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初中物理各版本教材介绍

初中物理各版本教材介绍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初中物理各版本教材介绍

在上一篇文章里,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初中物理里面需要用到的数学知识。今天小编就来介绍一下目前初中物理都有哪些版本的教材,以及为什么要研究教材、为什么研究不同版本的教材,希望能够改变许多年轻教师对课本的认识和看法。

目前初中物理版本的教材有人教版、北师大版本一、北师大版本二、教科版、鲁科版(五四学制)、苏科版、沪科版和沪粤版。

出于兴趣,小编曾把这些版本的书全部买来详细的学习了一下,收获很大,虽然各个版本的书都大致一样,尤其是中考知识点方面几乎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在设计思路上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有兴趣的老师也可以买来看一下。

对于一个教师而言,研究教材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但我发现,现在很多一线教师多少都有一些走偏了,只专注于研究“中考考纲”,反而对教材十分不熟悉。我觉得这并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都点买椟还珠了。应该先研究课程标准、其次是研究教材、最后才是研究考纲。

也有很多教师认为课本上没有什么内容,不如一些资料有用,资料上知识点干货多、讲解详细,还有不少知识和题型的拓展。其实这是一种最普遍的对教材的误解。我觉得研究教材必然会经历这种阶段,刚开始觉得资料比教材好,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我相信很多教师都会发现,教材能成为教材,不是市面上一些资料可以比的,语言言简意赅、内容丰富、重点突出、活动设计恰当合理。可以说真的是“多一字太繁,少一字太简”。

以沪粤版的教材为例,教材里面出现的实验设计,就对重点实验进行了标记,只要是重要实验,都在右上方说明了是“必做实验”,而很多老师却舍本逐末,不断地翻看考纲、翻看资料,看看哪些实验探究出现的次数多,哪些出现的词数少。

原来和一些物理老师进行教学讨论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问题,就问他们告不告诉学生什么是“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初中会不会去用“比值定义物理量”来引导学生。很多老师都表示,这样讲解的太深啦。怕学生理解不了。

其实这两个知识在初中课本上就已经出现了,这就是说明我们没有认真研究课本。前期通过速度、密度这些简单的物理量渗透“比值定义物理量”,到了后面的知识,学生恰恰可以更容易通过“比值定义”来理解生活中没有概念的一些电学物理量。

还有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有一年一个刚踏上教学的新老师,来问我一个疑问。他说:理想实验不应该是一类实验的总称吗?为什么说它是一种实验方法。通过这个的问题,我觉得这个老师还是非常优秀的,在教学中处处都有自己的思考。其实这个问题也是没有认真研究教材带来的。我明确的告诉他,这个问题书上也已经给了答案。

我个人还建议,作为教师,不能只研究自己所教的版本的教材,还是应该把各个版本的教材都买来看一看,对扩宽自己的思路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各个版本教材的对比,可以很容易的发现编者的设计思路,然后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材,才能更游刃有余的驾驭教学任务。

这些版本的教材其实只需要认真的研究一下目录,很自然的就能看出来重难点和设计思路与意图。虽然每一个版本的设计都非常好,但是我发现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到地区经济水平和初中物理课程量的限制,有些版本的教材还是有不少缺陷的。

比如沪粤版和沪科版的教材,更加注重设计实验活动,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得出结论。这在一些经济发展地区还有可能,但是很多地区实际上是没有这个条件真正意义上让学生动手实验的,最多是把学生拉到实验室,按照要求,依葫芦画瓢去做一遍,学生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去做这个实验,目的是什么,该怎么做,没有自己的思维在里面,动手实验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再者,根据我个人的理解,我研读了一下这些课本,如果真的按照设计者的意图去完成物理教学,再加上应付中考的要求,初中物理一周应该不低于7节课,可实际上由于物理中考分值低,很多学校在根本不可能一周开这么多课程。

而且这两个版本的教材在运动和力这一块我觉得设计得不是很好,这两个版本的书都是先讲解的摩擦力然后再讲解的二力平衡。这就非常尴尬,因为在讲解摩擦力的时候,才需要讲解摩擦力的测量,实际上摩擦力的测量原理就是“二力平衡”。这就导致了在讲解摩擦力的时候解释不清楚测量原理。而人教版的教材我觉得编排的就非常合理,先讲“二力平衡”这一节,再讲“摩擦力这一节”。

这些不合理的地方,如果新教师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导致学生在这些知识点上感到晕头转向,而学生一旦感觉物理学习比较晕之后,就很难能把物理学好。

而且通过对比我们会发现,人教版教材在编排上确实非常用心思。例如在人教版教材上简单机械作为一个独立的章节,里面只讲滑轮、杠杆和机械效率。这样连贯的知识点不仅教师容易讲解,而且学生也更容易学习。而其他一些版本的教材里,则是把滑轮、杠杆放在了八年级、把机械效率放在了九年级,造成的结果就是将机械效率的时候,学生已经把滑轮和杠杆忘的差不多了,还需要重新花时间去复习。即使复习了,效果肯定也没有上新课的效果好。

综合这些因素,我觉得教师更应该积极研究不同版本的教材,这样对自己会有很大的提升,只有不断了解每一个版本的教材,才能越来越清晰编者的设计思路,也能拓宽自己的教学思路,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可以合理的进行教材顺序和教材内容进行编排。

由于教材的版本较多,而且研究起来很消耗精力,小编也是在不断的探索之中,因此在这里小编仅仅是浅谈一下自己的不成熟的认识。如果要是详细的比较一下各版本教材的设计和优缺点,也不是一篇文章能够说明白的,本文仅仅起抛砖引玉的作用,管中窥豹,有兴趣的教师我们可以私信进行沟通和交流。

有想自己研究各个版本教材的教师,小编这里有电子版的课本,需要的话可以私信联系小编。

谢谢大家,也欢迎大家批评指正。