约掌握在吃吃饭前后。到室外进行空气浴,最初的时间大约掌握在5分钟左右,持续3~5天。以后,逐步增加到10~20分钟。最好每日能坚持室外空气裕如果遇到天气不好,只需打开窗户,不要抱婴儿以室外。室外空气浴,一定要戴帽子,注意不要使日光直射头部。日光浴有促进血液循环、强化骨骼和牙齿,增加食欲,促进睡眠的作用,并且能促进黄疸消退。新生儿日光浴要在室内进行,在中午日光照射好的房间打开窗户晒(通过玻璃的日光浴起不到作用)。开始让日光晒足部,以后逐渐增加到膝部、大腿、臀部、胸部等,直至全身,但不要直接晒头部,尤其是眼睛。开始晒4~5分钟,持续3~5天,以后逐渐增加到10分钟、20分钟、30分钟,最长不要超过30分钟。头部应置于阴凉处,使婴儿入睡,或者给婴儿带上帽子。空气浴和日光浴只有在身体状况良好时进行,有病和精神不振时不要勉强。从营养、卫生、方便、经济诸方面看,母乳是最好的婴儿食品。只要奶水充足,就不必再为婴儿添加别的食品。初乳是个宝,千万别挤掉。要喂好婴儿,就要爱护您的乳房,并注意加强营养。为预防佝偻病,别忘记添加浓缩鱼肝油。母乳喂养。母乳是最好的婴儿食品,母乳喂养有很多优点。母乳的营养成份最适合婴儿的需要,并能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而改变其成份和分泌量,这是其他任何乳类所不能比拟的。母乳容易消化、吸收。母乳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适当。母乳的蛋质含量虽较牛乳低,但其中乳白蛋白质较高,约占2/3,在婴儿胃内可形成较细软的凝块,容易消化、吸收。母乳中的乳糖含量较高,且完全溶解于乳汁中。乳糖能促进肠道生成乳酸杆菌,抑制大肠杆菌的繁殖,使婴儿腹泻减少。母乳脂肪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并含有较多脂肪酸,故脂肪颗粒小,易于消化、吸收。母乳中含钙磷比例适宜(2:1),使钙容易吸收,故母乳喂养的婴儿较少发生低钙抽搐和佝偻玻母乳能增加婴儿的抗病能力。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质A抗体,在肠道内不被消化,附在肠粘膜表面,抵御感染与过敏原侵入,从而增强新生儿抗病能力。母乳中还有溶菌酶和吞噬细胞,也具有抗感染作用。母乳喂养的婴儿不易发生胃肠道疾玻母乳喂养方便、卫生、经济。在小儿需要喂奶时,随时可吃到温度适宜,无菌的母奶。如果不喂母乳而喂其他乳类,都要煮开消毒,等凉了以后再喂,那就麻烦多了。尤其在晚上,孩子饿了,母乳喂养成的母亲一个人就可喂饱孩子;而不用母乳喂养的,那就要一家人起来帮忙,全家都休息不好。此外,有些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煮沸时会遭到破坏。由于母乳直接喂养,维生素C不会被破坏;而喂其他乳类时,维生素C由于煮沸而遭到破坏。母乳喂养利于增加母子之间的感情,促进新生儿感觉的发展。母乳喂养增加母子之间的接触,包括拥抱、抚摸,嘴与奶头、皮肤与皮肤、眼对眼等各方面接触和传情,使母子之间的感情得到交流,满足新生儿的依恋心理,使之具有安全感。母乳喂养可促进新生儿各种感觉器官的发育。实验研究证实,母乳喂养的婴儿生后一周能区别其母亲与别人的乳罩气味;生后十天能区别其他母亲与有牛奶味的乳罩来,嗅觉能力较高。在母乳喂养中,随着母乳分泌量的增加,母乳的脂肪浓度、干燥万分和PH值都会上升。这样变化必然引起婴儿味觉反应,促进味觉发展。除此之外,母乳喂养还可促进婴儿触觉、听觉、视觉的发展。哺乳的产妇子宫恢复加快。哺乳过程可使子宫的恢复加快,子宫可早日进入盆腔恢复原位。同时,哺乳能刺激泌乳素分泌增多,抑制雌激素的分泌和排卵,起到避孕作用。过去妇女就是依靠哺乳来推迟再妊娠的。当然这种方法并不十分可靠。随着科学的发展,哺乳期妇女应采用更有效的避孕措施。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初乳喂养是预防新生儿患病的天然良药,初乳是指刚生完小儿到产后6天内的乳汁,这种乳汁浓稠而发黄,此后的乳汁称为成熟乳。初乳含脂肪较少,蛋白质较多,而且大部分是球蛋白。初乳的黄色是由白血球及乳腺细胞中产生一种叫做腺脆初乳球的细胞所致。这种细胞比其他脂肪的粗度大,含核,核的颜色为黄色。初乳与成熟乳之间的最大差别是初乳中含免疫物质的量高。新生儿通过吃初乳可得到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和免疫细胞,保护新生儿免受感染。此外,初乳中含脂肪量较低,正好与刚出生的小儿胃肠道对脂肪消化吸收能力差的特点相适应。所以,初乳是预防新生儿患病的重要食物,初乳的量虽少,但营养价值很高,易消化吸收,所以一定要让新生儿食用。有许多妇女不了解初乳的好处,而把数量不多的初乳做为坏乳白白地挤掉,不给新生儿吃,这是极其错误的。要尽早开奶。过去曾错误认为孩子出生后4~6小时喂奶。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深入研究,结果认为新生儿应在出生后断脐带后半小地即喂奶。这是由于:
(1)奶是吮吸以后才多的,不是奶多了才吮吸。初哺乳时,母乳分泌量少,但通过小儿多次的吮吸刺激,促进母亲乳汁的分泌,乳汁很快增多。到分娩后1周,乳母每天的泌乳量可达600~900毫升,基本能满足婴儿出生后最初3个月的营养日需要量。
(2)能避免初乳的丢失。
(3)提前母婴儿接触,能增加母婴的感情交流。母乳喂养不定时不定量。两次喂奶的间隔时间不能严格规定。当婴儿哭闹要吃奶时,不要给婴儿限制吃奶的时间,应满足其要求。夜间母亲往往必须起来喂几次奶,因而使母亲睡眠不足,的确很辛苦。不过,这个时候,母亲也只好多吃点苦了。在新生儿期,每天哺乳次数可达8~10次,甚至更多。新生儿每1~2小时便要吃一次奶,睡眠很不规律。随着奶水的增多,喂奶逐渐形成规律,大体每2.5~3小时喂一次奶。新生儿吃奶有连续吞咽声,吃完后能安静入睡,睡后精神愉快,体重稳步增加,表示奶量足够。哺乳时间每次保持10~15分钟比较合适。在哺乳的前5分钟里,婴儿便可吃到奶量的一半。因而虽说哺乳时间长,不一定吃的奶量多。当婴儿吃20分钟奶,仍不愿离奶头时,应考虑奶量不足。不要用奶瓶喂糖水,以前习惯在喂母乳前先喂糖水,在两次喂奶中间也喂糖水。经过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认为这是错误的。糖水比母乳甜,用奶瓶咽不费劲,因此新生儿用奶瓶吸糖水,咽母奶就不肯用力了。这样会使母奶减少,况且奶瓶消毒不易干净,用奶瓶容易引起新生儿腹泻。一般母奶中水分够婴儿生活所需要的。因此,除婴儿腹泻或炎热的夏天,两次喂母乳之间不必另外喂水。喂水时要用小匙,不要用奶瓶。喂奶的正确姿势母亲在哺乳前应把准备工作做好。首先要检查小儿是否排了尿或大便,更换干净布,再洗净自己的手,用清洁毛巾和温开水擦净奶头的周围皮肤,然后开始喂奶。母亲最好采用坐位、把小儿抱起。为了喂养方便,母亲应将哺乳一边的脚用矮凳垫上,使大腿抬高,让小儿斜靠在母亲大腿和手臂上,使母子都感到舒服。在小儿吮吸几分钟后引起下奶反射,乳汁会自动流出,俗称起痉。这时因下奶多,小儿来不及下咽而引起呛奶。因此,喂奶时母亲必须用食指和中指轻轻地夹住奶头,控制奶的流量。同时也能防止乳房堵住小儿的鼻子影响小儿呼吸。每次喂奶后,应将婴儿抱起,头靠在母亲肩上,轻轻拍打其背部,以排出胃内空气,防止吐奶。喂完奶后不要让婴儿继续含着奶头,以防止乳房或母体堵住婴儿的口鼻引起窒息。特别是夜间哺乳时尤应注意。要注意乳房保剑乳房集中了很多血管,稍微不小心就容易淤血、红肿,导致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影响乳汁分泌。按摩乳房会帮助血液循环。乳汁分泌少,乳头周围发硬难以哺乳,乳头的乳管出口没有全张开,婴儿吮吸困难,都要进行按摩,疏通乳腺,乳汁分泌就会多起来。按摩可从产后第二天开始,1天1次或2次,每个乳房15分钟,自己按摩。乳头也易发生淤血和肿胀,另外乳头下陷常常使婴儿难以吸奶。利用按摩使乳头变得柔软,便于婴儿吸奶。乳房按摩时,按照以下步骤:⑴用右手横抓住左侧乳房。⑵向中央堆压。⑶用手抓住乳房斜下部。⑷双手向斜上方堆。⑸从下面托起乳房。⑹用二手向上推。⑺按摩右侧乳房,重复上述1-6。⑻用右手抓住乳头和乳晕。⑼用左手托起乳房。⑽右手推拉乳头。⑾右手上下捏奶头。⑿把乳头和乳晕顺钟向和逆钟向揉搓。⒀用二手由乳房向乳头按摩。母亲应经常洗澡,勤换内衣,保持乳房的清洁卫生。哺乳前必须洗手,接触乳房的毛巾要清洗且煮沸消毒。乳房有伤口时,哺乳完毕,用附有硼酸软膏纱布盖好。哺乳前,用温湿毛巾捂乳房5分钟,将前几滴乳汁挤掉,然后再喂婴儿。婴儿吃剩下来的奶要挤出来,让乳房变空。哺乳完,把浸在盐水中的毛巾拧干,擦干净乳房。哺乳期妇女特别要注意营养。哺乳期妇女负担二人的营养,一个是母亲自己,一个婴儿。产妇为了产后身体复原和哺乳的需要,每日三餐要吃多种营养丰富的食物,一般每日吃的食物要比平日多30%以上。乳母膳食的营养成份应比平日更要注意合理搭配,严防偏食、挑食。要多吃含有蛋白、脂肪、维生素、铁、钙等丰富的食物,要荤食和蔬菜搭配,粗粮和细粮搭配,如肉、鸡、鱼、蛋、豆腐、猪肝,各种新鲜蔬菜和新鲜水果等。为了乳汁丰富要多吃汤水类食物,如牛奶、豆浆、排骨汤、鸡蛋汤、鲫鱼汤等。哺乳期间不要喝烈性酒,不要抽烟,不喝咖啡、红茶等。带有刺激性的食物及辛辣物不要吃得太多。我国对没有满月的产妇(俗称做月子)的膳食较重视,但满月以后膳食恢复到平日一般质量,这就是不对的。事实上满月后婴儿需乳量更多,产妇更需要营养。因此在整个哺乳期,乳母的膳食都必须注意营养,才能喂好孩子。妈妈的精神状况和营养状况,正确的喂奶方法都影响母乳的量。产妇在产后第二天或第三天,乳汁开始分泌并且逐渐增多,乳房膨胀起来,奶愈愈多。新生儿吸吮力量逐渐增高,吸奶技艺也高明起来,乳汁分泌更加旺盛。乳汁分泌因人而异。既有在生后1~2天出奶就很多很好的人,也有在生后3~4天,甚至一周才下奶的人。因此下奶晚的要想一切办法来下奶,而不能认为没有奶而放弃母乳喂养。有的人下奶,而不能认为没有奶而放弃母乳喂养。有的人尽管乳房很小,但乳腺发育很好,一旦婴儿吮吸,就能顺利出奶;也有尽管乳房胀得硬梆梆很难受,但因初产,乳管出口不顺畅,出奶不好。此地要按摩乳房、奶头,使乳房和乳头周围变软,挤出乳汁,疏通乳管。妈妈精神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乳汁分泌。由于只生一个孩子,没有经验,家务活和照料婴儿双重劳累,心情急燥,晚上婴儿哭闹,妈妈休息不好,这些都影响母奶的量。妈妈必须不急不躁,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情,过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这样才能有足够的乳汁。父亲这时必须关心妈妈,担负起家务劳动,不与妈妈争执。婴儿的奶奶和外婆必须照顾好妈妈的饮食,教给妈妈如何护理好婴儿。如果用了以上方法,母乳仍然较少,中药对下奶有较好效果。可到医院申请产科医生开中药方。此外,有一个多年行之有效的药方可试用:王不留行15克,穿山甲15克,加猪蹄一付,慢火水煎,吃肉喝汤,每晚一次。注意不能喂奶的情况。乳腺炎。当婴儿还不习惯吃奶,并且母亲哺乳技巧也不高明时,就会延长每次喂奶时间,吮吸时间一长,乳头皮肤常损伤,出现皲裂、开口,甚至奶头上出现纵向裂伤、出血。当出现了这种情况,就痛得不能喂奶了,而且细菌容易从伤口侵入,这也是造成乳腺炎的原因。有时因婴儿吸奶力很强,造成乳头表面破损,脱落,甚至出血。特别是不习惯哺乳,出奶又不好的初产妇,更容易造成伤口。乳头有伤口时,涂上硼酸软膏保护,仍可喂奶。皲裂很深,疼痛厉害时,或一直不见好转时,停止直接哺乳,用吸乳器吸出奶汁喂给婴儿。这期间要抓紧时间治疗。即使乳腺分泌乳汁很顺畅,但因乳管出口不畅,或婴儿刚开始不太会吃奶,造成乳汁存留在乳腺中,使乳腺变得很硬。这就是乳汁滞留症。乳腺红肿,疼痛蔓延到整个胸部,有时还引起发烧,这种情况如果持续下去,就会成为乳腺炎。对此,可借助于乳房按摩及吸奶器,忍痛把滞留的乳汁吸出来,以免化脓菌进入乳房,可起乳腺炎。刚开始乳房内出现结块、疼痛,以后红肿导致整个乳房发硬、发热。此时应及早到医院用抗菌药物治疗,同时把存留乳汁吸干净,局部热敷以促进炎症消退。如疏忽大意而延误处理。炎症加重,就会出现化脓,脓液滞留,疼痛加重,发高烧。此时必须切开脓肿放脓。乙肝三项阳性的母亲不宜喂奶。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议。现在认为母亲只有乙肝表面抗表面抗原阳性而其他项均为阴性者,可以母乳喂养,同时婴儿在初生后立即接种乙肝疫苗,注射三次。如果母亲乙肝表面抗原、乙肝抗原、乙肝核心抗体均阳性(俗称三阳)。其乳汁中含有乙肝病毒,因此不宜给婴儿喂奶。虽然我国部分地区对新生接种乙肝疫苗,但第二次疫苗是在出生后的6个月接种,因此并不是接种乙肝疫苗后,即对乙肝病毒有了完全免疫力。这个时候吃了含乙肝病毒的母乳是可能感染乙型肝炎的。如果坚持要喂母乳,则应给婴儿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母亲患活动性肺结核、严重的心、肾、肝等疾病且有脏器功能不全、糖尿并癌症、精神病等,不宜哺乳。母亲患急性传染病时应暂停喂奶。母亲患感冒,哺乳时应带口罩。添加浓缩鱼肝油。新生儿生后二周就要开始增加浓缩鱼肝油。因为钙的吸收需要维生素D,小儿缺钙所引起的佝偻病,主要是由于缺少维生素D3。浓缩鱼肝油每毫升含维生素A25000单位、维生素D2500单位。刚开始可每天三次,每次1滴,一周后可改为每天三次,每次2滴。预防接种可有效地增加婴儿对传染病的抵抗力。足月产新生儿应出生后48~72小时内接种卡介苗。接生医院为您提供这种服务。乙型肝炎疫苗需接种三次,请您注意各次时间,不要延误。当地防疫站或妇幼保健站为您提供服务。预防接种就是通过注射或服疫苗增加自身的抵抗力,以预防或减轻某些传染玻由于预防接种是按照国家规定的项目和程序,有计划地按时预防注射,因此也称为计划免疫。由于预防接种多数是注射疫苗,因而群众通常称为预防针。新生儿时间进行的预防接种是注射卡介苗和第一次乙肝疫苗。新生儿要种卡介苗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结核餐是群众叫的痨玻结核病是结核菌引起的。由于刚出生的新生儿对结核菌缺乏抵抗力,而且新生儿感染结核菌后易发生急性严重结核玻因此,足月新生儿,出生体重大于2.5公斤(即5市斤)且无严重疾病的,应在出生后4~72小时内接种卡介苗。对早产儿及体重小于2.5公斤的,可在出生后3个月时接种卡介苗。卡介苗接中,现在用皮内注射法,接种部位在左上臂三解肌处,接种后局部出现一个白色小泡,10分钟后消退,留下一个针尖大小的痕迹,几天后自行消失。3~4周后接种处皮肤又出现黄色黄豆大小的丘疹,皮色暗红,有的在中央部形成小脓疱,溃破后流出小量脓性分泌物,2~3周后结痂,留下一个刑痕;同时左腋下淋巴结可稍肿大,一般不超过直径1厘米,以后肿大的淋巴结会自行缩小,这些都是卡介苗正常反应。有时注射局部要发生贵疡,可涂1%龙胆紫(就是紫药水)并保持局部清洁,防止感染。有部分小儿接种处的贵疡经3~4周不愈,溃汤周围皮肤发红,或者出现腋下淋巴结异常肿大时,家长应带小儿到医院看玻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是相对的,就是说种了卡介苗得结核病的机会少了,就是得结核病也轻了,但不是绝对不得结核玻因此,对亲戚或邻居中的结核病人,仍尽量不要接触。新生儿要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乙型肝炎是常见传染病,主要通过打针、输血及密切的生活接触而传染。若母亲在怀孕期患乙型肝炎或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可传染给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对预防乙肝有良好的效果。乙肝疫苗的接种采用肌肉注射法,共注射3针。第一针在出生后48小时内注射;第二针在出生后1个月时注射;第二针在出生后第6个月注射。注射三针乙肝疫苗后,获得抵抗乙型肝炎的能力可保持3看。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反应很轻微,只有少数人有低热或接种局部出现小的红晕和发烧,一般在1~2天内自行消失。预防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接种前。
①接种前要洗澡,保持清洁。
②接种前测量一下体温,还要观察孩子有没有异常。
③要填写母婴降手册。接种后。
①当天禁止洗澡,如没有什么异常,第2天可洗澡。
②不要触摸打预防针处。
③接种后要仔细观察孩子的情况,注意注射处是否红肿,孩子是否发烧、腹泻,精神状况如何,如出现严重腹泻、高烧、抽搐等症状,应到医院诊治。预防接种要在身体降进进行。预防接种时,如患有其他疾病,有的会加重病情,有的会影响预防接种的效果。因此有以下情况时不能作预防注射:
①孩子有发热、感冒、腹泻等急性病时,暂时不能预防接种。
②有严重心脏并肾脏并肝脏病和贫血时,不能作预防注射。
③有过敏体质,如有严重湿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皮炎等,预防接种时可起起严惩的过敏反应,不宜预防注射。
④有脑发育不全、脑病或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等,不宜预防注射,以免加重病情。预防接种的反应。接种后的反应可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性二方面。局部反应主要见于注射接种,多在注射后24小时左右出现,于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痛现象。红肿直径小于2.5厘米者为弱反应,2.5~5厘米者为中等反应,大于5厘米者为强反应。强反应时,局部的淋巴结可肿大、疼痛。全身性表现主要为发热,体温在37.5℃左右为弱反应,37.5℃~38.5℃为中等反应,38.5℃以上为强反应。此外,尚有头痛、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对中度和中度以上反应应到医院诊治。优育知识问答为什么年轻的父母要注意新生儿的各种症状?小儿容易得病,新生儿更容易得玻症状是得病后的表现而不是玻一样的症状可以由不同疾病引起的,同一个疾采以有多种症状。譬如发热是症状,感冒可以发热,肺炎也可以发热;肺炎患儿多数咳嗽,但也有少数肺炎患儿不咳嗽。新生儿时期各种病的症状不典型,因此对疾病诊断较为困难。新生儿体温不正常有哪些原因?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体表散热快,因而体温波动大且不稳定,正常新生儿体温腋表36~37℃,腋表低于35.5℃为体温过低,高于37.5℃为发热。新生儿体温常受环境影响,因此环境温度太高如室温过高,睡热炕或电热毯等都可引起发热。新生儿出生后2~4天,如环境温度过高,出汗过多以及喝水太少,体内水分丢失多,补充少,孩子烦躁、干哭,体重下降,无感染中毒症状,补充水分后体温可迅速下降,称为脱水热。以上二种情况都不是由于新生儿感染病毒引起的,不必用抗菌药物。除以上二种情况外,新生儿发热都是由于感染而引起的,家长应送孩子到医院诊治。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易受外界气温影响,环境温度太低时,体温可过低(不到35.5℃),有时新生儿严重感染非但不发热,的而体温过低。新生儿其他严重疾病也可引起体温过低,并且体温过低可进一步危害新生儿降,产生其他疾病,如新生儿硬肿症。因而体温过低是一个危险的现象,必须到医院诊治。新生儿抽风怎么办?惊厥俗称为抽风,是一种严重的症状。典型的惊厥有全身的抽动,牙关紧闭、嘴唇发青、意识丧失。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因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惊厥表现不典型、不易识别而被忽略。早产儿可以表现为突然的咀嚼动作、伸舌动作、流涎,眼球震颤、二眼凝视、突然睁大眼睛、发作性哭泣、呼吸暂停等。较大日龄的新生儿可以表现为一个肢体或一侧身体转到另一个肢体或另一侧身体的抽动,二眼凝视,眼球震颤,呼吸暂停,伴有意识丧失,但也可意识不丧失。有些新生儿会有一些不自主的肢体颤抖,需与惊厥区别。区别的方法为,当牵拉肢体时,颤抖可因此停止,而惊厥则不能。惊厥发作时可用拇指掐人中,有时可使惊厥停止。惊厥原因很多,但都是严重疾病,如低血糖、低血钙、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及病等,都应及时送患儿到医院诊治。您会区别溢乳与呕吐吗?新生儿呕吐很常见,这与新生儿神经系统和胃肠道发育不成熟有关。呕吐必须与溢乳相区别。溢乳是新生儿吃奶后从口角溢出奶液,量少,缓慢流出,随日龄增长可自愈。呕吐有时由于喂养不当引起,如一次吃奶过多,吃奶太急,吃奶前哭闹,吃母乳时婴儿嘴唇未贴紧乳房,喂牛奶时奶头里未充满奶汁或奶头孔太大吸进了空气,吃奶后婴儿体位变动(如换尿布、衣服等)等。所以喂奶后要轻轻抱起小孩,使他靠在妈妈的肩上,轻轻拍他的背,使他嗝气,也就是排出胃里的空气;然后再以轻地把他放床上,身体稍往右侧,头部和上半身捎垫高,这样可使胃里的奶随着人体胃肠的自然位置流下去,即使呕吐也不致把奶倒吸入鼻腔、气管而引起窒息。有的新生儿由于分娩时吞入的羊水太多刺激胃,生后当天或第二天可发生多次呕吐,当他将羊水污染的胃内容物吐干净以后,可以自行缓解。如果新生儿呕吐不是由于上述原因引起的,尤其是同时有大便减少或没有大便、腹胀、发热或呕吐物中有血,那么应及早到医院诊治。抱歉限于篇幅,更多的不能说了。以上是对如何判定新生儿得病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